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嫉恶如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嫉恶如仇
jí è rú chóu

近义词 :疾恶如仇

反义词 :善恶不分

出 处 :《两般秋雨庵随笔

体 裁成语

属 于 :褒义词

嫉恶如仇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拼音是jí è rú chóu,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亦作"疾恶如仇"。出自清朝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蔡木龛》。

原文

两般秋雨庵随笔·蔡木龛》:翁不作诗而善谈论,腹笥极博,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1]

典故

中国历史上的西晋时期,朝中大臣大多数都出身于皇亲国戚和名门望族,也就是世族。他们依仗贵族身份享有许多特权,骄奢淫逸,越来越腐败。

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后宫竟有近万名宫女供他享用。当时,有一个叫傅咸的人,任武帝的尚书左丞、冀州刺史,后来又做司徒左长史等。傅咸上书说:"陛下身处最显贵的地位,却干布衣所做的事,亲自日理万机,辛苦操劳到太阳偏西。从前的帝王,亲自干微薄的事,以利天下,也不会超过陛下。但是自泰始初年创立基业到如今,十五年了,而军队国家不够充实,百姓不够富裕,一个年成不好,便有饥荒出现,的确是因为官职太多事务冗杂,免除徭役的人又多又滥,蚕食的人多而务农的人少。我因愚昧粗疏,愧居本职,每每见到诏书思虑百姓年成的饥馑,没法补益,万分惭愧,岂敢不竭尽愚虑,回答皇上的询问呢?从前有四位都督,现在加上监军,就超过十人。夏禹划分土地,分为九州,现在的刺史,几乎是原来的一倍,住户人口只比得上汉代的十分之一,设置的郡县就更多。空空的校尉牙门,无益于宫中警卫,却凭空设置军府,动辄有几百个。五等诸侯,又设置官属。各种宠幸的给养,都从百姓中拿出。一人不种田,就有人受饥饿,现在不种田的,不计其数。纵使五谷丰收,也仅仅能满足青黄相接;突然有灾患,便供养不上。我认为当务之急,要先合并官职,简省琐事,宁息差事,停止徭役,上下齐心,致力农业生产。"

武帝驾崩后,惠帝即位,傅咸任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他为人正派,敢于直言。有一次,各地发生饥荒,许多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饿死冻死者不计其数。傅咸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刻向惠帝陈奏百姓没有饭吃,惠帝却不解地问:“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傅咸闻听,啼笑皆非,便细细地将百姓之事讲给惠帝听。惠帝听后问道:“依卿之见,该如何是好?”傅咸直言不讳地说:“朝中一些大臣挥霍无度,他们一天的饭费竟达万钱,而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如此奢侈腐化,朝廷应严加处罚,屡教不改者可按国法处治。”惠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说道:“言之有理。爱卿如发现何人挥霍无度,视国法于不顾,都可按条例惩处。”于是,傅咸便举出数人上报朝廷。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贵族们觉得傅咸不能把他们如何,心里满不在乎。傅咸面对这些顽固不化的皇亲国戚们,并没有气馁。他多次上书惠帝,尖锐地指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由于他的劝谏,惠帝终于下定决心罢免了一些官员。从此朝中大臣因心中惧怕,均有所收敛。于是,人们都说傅咸为官严正、嫉恶如仇。

视频

晋武帝司马炎:后宫佳丽近万人,为宠幸妃子发明“羊车望幸”之法!

参考资料

  1. 嫉恶如仇,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