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 (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年9月17日-1963年3月4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拉瑟福德,美国诗人、小说家。威廉斯同时也写自传、剧本、论文,共约40卷。[1]

威廉姆斯伊兹拉 庞德(1885年-1972年)的同窗好友,诗风很接近意象派,同时继承惠特曼的浪漫主义传统,在意象派星散后,他是唯一对意象派坚持具体性原则并终身服膺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是意象派所产生的最有积极意义而且最持久的成果。

许多评论家认为威廉斯和庞德是对美国当代诗歌影响最大的诗人。

他还是儿科医生和医学全科医生。传记作家琳达·瓦格纳·马丁(Linda Wagner-Martin)写道,威廉姆斯“在写作方面比在医生方面更加努力”。威廉姆斯(Williams)在他的一生中都出色地当了诗人和医生。[2]

我们走威廉姆斯走过的病房

1906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1909年,回故乡行医。

1951年,退休才放下听诊器,写诗仅仅是他的业馀活动。他的诗风明朗、平易、亲切,意象鲜明,细节逼真,语言精练,有浓郁的生活味、人情味和乐观情绪。威廉斯的职业是儿科医生,他终生在新泽西州一个小城市行医,因此,他的题材往往取自小城市和乡村生活,他对人民的疾苦也比较关心。

1924年,直到1963年去世。他隶属于Passaic总医院,一直担任该医院的儿科主任。该医院现在被称为圣玛丽综合医院,以纪念牌匾向威廉姆斯致敬,上面写著“我们走威廉姆斯走过的病房”。

创作风格

威廉姆斯创作的特点是坚持使用口语,用简明清晰的描述性意象,用松散的短句,反对复杂沉重过于致密的内部结构和晦涩的象征体系。20年代末他参加“客体主义”诗派,主张“要事物,不要概念”。

他认为日常生活中粗糙、丑恶、平凡的事物均可入诗,写作速度宜快,以使天籁得以自然记录。他还强调美国本土风格,用普通美国人的语言,写美国题材,建立有美国本土特色的诗歌。

他说:“我相信一切艺术都从当地产生,而且必须如此,因为这样我们的感官才能找到素材。”

1950年,代后期美国反学院派诗兴起,威廉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许多美国当代诗人以威廉斯诗风反艾略特诗风。

诗作 - 帕特森诗[3]

“帕特森躺在Passaic瀑布下的山谷中,它流出的水

形成了他的后背轮廓。他

躺在右侧,靠近水的雷声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永远的睡著了,


他的梦想围绕著他坚持的城市而行

隐姓埋名。在他的石耳蝴蝶结算。

不朽的,他既不移动也不唤起并且很少

看到的,虽然他的呼吸,他的阴谋的细微之处

从浇注河流的噪音,提请他们物质

有生一千自动化谁,因为他们

不知道,他们的消息来源或

失望的基石

在大部分时间里漫无目的地漫无目的地走了出来,

锁定并忘记了他们的欲望,没有引起任何注意。


-说吧,别无所求,只是在事物上-

除了房屋

和圆柱形树木的空白面孔,它们

因先入之见和意外而弯曲-

分裂,皱著眉,皱巴巴,斑驳,被染色-

秘密-进入了光的身体!


从上方,比尖顶更高,

甚至比办公楼更高,从

废弃的浑浊的土地到枯死的灰色草床,

黑色漆树,枯萎的杂草茎,

泥土和灌木丛,到处都是枯叶-

河水涌入城市上方

并从峡谷边缘坠落,形成

一股喷射的雾气和彩虹雾

(要解开哪种常用语言?... 从那条岩石的 嘴唇 after成直线。)


恋爱中的 男人像城市,

女人像花。两个女人 三个女人。

无数的女人,每个人都像一朵花。

但是只有一个人,就像一座城市。

红色手推车

这么多东西

要靠

红色的手推

小车

雨水淋漓,闪闪

发光

白色的鸡在旁边

走著[4]

短诗作

星光

你给我古老的星星是一种奇怪的勇气:

在日出中独自发光,

对你毫无贡献!

没有言语的眼睛的天堂中徘徊

我们

静静地坐著聊天

长时间沉默不语

我意识到

没有语言的人

流在

您的沉默

这只是说

我已经吃

了李子

那粒在

冰箱

中和

你可能

为我节省的

早餐

原谅我,

他们是美味

这么甜

和冷

作品

1909年,自费印行他的第一本诗集。

1913年,第二本诗集《气质》是在庞德的帮助下出版的。

1920年,《地狱里的科拉琴》

1921年,《酸葡萄》

1923年,《春天及一切》

以及《早期诗集》与《晚期诗集》等阁集。

长篇叙事诗

1946—1958年,《裴特森》描写一个小城市的历史和社会生活,试图以此为缩影反映美国的文化和现代人的风貌。此长诗诗文混杂,引录不少地方史资料,结构颇为特殊,但被认为是现代美国哲理诗的代表作品之一。

获奖

1950年,获全国图书。

1952年,获博林根诗歌奖。

1963年,获普利兹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