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字里行间拾智慧(二)(李至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字里行间拾智慧(二)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字里行间拾智慧(二)》中国当代作家李至远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字里行间拾智慧(二)

三个月前,偶遇《万事随缘》一书,我认真地读了两遍,受益良多。这本书的作者是莫里·施瓦茨,生前曾任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教授,他和阿弗列德·H·施丹顿合著的《心理医院》,被誉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万事随缘》是莫里教授的“最后的一门课”,是他在七八十岁高龄时身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的情况下,在有生之年里用颤抖的手逐字逐句写下的、或以口述录音的方式留下的一本生命导游书,虽然没有生动铺陈的情节,却让我们对他的成长经历和行事风范、对他临终奋战的心路历程,有了第一手的了解和感受。这最后一课,莫里教授勇于直面病痛、透彻而丰盈的生死观,令人深受启迪、鼓舞和激励,令人豁然开朗地找到了生命的出口——无论是病患者,还是免于病痛的健康人。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心酸地感慨道:“我们的感觉是有限的,我们的智力是弱的,我们的人生又太短了。”这其实是我们源远流长的悲哀,因为我们总是被一些世代相传的、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逻辑等所左右、所指导。然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往往被它们一直误导着。

在《万事随缘》一书中,不时涌现出莫里教授的金玉良言,这些话语是他的人生观的自然流露,称之为“警句箴言”也不为过,因为它们对我们每个人都同样地教益匪浅。例如,莫里教授读了亚历山大·罗文的著作《身体的背叛》后说道:“罗文医生在书中指出,我们总以为我们的身体随时都应该处于最佳状态,至少也应该一直保持良好状态,仿佛我们奉命必须永远健康无恙,身体必须永远反应灵活。一旦它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时,我们就觉得被身体背叛了。”对此,他指出,这或许是让我们相信自己是不朽的一种方式,可是我们终究会死,我们其实很脆弱,而且随时都有可能一命呜呼。

又如,莫里教授说道:“学会如何生活,然后你才懂得如何去死;学会如何去死,你将领悟如何去生活。”对此,起初他谈论了心理建设的必要性,因为这可以降低绝望到来时的打击力和影响力;接着他谈论了挫折,谈论了感伤,谈论了命运,谈论了回忆;然后他强调了生活的积极性,强调了交流的重要性,强调了我们要学会善待自己,强调了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内心;最后他谈论了死亡——事实上,他一开始就谈到了死亡,所有的话题都是因此而起的,这好比只有在镜子中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形象。

莫里教授在死亡里所看到的生命,似乎更加清晰,更加透彻,也更加生机勃勃。1995年,他三度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泰德·科佩尔“夜线”节目专访,通过媒体,他把死亡的话题从忌讳中解放了出来,使人们坦然地讨论病痛、衰老,以及人人都无法逃避的生命终点。莫里教授触动了人们的感情,社会对此做出了强烈的反应——数以万计的观众、听众、读者写信向他致以慰藉和寻求忠告,其中,有很多人则是向他表示了感谢,因为他道出了人们埋藏已久的心里话。

再如,莫里教授在第三章《患得患失》中写道:“怜悯自己吧,并非偶一为之,而是坚持不懈。怜悯是自救之道,使你净化,给你安慰。”对此,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呢?毕竟,并非每个人都是莫里教授本人,我们大多数人连为何怜悯都还弄不明白,更别说是如何怜悯了。于是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围绕着这个话题,叙说了他的心得体会,使人们能够了解他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

因自幼丧母,莫里教授一直对失去极为敏感,而且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所幸的是,继母教子有方,教诲他及弟弟要关爱他人,勤于学业。在书中,他期望读者们能够切实领会其中的道理,同时也在帮助他们身体力行,在生活中得以脱胎换骨——就自杀的例子,引用莫里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必须表明自己的真实感受。当你极为沮丧或是愤怒,可别闷在心里,你用不着大喜大悲地过一辈子——平日慈悲为怀已是善莫大焉。”

的确,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存在着许多矛盾,日日月月年年心理反复无常:一会寻死,一会觅活;一会对他人充满爱心,一会又变成憎恨可恶……如果心情不好,不妨直接表白,只要不是把坏情绪转嫁到他人身上。有坏话大可以在心里偷偷骂,要是情况允许,说出来自然也不妨——坦率地表白情绪与自制之间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适时发泄一下消极情绪,在生活中有助于减轻压力;偶尔发发牢骚,给胸中的愤懑找个出口,甚至痛哭一场,也是有益健康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莫里教授并非要我们抛弃理性思考,一切“跟着感觉走”,这是断章取义的片面理解——倘若如此,将会使我们的生活陷入无所适从之中,变得一片糟糕、混乱不堪。[1]

作者简介

李至远,本名李宗世,从事法律工作,平日爱好读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