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家乡的端午(王建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家乡的端午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家乡的端午》中国当代作家王建成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家乡的端午

又到了端午,家乡城乡又洋溢起浓浓的节日气氛。

端午,在家乡闽北光泽县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据清版《光泽县志》记载:“五月五端阳日,曰天中节。取蒲艾葛藤悬门户,谓之压邪。古禁蛇,采草煎汤淋浴……每坊一舟竟渡,首尾有龙,两旁各列车余人并发悼歌而纵之……”

看,节前的这些天,许多人家的妇女和孩子早早就成群结队上山去采箬叶,这一般是妇女孩子的事。箬叶属竹类,叶子片大,竿细矮小,与其它竹子不同。人们采回叶来洗干净,放在外面晾干,一片片叠好,留着准备包粽子。还有人专门去采回来扎好一叠叠,拿到市场上叫卖。买回去包粽子的人很多,一会儿就卖光了。

到端午的前一二天,许多人家就开始浸好糯米,然后叫上几个要好的妇女姐妹上家来帮助包粽子。今天你帮我包,明天我帮你包。她们一边包一边说笑,或唱当地的《端午小调》:“一天采箬叶呀,二天泡糯米,对角包成粽呀,先去敬祖宗……”她们的手很巧,熟练地将棕叶对角、折叠、绑扎,或包成三角、四角、五角、六角不等形状。各家包的粽子内馅风味不同,有的是碱棕子,有的是肉棕,有的是豆粽,有的馅上放几颗红枣。10个一串扎好,放进锅里蒸熟。大家先尝几个,然而挂起来,留到端午这天吃。还有的亲朋好友你送我一串,我送你一串,各种味道的都互相尝到。当地儿女亲家的有端午送粽子习俗,这也是一种人情来往的礼节。

到了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放鞭炮庆祝。吃粽子时许多人家先先敬祖宗,用碗盛上几个放在祖宗的牌位上。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一个碗装上糖,将粽子一个个剥开箬叶,用筷子挑上伸进碗中沾满糖,然后放进嘴里有滋有味地吃开来。热烘烘、甜滋滋的粽子,清香可口,孩子们狼吞虎咽,一个接一个地直吃到肚子溜圆。大人们边吃边看孩子们吃,脸上漾起满足的笑容。老人们吃上一两个,又会唠唠叨叨地说上陈年端午的往事,但也让人听了不烦。

端午在家乡光泽还有一种“备节茶”的风俗。端午前后,人们选菖蒲、艾叶挂在门上,以驱邪虫。小孩的脸上点雄黄,是让虫蛇闻气味走开不被侵犯。光泽是山区,满山是草。端午这些天,到处草药香。城乡街头、村口、墟市到处有有叫卖草药。鱼腥草、车前草、凤尾草、淡竹叶、茵陈、半边莲、七叶一枝花、艾叶……,民间懂草药的人很多,卖的人大都通药理,一边卖一边帮你选择。民间说是端午节“前三后四”七天,天上药王菩萨会将药力洒在百草上,所以药效特别好。而实际是因为草在这时候成熟期,达到药效。人们将采来的药草洗净晒干,用篮子和塑料袋装好挂在檐上,备在那里。当地人家少则备几种,多则备十几二十种。家中有谁有个头疼脑热、肚痛腿疼,随时要用随时取下炖服。还有到端午这天,很多人家都会取一些常见病防病保健性的草药放在一起,烧上一大锅,家中每人喝上一大碗。本地这叫“罗嗦茶”,会防病治病。说是:“喝了“罗嗦茶”,一年不生病,家人都平安。家乡人注重口彩,说喝药不吉利,讲喝茶。这端午“备节茶”的风俗,在家乡流传了千百年,是家乡山区人们长期防病治病的方法,既有效,又省钱,所以在民间很盛行。

最为亮眼是家乡端午赛龙舟的景观。古时光泽城区分为八坊,从宋朝建县开始每年端午都要举办龙舟赛。这也是民间古老的竞技体活动。家乡溪水绕过县城,从西关流到东关,每坊到端午时出一条龙舟。龙头上扎红花,划舟人头扎红带,腰系红绸。一声令下,划舟人奋力挥浆。两岸围观的人齐声呐喊,大人们助威“加油、加油!”孩子们欢呼跳跃,一路跟跑。两岸鞭炮声声,可谓惊天动地,实是端午一大民俗风情。龙舟赛出名次,会有花红奖励。还有一人一只鸭子,增添了喜庆,让人们津津乐道很长时间。由于赛舟安全问题,在明朝时曾被禁止好长时间,后来又恢复过来。

出生和成长在这里的孩子都经历了家乡端午的氛围,留下多少美好的记忆。记得小时候,我和母亲一大早上山采箬叶,中午背着大捆箬叶回来。帮母亲洗好晾干,围着看大人包粽子。在端午节中午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粽子,觉得格外香。然后会揣上几个粽子出去,与邻居家的孩子换着吃。上山采草药我也经历过,每次跟着大人去山上采,所以小小的我也会认很多药草,每年家中都会备很多的草药。以防用时所需。有几次我感冒生病,母亲都是炖上一大碗艾叶水让我喝下去,然后盖上被子发汗,第二天就好了。更有端午看龙舟的情景,我和许多孩子总是沿着河岸跟着龙舟跑,大声地叫喊着,父母怕我们掉下河去,总地在后面呼唤着我们回来。

时光一晃过去了多少年,家乡闽北光泽端午现在还保留这些传统风俗。端午节又来了,让人心里又回到孩提时那过去的日子,充满了温馨,充满了美好,充满了亲切,充满了怀念,充满了回忆,也更充满了感激和自豪。

[1]

作者简介

王建成,笔名海鸥。曾经从事过15年新闻宣传工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