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学名按字面意思即为科学名称,生物学名使用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参见名称拉丁化),学名以外的名字均为俗名,因此并没有所谓的中文学名,顶多有通用或常用的中文俗名。理论上一种生物仅有一个有效的学名以便科学界研究时进行沟通所指的是哪种生物。通常最早发表的学名具有优先权,后发表的学名(同物异名的情形)会变成无效的学名。
目前动物、植物、细菌有各自的命名法规,
目录
生物学中的学名
学名的第一个字需大写。而习惯上,在科学文献的印刷出版时,学名之引用常以斜体表示,或是于正排体学名下加底线表示学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种生物、一属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1]。这可因为不同的国际命名法规,有不同的变化。原则上,一种生物的学名只有一个,目前动物、植物与微生物命名法规各自独立,因此有可能出现某一个学名既是某种动物的学名,也是另一种植物的学名。学名以外的名字均为俗名。学名使用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没有限制。除学名以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学名的后面可以附上发现人或命名人的名字以及日期,有时使用括号注记。
目前已知最长的学名为双翅目水虻科的Parastratiosphecomyia stratiosphecomyioides,由42个字母组成,意思是“拥有近似黄蜂飞行姿态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学名则分别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龙的 Yi qi,都仅有4个字母。
最初,为了避免交流障碍,所以采用欧洲中古时期通用的拉丁语作为学名。但是后来,学者开始使用其他语言来为生物命名学名(但学名词尾、语法仍符合命名法),使得生物的学名中包含了来自世界各种语言的词汇。如奇翼龙的 Yi qi、神兽属的Shenshou、仙兽属的Xianshou、寐龙属的Mei及其下物种寐龙的Mei long等词语来自中文。
俗名
学名使用拉丁化文字,学名以外的其他名字都是俗名(别名),各地不同语言(例如中文、日文、韩文)的名字均为俗名,同一种生物有可能有许多俗名,有的俗名使用较为广泛,例如 学名:Gambusia affinis (Baird & Girard, 1853) 俗名:食蚊鱼、大肚仔、胎鳉、大肚鱼,其中较常听到的俗名应该是“大肚鱼”
台湾
以台湾蝶图鉴为例,本书作者徐堉峰提出若干新的台湾蝶类中文俗名[2],作者的想法是新的中文俗名若大家觉得好用,久而久之新的俗名便会流传下来,反之该俗名便会渐渐消失。
中国
由于西文学名与中文差异极大,使用中文的学者会依照不同的标准为西文学名起一个对应的中文名用于文章中,以方便科普和日常使用,同国际上使用的拉丁语学名类似,原则上,中文名称也要求一致性,不允许异物同名和同物异名,由当地的有关组织(如中国大陆的名词委)负责审定汉译学名并处理异物同名和同物异名问题,对于同物异名会选取一名作为标准名称,其余名称作为别名。
日本
日语中,一些学名有本地化的译名,一些学名采用片假名转写的音译名。
参见和名
动物学名
参见国际动物命名规约
植物学名
参见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命名形式
单名法(nomen)
动物、植物属以上的分类单元的学名用单名法,用一个拉丁化的词表示,首字母大写,属名用斜体,其他则用正体。在某些阶级有特定使用的字尾,例如植物科的学名字尾为aceae。在后面还可以接或不接命名人的名字。新命名的分类则在名称后加“nov.”。
二名法(binomen)
动物、植物种的学名目前使用二名法,由属名、种加词,后缀命名人姓氏、命名时间(可省略)组合而成。如智人的学名 Homo sapiens Linnaeus, 1758。
三名法(trinomen)
对于亚种(sub.)、变型(f.)等则采用三名法:属名、种加词、亚种/变种的加词,后缀命名人姓氏、命名时间(可省略)。如东北虎的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
视频
学名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林奈与植物的双名命名体系,植物控,2016-09-12
- ↑ 身形短胖、爱玩耍、会做巢 《台湾蝶类志》全纪录来了,国际环保在线,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