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嫦娥一號衛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嫦娥一號衛星

嫦娥一號是中國探月計劃中的第一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完成使命,撞擊月球表面預定地點。嫦娥一號衛星首次繞月探測的成功,樹立了中國航天的第三個里程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

簡介

1994年,中國組織相關專家對開展月球探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過初步分析與論證,認為中國已有能力開展月球探測,但由於各種原因,探月計劃未能啟動。2000年8月,由王大珩等9位院士和總裝備部、航天科技集團、科技部、中科院和高等院校專家組成的評審組成立,對中國科學院提出的「月球資源探測衛星的科學目標與有效載荷」進行了論證評審。2001年,由中國科學院相關單位組成的專家研究小組成立,有效載荷等關鍵技術的攻關和地面應用系統等的研究工作開始展開;10月,中國月球探測計劃項目立項。2002年3月,「月球資源探測衛星工程可行性」的立項報告提交。

評價

嫦娥一號衛星在軌運行一年中,共傳回1.37TB的有效科學探測數據,獲取了全月球影像圖、月表部分化學元素分布等一批科學研究成果,圓滿實現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中國政府網 評)嫦娥一號衛星開展的在軌試驗,充分利用衛星的延壽期,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試驗數據,為嫦娥二號、三號衛星的研製,提供了基礎數據,對中國月球探測二期工程的開展和其它深空探測計劃的實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義、科學意義和實踐意義。(人民網 評)嫦娥一號衛星首次繞月探測的圓滿成功,樹立了中國航天的第三個里程碑,突破並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實現了多個中國航天史及航天器的「第一」:第一次研製並成功發射中國首顆繞月探測衛星;第一次實現了繞月飛行和科學探測;第一次形成了深空探測任務的總體設計思路和研製流程,這些都充分體現出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國家航天局 評)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