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威廉·特库姆赛·薛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威廉·特库姆赛·薛曼
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图片来源lishiquwen.com
出生 (1820-02-08)1820年2月8日
美国俄亥俄州兰开斯特
逝世 1891年2月14日(1891-02-14)(71岁)
美国纽约州纽约
效命 美国
军种 美国陆军
军衔 陆军少将

威廉·特库姆赛·薛曼(英语:William Tecumseh Sherman,又译谢尔曼,1820年2月8日-1891年2月14日)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部联邦军将领,以火烧亚特兰大和著名的向大海进军战略获得“魔鬼将军”的绰号而闻名于世,曾与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将军制定“东西战线协同作战”计画。 薛曼将军曾经表示决不竞选美国总统,以薛曼宣言而闻名于世。 美军的M4中战车,又称薛曼坦克,即得名于薛曼将军。 薛曼将军树,亦得名于薛曼将军。

生平

薛曼将军(William Tecumseh Sherman,1820-1891),是美国作家、教育家、商人与军人;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担任陆军将领(CIVIL WAR,1861-1865),以优异的作战指挥与实施焦土政策闻名。在战争中效命于北军的格兰特将军(GRANT),在维克斯堡等地击败南军;于1864年,接替格兰特,担任北军的指挥官,曾率部推进至乔治亚与卡罗莱纳,成功击溃对手,使得南军无法继续战斗。于1865年4月在乔治亚、卡罗莱纳与佛罗里达接受南军投降。

少年时光

生于Lancaster(俄亥俄州,1820年),父亲是名成功的律师,在州立最高法院任职;不幸于1829年去世,留下遗孀与11名子女。9岁的薛曼只好交由参议员邻居Thomas Ewing--(也是家族好友)抚养。

军事生涯

艾文参议员(Senator Ewing)让16岁的薛曼进入西点就读,虽说在课业上表现杰出,但性格是不拘小节的;同伴回忆起来,称他是最聪明、受欢迎的同学之一,总是与他人打成一片。1840年毕业后,以炮兵中尉的身份服役于第三炮兵团,曾参与对美洲原住民的战斗。

美墨战争爆发后,曾任职于加州(当时是美国的新领土);1848年随著梅森上校(Col. Richard Barnes Mason)确认加州的金矿蕴藏。之后美国政府因表扬其忠于职守,给予其破格升至上校的机会;但由于长年缺乏战功表现,使其决心求去(成为参与南北战争的高阶军官中,少数未 进入墨西哥境内战斗者)。

婚姻从商/大学执教

1850年与艾文参议员之女结婚,与笃信天主教的妻子育有8名子女。1853年辞去军职,担任旧金山市的一间银行总裁;由于当地不成熟的金融体质,使其深感挫折。1856年重返军队,驻防加州。1859年,薛曼担任路易西安那州立大学的校长,证明他是大学中最能干又受欢迎的领导者。

重返军队

薛曼于1861年5月14日,以上校军阶服务于13步兵团;初期北军的失利曾让其怀疑自身指挥能力与志愿军的战力。林肯总统晋升他为志愿军的准将,负责指挥坎伯兰地区(肯塔基州)兵力。

首次失利/西罗战役

1861年秋季,在一次作战失利后遭撤换,被迫回家休养,他的妻子写信给薛曼的参议员哥哥,请求协助;不久,薛曼重回行伍,在密苏里州驻防的哈勒克少将(Henry W. Halleck)手下服务。哈勒克的部队刚获得亨利堡(Fort Henry)的胜利,但他质疑格兰特的能力;曾要求薛曼统领格兰特的部队,但为薛曼所拒(即使他的阶级高于格兰特)。他曾写信给格兰特,表示愿意接受他的领导

1862年3月1日,薛曼率领第五师(驻防于田纳西州西部),接受格兰特的指挥(格氏已晋升少将);西罗战役(Battle of Shiloh)是他在格兰特麾下的首战,4月6日,南军发动奇袭,薛曼即使在战况不利下,仍率领所属掩护友军安全的撤退。隔日,薛曼发动成功的逆袭(自身负伤),受到格兰特及哈勒克的赞扬,于战后晋升少将。

维克斯堡/查努干战役

1862-1863年,薛曼的战绩有胜有负;1862年末,败于Chickasaw Bluffs(维克斯堡的北方),在那之后,很快地获得在阿肯色的胜利。虽说在维克斯堡(Fort of Vickers)战役前,对格兰特非正规的战略规划质疑,但仍在其指挥下,于战役中表现杰出。

在11月的查努干战役(Battle of Chattanooga),薛曼指挥田纳西军团,很快地夺取Billy Goat Hill,当他试图攻击Tunnel Hill的(南军防守)主棱线时,被克莱伯(Patrick Cleburne)的重装师击退(南军布瑞格的精锐部队);他的努力为汤玛斯的集团军所遮盖(后者成功攻击南军的防线核心)。

乔治亚州战事

尽管战绩有胜有负,薛曼赢得格兰特的信任与友谊;当林肯要格兰特接掌北军统帅时,格兰特推荐薛曼接替自己,接掌密苏里军团。当格兰特获得波多马克军的指挥权时,薛曼写信给格兰特,提出自己的整体战(total war)构想---格兰特击败李将军(GENERAL LEE,南军统帅)、自己则推进至亚特兰大,便能结束战争。

薛曼率3个军进攻乔治亚,尽管南军获得此役胜利,仍换下保守的强斯顿将军,换上积极的胡德将军。亚特兰大战役于1864年9月2日,以薛曼的获胜结束,确保林肯总统在期中选举的胜利(获得连任),此战役的胜利为北军贡献良多。

亚特兰大战役获胜后,薛曼消除了胡德将军(Gen. Hood)对其补给线的威胁;派遣汤玛斯,击败胡德于佛兰克林-纳许维尔战役(Franklin-Nashville Campaign)。在此同时,他率领62,000人夺取萨文港(port of Savannah),于同年12月22日获胜;薛曼拍了封电报给林肯,将此战役胜利当作圣诞贺礼。

薛曼在乔治亚的胜利,使得国会有拔擢他,取代在北维吉尼亚(对抗李将军)进展不顺的格兰特的呼声;但他仍写信给担任参议员的哥哥,严词回绝了。

卡罗莱纳

1865年春,格兰特命薛曼增援,以强化在维吉尼亚的实力,对抗李将军;但薛曼说服格兰特,让他向北沿卡罗莱纳前进,沿路摧毁可供(敌)军需之物资,如同他在乔治亚州所运用的方式。薛曼的部队向北抵达南卡罗莱纳,沿途只遭到南军将领强斯顿的轻微抵抗;即使道路难行,沼地遍布,他的部队依旧推进神速,连对手(强斯顿)也折服。

1865年2月17日,薛曼攻陷哥伦比亚(州)的首府,大火从晚上烧至白天,撤退的南军在城外道路上,放火焚烧捆扎的棉花;在当地一位(印地安)居民Lumbee的向导下,穿过Lumber River,抵达北卡罗莱纳。

在班顿凡尔战役(Battle of Bentonville),击败强斯顿将军后;于4月26日接受其部队在卡罗莱纳、乔治亚与佛罗里达的投降。

整体战策略

薛曼在战争中的贡献来自于”整体战”的策略,背后有林肯总统与格兰特将军的支持,但他总是谦称只是忠实执行格兰特的命令罢了。

薛曼与格兰特都同意,若想结束战争,就必须阻挠其战略执行、摧毁其经济、屈服其作战意志;他实验性地采取”焦土政策”以打击南军后背,即是薛曼所谓的”整体战”。薛曼部队执行焦土政策的效率极高,包含对民生物资与建筑物的摧毁(如铁道折弯,使其难以修复),但也引发战争罪行(war crimes)的争议

军事生涯后期

1866年6月25日,国会创设陆军上将(general of the Army)的职位,晋升格兰特将军,薛曼升为中将;当1869年格兰特当选总统,薛曼被任命为陆军司令。1874-1876年,将司令部移至圣路易,以避免受到政治纷扰。

薛曼在陆军司令任内,最关心建筑铁路,抵御敌对的印第安部落,采用焦土政策,在水牛城战役中亦使用(敌对印第安部落的重要粮仓)。

1875年,他出版了篇幅达两册的回忆录;1883年辞去陆军司令的位置,隔年从军队退伍。在纽约度过晚年时光,以看戏与绘画自娱,同时也在大型聚会上发表各种题材的演说;曾被民主党人提议角逐1884年总统,但为其拒绝。

逝世

雪曼逝世于纽约(1891年2月19日),简易的葬礼在家中举行,最终安葬于圣路易的骑兵公墓(Calvary Cemetery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