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顺市普定县猴场苗族仡佬族乡中心学校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

安顺市普定县猴场苗族仡佬族乡中心学校安顺市普定县的一所学校。

所获荣誉

2021年11月23日,被教育部办公厅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

校园咨询

普定县猴场中学:辛勤耕耘育桃李特色办学吐芳华

猴场中学位于普定县东北部,距县城42公里,坐落在“村庄偎依,群山环绕,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大山之下,可形容为“穷乡僻壤‘蹦出’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2]”。

多年来,学校一直秉承着“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在学校校舍建设年久、活动场地占地面积窄和配套设施设备简陋的艰苦条件下,仍不折不扣地打造一支团结、敬业、爱岗、专业的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学生在学校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而不懈努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近年来,猴场乡立足自身实际,提出了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办学目标,不断争取项目资金,以及加大对外教育资源的引入,实现了初中教育迈上新台阶。普定县猴场中学的发展蜕变,已成为普定乡镇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普定县委县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支持下,猴场中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现有环形塑胶跑道,篮球场3个,环形塑胶跑道周长160米的五人制足球场1块、羽毛球场1块、排球场1块。目前在校学生676人(其中;住校生623人,少数民族学生272人,留守儿童188人,家庭特贫学生34人),共开设14个教学班。现有专任教师55人,职工16人。学校占地面积为2666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为28.04平方米。绿化面积为1578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为33.7%。

在提升办学硬件条件的同时,学校也在全面推动内涵提升,提出了“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在规范管理中要质量,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在教育帮扶中打造品牌。

如今,普定县猴场中学办学品质不断提升,已经摆脱了长期以来优质生源流失、教学质量全县排名靠后的困境,逐步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多出人才”的教学目标。

政策支援,推动学校迈向高层次

近年来,学校充分用好发达地区广州市花都区对口帮扶资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原则,逐渐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先后得到广东省爱飞客公益基金会、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及帮扶团队的物资捐赠,以及开展组团队式教育帮扶。他们围绕“猴场教育所需,帮扶单位所能”,积极协调花都区华侨中学骨干教师开展线上教研帮扶活动。

同时,学校派遣骨干教师到帮扶学校跟岗进行“师带徒”式的学习。先进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深化学校管理,扎实推进学校改革,做好扎根教育,持续提升学校育人能力,促进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加强党组织建设,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及服务意识,促使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密切党群及干群关系,使党员先进性在岗位上熠熠生辉。

一是将党支部建在年级组,深化学校党建品牌建设。党支部书记是年级组德育工作的负责人,紧紧抓住师生意识形态工作不放松,全面提升学校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二是开展党员示范岗评选活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每学期各支部评选出了一批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绩突出、冲锋在前的优秀党员,为全体党员和全校教师树立起了学习的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把学校办成“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学校。

三是开展示范课活动,让党员教师增强理论修养,精研教学技艺,在教学工作中树立优良教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带动身边同志提高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水平,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兴校,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源,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从教育科研着手。

一直以来,学校牢固树立“向教研要效率、向教改要质量”的意识,坚持实施“教研兴校”战略,打造“教研型”校园,努力使教科研工作成为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理论支撑。

学校聚焦教师核心素养,开展“有型课堂”“活力课堂”等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行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备课模式,共享集体智慧,为教师科研与成长搭台。还大力开展“新教师亮相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评比”等教学活动,让年轻教师与教学改革一同成长。同时,学校通过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和组建了学科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一批市县乡教育名师、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这些年轻骨干教师在普定县优质课比赛中荣获名次。

目前,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逐步形成,“教研兴校”成了普定县猴场中学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不竭动力。

关注留守学生,共筑成长乐园

普定县猴场中学校长程翔说,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乡的老师,首先既是留守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也是他们生活的保护者,面对他们亲情的缺失,我们应该多关心关注这类孩子,在学校多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利用周末进行家庭走访,了解他们在家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和家庭情况,定期与留守学生的父母打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学生营造温馨的氛围。

为帮助留守学生心灵健康成长,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首、心理老师为主、班主任为辅的心理辅导机制,定期给留守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心理辅导弥补留守学生情感缺失、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通过加强校内管理、每周利用班会课时来关注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让留守学生在校内玩游戏、倾诉自己的心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在学校,生活中有了老师全程陪伴,学生经过一个学期下来,基本上能适应住校生活,心理上开始“断奶”,具有了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感恩意识。

听学校一位罗老师讲,该校有个学生王星(化名),刚来住校时连袜子都不会洗,看上去弱不禁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锻炼,各方面自理能力大大提高,后来回家还能主动帮妈妈洗衣服,分担家务。再后来,他还考上了高中和大学。

立德树人,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关注个性,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落实核心素养,实现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为办学目标,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八德”和“三严两一+N”德育管理机制为抓手,提升“三全育人”功能,狠抓学生德育教育,优化育人环境。为高效合理利用时间,2020秋季开学,普定县猴场中学除乡街道上个别特殊的学生外,皆实行了寄宿制管理模式,狠抓学校安全和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养成,大力推进校园跑操文化,丰富大课间活动,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一个遵规守纪,勤奋好学,朝气蓬勃的育人文化氛围已经形成。

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还开设劳动、实验课、微机、通用、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绘画等课程。为了使每一个学子都能够有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张扬个性,学校搭建各类平台。目前有教学及辅助用房为4036平方米,拥有录播室、观摩室、图书室、理、化、生、计算机教室各一个。结合猴场民族乡的特性,学校黄友老师专门教一些有艺术爱好细胞的学生吹拉弹唱,体育老师还对国家非遗传承“射弩”进行教导。建成600平方米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一个(有舞蹈、音乐、合唱、科技等20个场室),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迎新杯篮球赛、秋季足球运动会等文艺活动。多彩的校园生活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桃李芬芳,教泽绵长。学校先后荣获安顺市、普定县的多个荣誉。将不思进取,继续提高教育质量,力争在五年内达到60%的高中录取率。

如今,奋进中的普定县猴场中学师生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新国发〔2022〕2号文件、东西部协作帮扶为契机,在中组部、教育部等中央八部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成为猴场学子梦想展翅起飞的摇篮!

参考文献

语言已更改自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