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教育書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審美教育書簡》,一譯《美育書簡》。近代西方審美教育理論開山之作。J. 席勒著。1793年,作者為報答丹麥奧古斯騰伯格公爵的資助,將自己的美學研究成果用書信的方式報告公爵。由於前10封信在次年2月哥本哈根的大火中焚毀,作者又根據所保留的提綱重新撰寫,於1795年在《時季女神》雜誌陸續發表。曾被譯成英、法、俄等國文字。中譯本有兩種,一為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的《美育書簡》,徐恆醇譯。一為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審美教育書簡》,馮至、范大燦譯。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27封書信,中譯本7.5萬字,以闡述審美和審美教育的意義為中心。認為近代文明「分裂一切的理智」,使社會與個人,使個人本身產生了嚴重的分裂,人失去了內心的和諧和完整。審美是人達到精神解放和完整人性的先決條件。人必須通過審美狀態才能由單純的感性狀態達到理性和道德狀態。因而只有通過審美教育,改變人性,才能達到社會改造的目的。施行審美教育的主體是具有更高理性的藝術家,他們用沒有受現實玷污的理想,來淨化和教育人民,這種理想來自一個更為高尚的時代——希臘。審美教育不僅是道德教育的手段,也是一種與體育、德育、智育相併行、具有獨立目標的教育。美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體達到儘可能的和諧。在西方教育史上,本書第一次系統闡述了審美教育的基本理論。書中所闡述的基本思想對洪堡、赫爾巴特等德國教育家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由此影響了19世紀初期德國教育的改革,推動了德國新人文主義教育思潮的發展。
作者介紹
J.席勒(Johann Christoph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1805),德國詩人、戲劇家。出生於符騰堡。大學學習期間深受盧梭思想影響,積極宣揚自由和平等學說,曾任耶拿大學歷史學教授。1795—1805年間,與歌德親密合作,共同推進德國的狂飈突進運動和新人文主義思潮。主要著作還有《論美書簡》、《論崇高》、《舞台是道德教育的機構》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審美教育書簡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 ↑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