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兩般秋雨庵隨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兩般秋雨庵隨筆》(全兩冊),[清] 梁紹壬 著,謙德書院 譯,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主管主辦、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文化企業,成立於1987年12月25日。團結出版社以出版人文社科、民國歷史、人物傳記[1]和優秀傳統文化類圖書為主[2]

內容簡介

《兩般秋雨庵隨筆》共八卷,是一部簡潔耐讀、寫法自由靈活的雜纂類筆記隨筆小品,涉及頗廣,其內容涵蓋政壇野史、文壇逸事、秦樓風情、稽古考辨、讀書考據、偶記瑣聞等。本書着重記錄清代文人軼事、收錄各文學作品的著作,有着較高的史料價值;同時也是研究梁氏及其師友的最直接材料;集中體現了梁氏的詩歌創作思想,因其文筆清新,行文暢達,構思精巧,簡明扼要,而且平易質樸,通俗易懂,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介紹

梁紹壬(1793—1834),原名後壬,字應來,號晉竹,浙江錢塘人。清代大學士梁詩正五代孫,著名經學家梁履繩之孫,廣東地方縣令梁祖恩之子,與著名藏書家振綺堂汪氏是親戚。道光元年(1821)辛巳恩科舉人,三應會試不售,循例補景山官學教習,官內閣中書。濡染家學,工詩善文,學問淵博,足跡北至北京,南達閩廣。著有《兩般秋雨庵詩選》《兩般秋雨庵隨筆》,在近代筆記中自成一家。

精彩書摘

介甫東坡

王荊公極其佩服長公,見尖叉雪詩,詫曰:「東坡使事,乃能如此神妙耶?」指「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二句,以示其婿蔡卞。卞曰:「此不過形容雪色耳。」公曰:「爾何知?玉樓肩名,銀海眼名,並見道書,故佳也。」又荊公在蔣山,有人傳東坡表忠觀碑草稿至。公熟讀數過,謂座客此文系何體,葉致遠曰:「不知其體,要是奇作。」蔡元慶曰:「直是錄奏狀耳,何名奇作?」荊公笑曰:「諸公未知,此太史公二五世家體也。」蓋於文字之間,沆瀣如此。後因字說,漸至齟齬,遂爾成隙。荊公固執拗,坡翁亦多所狎侮,坦白人遇忮刻人,安得不賈禍耶?

王荊公(王安石)非常佩服長公(蘇軾),見尖叉雪詩中說:「東坡使事,乃能如此神妙耶?」(「東坡用典,竟能如此神妙嗎?」)這是對「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二句而言的,把這兩句詩給其女婿蔡卞看。蔡卞說:「此不過形容雪色耳。」(這不過是形容雪的顏色罷了。)王荊公說:「爾何知?玉樓肩名,銀海眼名,並見道書,故佳也。」(「你怎麼知道?玉樓是肩名,銀海是眼名,都見於道書,所以說是佳句。」)還有,王荊公在蔣山時,有人傳閱東坡的表忠觀碑草稿到王荊公手中。王荊公熟讀數遍,問府中賓客這種文體是什麼體裁,葉致遠說:「不知其體,要是奇作。」(不知是什麼體裁,大概是奇作。)蔡元慶說:「直是錄奏狀耳,何名奇作?」(只是記錄奏狀,怎麼說是奇作?)王荊公笑道:「諸公未知,此太史公二五世家體也。」(你們不知道,這是太史公二五世家體。)大概在文字之間,兩人氣味相投如此。後因字說,兩人才漸漸產生不和,於是就有了隔閡。王荊公本性執拗,蘇東坡也多輕慢。坦白的人遇到刻薄的人,怎能不產生禍事呢?

目錄

上冊

卷 一

詠物詩 1

周詩多韻少韻 2

桑中詩別解 3

張船山詩 4

集 對 4

張 仙 5

甌北控詞 5

詩值五千金 7

秦良玉詞 8

二名偏稱 8

弄 堂 9

汀 茫 9

辨姓詩 10

西湖竹枝詞 10

金元七總管 11

金陵詩僧 12

武弁能詩 13

徐寶幢 13

杜 撰 14

西泠感舊詩 15

拾 沒 16

不 惜 16

呂叔簡語 17

伯夷叔齊 17

蘭因館 18

語牛鳴 21

須換銀米 21

琴 娘 22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