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史·孫鼛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史·孫鼛傳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1]

原文

孫鼛,字叔靜,錢塘人。父直官,徙揚之江都。鼛年十五,游太學,蘇洵、騰甫稱之。用父任,調武平尉,捕獲名盜數十,謝賞不受。再調越州司法參軍,守趙抃薦其材。知偃師縣,蒲中優人隱民間,以妖言惑眾。相傳有異法,奔湊其門,鼛收按奸狀,立伏辜。韓縝鎮長安,辟入府;縝去,後來者仍挽之使留,居五年,簽書西川判官。或薦於朝,召對,擢提舉廣東常平。徽宗初,徙兩浙。由福建轉運判官召為屯田員外。

鼛微時與蔡京善,常曰:「蔡子,貴人也,然才不勝德,恐貽天下憂。」至是,京還朝,遇諸塗,京逆謂曰:「我若用於天子,願助我。」鼛曰:公誠能謹守祖宗之法以正論輔人主示節儉以先百吏而絕口不言兵天下幸甚鼛何為者京默然既相出提點江東刑獄

未幾,入為少府少監、戶部郎中。縣官用度無節,鼛與尚書曾孝廣、侍郎許幾謀曰:「日增一日,歲增一歲,天下之財豈能給哉?」共疏論之。當國者不樂,孝廣、幾由是罷,徙鼛開封。遷太僕卿、殿中少監。

四輔建,以顯謨閣待制知曹州。論經始規畫之勞,轉太中大夫,徙鄆州。邑人子為「草祭」之謠,指切蔡京。鼛以聞,京怒,使人誣以他事,遂提舉鴻慶宮。起知單州,遂致仕。靖康二年卒,年八十六。贈銀青光祿大夫,諡曰通靖。

鼛篤於行義,在廣東時,蘇軾謫居惠州,極意與周旋。二子娶晁補之、黃庭堅女,黨事起,家人危懼,鼛一無所顧。時人稱之。 (選自《宋史》列傳一百六,有刪改)

譯文

孫鼛,字叔靜,錢塘人。父親孫直做官,遷徙揚州江都。 孫鼛十五歲時,在太學遊學,受到蘇洵、騰甫的稱讚。後來因父親的職務,調任武平縣尉,抓捕了當地幾十個有名的盜賊,他謝絕了賞賜不予接受。後又調任越州司法參軍,太守趙抃推薦了他。擔任偃師縣令,蒲中有個藝人藏在民眾之間,用怪誕不經的邪說惑亂眾人。人們相互傳說他有怪異的法術,眾人紛紛奔走聚集在他門下。孫鼛拘捕核查他的罪狀,這個藝人立刻服罪。韓縝鎮守長安時,孫鼛被召入府;韓縝離開以後,後來繼任者仍挽留他讓他留了下來,過了五年,簽字署名做了西川判官。有人向朝廷推薦他,皇上召見讓他回答相關問題,提拔他做了廣 東常平提舉。宋徽宗初年,調任兩浙地區。由福建轉運判官召為屯田員外。

孫鼛卑微未顯達的時候與蔡京友善,他常說:「蔡京這個人,是個貴人;但他的才能和道德不相稱,恐怕會給天下帶來憂患。」到了這時,蔡京返回朝廷,在道路上遇到他,蔡京迎上去說:「我如果被天子重用,希望你能來幫助我。」孫鼛說;「你如果真能恭謹遵守祖宗的法度,用正直的言論輔佐皇上,顯示節儉來做眾多官吏的表率,並且絕口不提用兵,那就是天下的幸事了。我能做什 麼呢?」蔡京聽了默然不語。蔡京做宰相以後,孫鼛出京做京東刑獄提點。

不久,孫鼛 入京做少府少監、戶部郎中。縣官開支花費沒有節制限度,孫鼛與尚書曾孝廣、侍郎許幾商量說:「一天比一天增多,一年比一年增加,天下的財務哪能供給得上呢?」他們共同上書談論此事。執政者不高興,曾孝廣、許幾因此被罷免,調任孫鼛去開封。後調任仆卿、殿中少監。

四輔郡(宋以潁昌府為南輔,襄邑縣為東輔,鄭州為西輔,澶州為北輔。)設置後,孫鼛以顯謨閣待制身份掌管曹州。後因談論開創營建規劃四輔的功勞,轉任太中大夫,調入鄆州。當地小兒編唱「草祭」的歌謠,指責譏諷蔡京。孫鼛把這事告訴了蔡京,蔡京震怒,指使人用別的事由誣陷孫鼛,孫鼛於是做了鴻慶宮提舉。後來又被起用掌管單州,不久就辭官退休。靖康二年死了,年八十六歲。朝廷追贈他銀青光祿大夫,諡號通靖。

孫鼛篤行大義,在廣東的時候,蘇軾被貶謫居惠州,他盡心交往。他的兩個兒子分別娶了晁補之、黃庭堅的女兒,朝廷新舊黨爭的時候,家人都害怕,他卻毫無顧忌。當時的人都稱讚他。 [2]

作者簡介

蔑里乞・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3]

阿爾拉·阿魯圖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繼脫脫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