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桓公 (战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宋桓公
概要
姓名 闢兵
谥号
陵墓 不明
政权 宋国
在世 ?—前370年
在位 前372年—前370年

宋桓公 (战国)

宋桓公(?-前356年),原名闢兵(也作辟兵),宋休公之子。为了与前代的宋桓公御说分别,又作宋后桓公。前356年与鲁共公卫成侯韩昭釐侯梁文惠王

简介

司马彪说:“呼闢,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闢,而前驱呼‘闢’,故为狂也”。休公二十三年去世,其子闢兵即位,据说奢侈荒唐,大兴土木,建筑苏宫(《太平御览》卷四八八引《庄子》)。《史记·宋世家》说:“闢兵三年卒,子剔成立。”《史记》认为子剔成立为国君是父子传位。事实上,这段时期发生“戴氏取宋”的事件,《竹书纪年》记“宋剔成罕(司城子罕)废其君辟(子闢兵)而自立。”韩非说,司城子罕能夺得政权,是由于“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二柄篇》)“宋君失其爪牙于子罕”(《人主篇》),《吕氏春秋》说宋被齐灭亡“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人物生平

宋桓公,子姓,宋氏,名御说,是宋庄公之子,宋闵公(宋后愍公)之弟,继位前称公子御说。

宋桓公元年(公元前681年)春天,宋桓公和各国国君在北杏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同年冬天,宋桓公和齐国国君齐桓公在柯地结盟[1]。,开始和齐国讲和。宋桓公后来违背北杏的盟约。[2]

宋桓公二年(公元前680年)春天,因宋桓公违背北杏盟约,于是齐国联合陈国曹国派兵攻打宋国[3],同时请求周王朝出兵协助。同年夏天,周王朝派单伯带兵与诸侯相会,并与宋国讲和后回国。[4]同年冬天,宋桓公和单伯、齐桓公、卫惠公、郑厉公在鄄地会见。[5]

宋桓公三年(公元前679年)春天,宋桓公与齐桓公陈宣公卫惠公郑厉公再次在鄄地会见。同年秋天,各诸侯为宋国而共同攻打郳国。郑国人便乘机入侵宋国。[6]

宋桓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58年),由于江、黄两国归服齐国,宋桓公、齐桓公便和江、黄两国国君在贯地结盟。[7]

宋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2年)正月,宋桓公和周王室的使者、鲁僖公齐桓公卫文公许僖公曹共公、郑国世子款在洮地会盟[8],商谈安定王室。同年冬天,宋桓公患重病,太子兹甫(一作兹父)再三请求让他的庶兄目夷作为君位继承人,说:“目夷年长而且仁爱,君王应该立他为国君。”宋桓公就下令要目夷继位。目夷推谢说:“能够把国家辞让给别人,还有比这更大的仁爱吗?下臣不如他!而且臣下不符合立君的顺序。”于是就退出去。(而《史记》则记载,宋桓公称许太子兹甫的兄弟情义,但终不允许他让位。)[9]

宋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1年)三月丁丑日,宋桓公病逝[10],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11]


参考资料

  • 《左传·庄公十三年》:十有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夏六月,齐人灭遂。秋七月。冬,公会齐侯盟于柯
  • 《左传·庄公十三年》:十三年春,会于北杏,以平宋乱。遂人不至。夏,齐人灭遂而戍之。冬,盟于柯,始及齐平也。宋人背北杏之会。
  •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桓公二年,诸侯伐宋,至郊而去。
  • 《左传·庄公十四年》:十四年春,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夏,单伯会之,取成于宋而还。
  • 《左传·庄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夏,单伯会伐宋。秋七月,荆入蔡。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
  • 《左传·庄公十五年》:十有五年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夏,夫人姜氏如齐。秋,宋人、齐人、邾人伐郳。郑人侵宋。
  • 《左传·僖公二年》: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
  • 《左传·僖公八年》: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盟于洮。
  •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三十年,桓公病,太子兹甫让其庶兄目夷为嗣。桓公义太子意,竟不听。
  • 《左传·僖公九年》: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说卒。
  •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兹甫立,是为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