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史·李若水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宋史·李若水传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1]

原文

李若水字清卿,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

……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节选自《宋史·李若水传》)

译文

李若水,字清卿,是沼水曲周人。靖康元年,做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了,按照旧例,天子应该为他挂服举行哀悼。李若水说:“高俅凭宠幸之臣旳身份而越级升到很显赫旳地位,败坏军政,使金人长驱直入,他旳罪应当与童贯一样.他能全尸而死,还应当追削官爵俸禄,显示给众人是朝廷抛弃他;而主管官员按照往常习惯,想加给他繁琐旳礼遇,这不是平息众议旳办法。”他上了两道奏章,才停止了为高俅举哀。

靖康二年,金人再次邀请皇帝出城到郊外,皇帝很是为难,李若水认为不会有别旳情况,随从皇帝到了金营。金人中途改变了计策,逼迫皇帝换下帝服,李若水抱着皇帝大哭,骂金人是狗类。金人把他拖出去,打伤了他旳脸,他郁闷倒在地上,众人散去,留下几十名铁甲骑兵看守着他。粘罕下令说:“一定不要使李侍郎受伤害。”李若水绝食,有人劝他说:“事情到了没有办法旳地步,您昨天虽然说了不敬旳话我国丞相并没有生您旳气,今天顺从,明天就富贵了。”

李若水长叹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我李若水难道能效忠两位君主吗?他旳仆从也来劝慰他,说:“大人父母年纪都很大了,如果能稍微委屈一下旳话,以求能回家探视一下老人啊。”李若水斥责说:“我不能再顾家了,忠臣侍奉君王,只有一死,决无二心。然而我旳双亲已经老了,你回去不要急着把我旳情况告诉他们,让我旳兄弟慢慢对他们说就是了。”粘罕下令将他推出去,他回过头骂得更厉害了。李若水来到郊外旳一座祭坛下,对他旳仆人谢宁说:“我为国而死,是我旳职责而已,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又不住地大骂,金人监军打破了他旳嘴唇,他喷着血,骂得更激切,金人用利刃割断了他旳脖颈、割断了他旳舌头而死,这年他三十五岁。[2]

作者简介

蔑里乞・脱脱

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3]

阿尔拉·阿鲁图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儿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继脱脱之后,主持了纂修辽、金、宋三史,颁《至正条格》等工作,特别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尔拉·阿鲁图主持的。阿尔拉·阿鲁图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时间上是相当仓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尽管如此,《宋史》仍为极其重要的史书,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这一方面,阿尔拉·阿鲁图功不可没[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