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史·孙鼛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宋史·孙鼛传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1]

原文

孙鼛,字叔静,钱塘人。父直官,徙扬之江都。鼛年十五,游太学,苏洵、腾甫称之。用父任,调武平尉,捕获名盗数十,谢赏不受。再调越州司法参军,守赵抃荐其材。知偃师县,蒲中优人隐民间,以妖言惑众。相传有异法,奔凑其门,鼛收按奸状,立伏辜。韩缜镇长安,辟入府;缜去,后来者仍挽之使留,居五年,签书西川判官。或荐于朝,召对,擢提举广东常平。徽宗初,徙两浙。由福建转运判官召为屯田员外。

鼛微时与蔡京善,常曰:“蔡子,贵人也,然才不胜德,恐贻天下忧。”至是,京还朝,遇诸涂,京逆谓曰:“我若用于天子,愿助我。”鼛曰:公诚能谨守祖宗之法以正论辅人主示节俭以先百吏而绝口不言兵天下幸甚鼛何为者京默然既相出提点江东刑狱

未几,入为少府少监、户部郎中。县官用度无节,鼛与尚书曾孝广、侍郎许几谋曰:“日增一日,岁增一岁,天下之财岂能给哉?”共疏论之。当国者不乐,孝广、几由是罢,徙鼛开封。迁太仆卿、殿中少监。

四辅建,以显谟阁待制知曹州。论经始规画之劳,转太中大夫,徙郓州。邑人子为“草祭”之谣,指切蔡京。鼛以闻,京怒,使人诬以他事,遂提举鸿庆宫。起知单州,遂致仕。靖康二年卒,年八十六。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通靖。

鼛笃于行义,在广东时,苏轼谪居惠州,极意与周旋。二子娶晁补之、黄庭坚女,党事起,家人危惧,鼛一无所顾。时人称之。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有删改)

译文

孙鼛,字叔静,钱塘人。父亲孙直做官,迁徙扬州江都。 孙鼛十五岁时,在太学游学,受到苏洵、腾甫的称赞。后来因父亲的职务,调任武平县尉,抓捕了当地几十个有名的盗贼,他谢绝了赏赐不予接受。后又调任越州司法参军,太守赵抃推荐了他。担任偃师县令,蒲中有个艺人藏在民众之间,用怪诞不经的邪说惑乱众人。人们相互传说他有怪异的法术,众人纷纷奔走聚集在他门下。孙鼛拘捕核查他的罪状,这个艺人立刻服罪。韩缜镇守长安时,孙鼛被召入府;韩缜离开以后,后来继任者仍挽留他让他留了下来,过了五年,签字署名做了西川判官。有人向朝廷推荐他,皇上召见让他回答相关问题,提拔他做了广 东常平提举。宋徽宗初年,调任两浙地区。由福建转运判官召为屯田员外。

孙鼛卑微未显达的时候与蔡京友善,他常说:“蔡京这个人,是个贵人;但他的才能和道德不相称,恐怕会给天下带来忧患。”到了这时,蔡京返回朝廷,在道路上遇到他,蔡京迎上去说:“我如果被天子重用,希望你能来帮助我。”孙鼛说;“你如果真能恭谨遵守祖宗的法度,用正直的言论辅佐皇上,显示节俭来做众多官吏的表率,并且绝口不提用兵,那就是天下的幸事了。我能做什 么呢?”蔡京听了默然不语。蔡京做宰相以后,孙鼛出京做京东刑狱提点。

不久,孙鼛 入京做少府少监、户部郎中。县官开支花费没有节制限度,孙鼛与尚书曾孝广、侍郎许几商量说:“一天比一天增多,一年比一年增加,天下的财务哪能供给得上呢?”他们共同上书谈论此事。执政者不高兴,曾孝广、许几因此被罢免,调任孙鼛去开封。后调任仆卿、殿中少监。

四辅郡(宋以颍昌府为南辅,襄邑县为东辅,郑州为西辅,澶州为北辅。)设置后,孙鼛以显谟阁待制身份掌管曹州。后因谈论开创营建规划四辅的功劳,转任太中大夫,调入郓州。当地小儿编唱“草祭”的歌谣,指责讥讽蔡京。孙鼛把这事告诉了蔡京,蔡京震怒,指使人用别的事由诬陷孙鼛,孙鼛于是做了鸿庆宫提举。后来又被起用掌管单州,不久就辞官退休。靖康二年死了,年八十六岁。朝廷追赠他银青光禄大夫,谥号通靖。

孙鼛笃行大义,在广东的时候,苏轼被贬谪居惠州,他尽心交往。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娶了晁补之、黄庭坚的女儿,朝廷新旧党争的时候,家人都害怕,他却毫无顾忌。当时的人都称赞他。 [2]

作者简介

蔑里乞・脱脱

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3]

阿尔拉·阿鲁图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儿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继脱脱之后,主持了纂修辽、金、宋三史,颁《至正条格》等工作,特别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尔拉·阿鲁图主持的。阿尔拉·阿鲁图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时间上是相当仓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尽管如此,《宋史》仍为极其重要的史书,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这一方面,阿尔拉·阿鲁图功不可没[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