威尼斯之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威尼斯之死》(又譯《魂斷威尼斯》)是德國小說家托馬斯·曼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12年,被認為是托馬斯·曼最優秀的作品之一,最優秀的中篇小說。[1]
劇情介紹
故事描寫一位德國慕尼黑的作家古斯塔夫·馮·奧森巴哈(Gustav von Aschenbach)因長年刻苦嚴謹的寫作生涯而感到倦怠。一天,他突然看見一個肩上扣着一隻帆布包的怪傢伙似乎是去旅行,他這時「企圖盡力擺脫本身的工作和刻板的、冷冰冰的、使人頭腦發脹的日常事務」,於是前往水都威尼斯度假,住在麗都島的「至上飯店」(Hotel Exelsior)。
威尼斯華麗得化不開的美景,喚醒了奧森巴哈的內心長久的感性思維。在異國國度裡他邂逅一位美少年達秋(Tadzio),他深深愛上這位俊美如希臘雕像的波蘭少年,「長著一頭蜂蜜色的柔髮,鼻子秀挺,而且有一張迷人的嘴。」奧森巴哈認為「這不是自然界的塑造,也不是造形藝術至今所能創構的宏偉巨作」。他每每追隨著達秋,完全被激情所左右,幾乎是到達忘我的境界。少年達秋成為老年喪女的奧森巴哈的一種補償,他對少年由欣賞到讚嘆,再由讚嘆到關心。威尼斯的天氣使他產生一種憋悶的感覺,他決定離開,退房結帳後,他又感到很懊悔,他想多看少年幾眼,結果行李送錯了方向迫使他從車站返回飯店,這時他表面上看來鎮定,其實內心欣喜若狂。
此時此刻,威尼斯正爆發了一場霍亂,官方刻意將消息封鎖,奧森巴哈一開始並無知覺,當他發現遊客紛紛走避,逐漸了解事態的嚴重性,但為了多看達秋一眼,他竟不想離開被瘟疫所籠罩的威尼斯,繼續在大街小巷跟蹤那少年。後來他做了一場夢,夢見原始部落裡野蠻人正在放蕩淫亂的進行祭神。他開始感覺到自己的衰老,為了博得對方的歡心,他開始染髮整容,好讓自己煥發出青春的姿態。長時間的追逐,使他筋疲力竭,最終因為吃了過熟的草莓,而得霍亂使他一病不起,進而喪身在威尼斯這個城市,孤獨的死在荒涼的海灘上,老人垂死時最後的眼裡,仍是那位水仙花一般俊美的少年。而那少年曾與這老頭對過目外,則無視於他的存在,奧森巴哈甚至不曾與他對話。最後少年站在海邊,指了朝天的手勢,「美麗而蒼涼的手勢」,彷彿是死亡的另一種延續。奧森巴哈對少年的追求,是一個臨死的人對生命充滿眷戀、對美的追求與熱愛的象徵。
評價
《威尼斯之死》是一部充滿自傳氣息的小說,而奧森巴哈就是托馬斯·曼本人的化身,托馬斯·曼發表第一部作品時便享有盛譽,而慕尼黑時期正是他的創作最高峰。1911年春天,他與妻子凱蒂亞(Katia)曾前往威尼斯度假。在飯店的餐廳裡,他們見到波蘭一家人出遊,湯瑪斯曼在妻子面前對這家人品頭論足。他認為這家女孩的打扮太過刻板而拘泥,但相當漂亮,俊美的少年穿著水手服,圍著絲帶,扮相令人著迷。爾後托馬斯·曼常看海灘上望著這位美少年,少年一直被托馬斯·曼的目光吸引,但托馬斯·曼並沒有進一步的動作。凱蒂還記得她那位精通萊比錫(Leipzig)法典的叔叔粗暴的說:「這是什麼故事!一個有家室的男人!」(What a story! And a married man with a family!)
二十世紀全球最佳百大同性戀小說評選中,《威尼斯之死》榮登榜首。
改編作品
1971年被意大利現實主義大師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拍成同名電影,由狄·保加第(Dirk Bogarde)飾演奧森巴赫,比約恩·安哲森 (Björn Andrésen)飾演達秋,配以馬勒(Gustav Mahler)的第三和第五交響曲,是維斯康蒂「德國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影片曾獲第25屆英國電影學院獎多項獎項以及提名,但弗拉基米爾·納博可夫則認為《魂斷威尼斯》是一部低劣之作。
英國作曲家本傑明·布里頓(Benjamin Britten)曾經將《威尼斯之死》改編作歌劇(1973年)。英國廣播電台第三台(BBC Radio 3)的 Peter Wolf 亦曾將之改編為廣播劇(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