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存在与试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存在与试探》,副标题: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作者: 陈斯一,出版: 台湾基督教文艺,初版: 2021/05,页数: 256,尺寸: 165x230mm,系列: 古今之辩系列丛书,ISBN: 9789866131653。

基督教是对信奉耶稣[1]为救世主的各大教派的宗教,是信仰上帝和救世主的宗教,在古希腊语中,上帝之子被称为基督,基督教[2]由此得名。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奥古斯丁的名著《忏悔录》(Confessiones) 的一份哲学解读。《忏悔录》全书共十三卷,其中前九卷讲述了奥古斯丁从出生到皈依大公教会的精神历程,揭示出人如何在上帝的引导下一步步克服尘世的诱惑、领受重生的恩典;第十卷阐述了忏悔的意义,并且通过分析心灵的记忆和尘世的试探,展现了奥古斯丁对上帝和自我之关系的理解;后三卷基于对〈创世记〉开篇的哲学阐释,以“无中生有”的创世论为出发点,建构了基督教形而上学的基本框架。

本书主要以《忏悔录》提出的人性论问题作为研究框架。奥古斯丁将人的尘世处境概括为三种试探:肉身的情欲、眼目的欲求 、今生的骄傲 ,这三种试探分别针对的是心灵的三个面向:欲爱、理智、意志 。这三个面向的败坏与康复构成了《忏悔录》前九卷的问题线索,而贯穿问题的线索是上帝与自我的关系。第十卷则为奥古斯丁写作《忏悔录》时的内在状态,将上帝和自我的关系这一贯穿前九卷的深层线索,更加直接、更加系统地呈现为宗教生活两个根本环节之间的张力:在记忆中追寻上帝、在试探中审视自我,这种张力根植于“忏悔”作为基督徒内在存在方式的双重性:赞美与悔罪。

本书正文部分对《忏悔录》的解读到第十卷为止,后三卷的解读主要见附录三和附录四。附录三结合保罗书信对末世论历史感的阐发,分析《忏悔录》第十一卷对永恒和时间问题的探讨;附录四结合奥古斯丁的其他著作,分析《忏悔录》第十二、十三卷关于物质质料和精神质料的哲学论述。此外,附录一和附录二都旨在探讨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与古典哲学(特别是新柏拉图主义)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耶稣:“我们都与上帝同在”,中国台湾网,2013-04-03
  2. 宗教文化:什么是基督教,第一星座网,201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