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卫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嫦娥一号卫星 |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成功,树立了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简介
1994年,中国组织相关专家对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过初步分析与论证,认为中国已有能力开展月球探测,但由于各种原因,探月计划未能启动。2000年8月,由王大珩等9位院士和总装备部、航天科技集团、科技部、中科院和高等院校专家组成的评审组成立,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月球资源探测卫星的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进行了论证评审。2001年,由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组成的专家研究小组成立,有效载荷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地面应用系统等的研究工作开始展开;10月,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项目立项。2002年3月,“月球资源探测卫星工程可行性”的立项报告提交。
评价
嫦娥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年中,共传回1.37TB的有效科学探测数据,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等一批科学研究成果,圆满实现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中国政府网 评)嫦娥一号卫星开展的在轨试验,充分利用卫星的延寿期,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试验数据,为嫦娥二号、三号卫星的研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对中国月球探测二期工程的开展和其它深空探测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人民网 评)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树立了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突破并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实现了多个中国航天史及航天器的“第一”:第一次研制并成功发射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第一次形成了深空探测任务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研制流程,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国家航天局 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