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與傳承(張雪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家風與傳承》是中國當代作家張雪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家風與傳承
家風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傳承下來的智慧,是一種永恆的力量;家風一種精神血脈,家庭成員在其中得到道德、文化、思維的養分和啟迪,讓我們走向一個有為、有意義的人生。我的家庭沒有什麼豪言壯語的家訓,只有潛移默化的薰陶、言傳身教的啟迪,一步一步父輩的優良品格在我們這代人身上體現,我們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着我們的下一代……
我的父親這一輩子勤勞、善良,是三里五鄉有名的孝子,父親每天都逗得爺爺奶奶樂樂呵呵的。在爺爺奶奶生病臥床後,父親把他們接到我家,自己打地鋪,並且把家中活計全權交給母親打理,自己全身心地伺候。當時我家並不富裕,但是父親總是去集市為爺爺奶奶買最新鮮最稀罕的蔬菜瓜果,連家裡的雞蛋都要緊着爺爺奶奶吃。聽母親說,村里人只要看到父親出門,就會戲稱:「張哥,這又去趕集為老爺子買菜去吧?」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爺爺奶奶去世。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村里沒有什麼飯店,無論誰家娶妻生子是借街坊鄰居的碟子碗筷桌凳,找人掌廚做菜,父親無論誰家有事不用別人找,自己就帶着這些東西去幫忙,並且從不吃人家的飯。諸如此類的事情有很多,也因此父親得到街坊鄰居的認可,時值父親去世多年的今天仍有健在的老人還念着他的好。
從小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父母的優良品行逐步體現在我們兄妹三人身上。兩個哥哥都像父親那樣真真誠誠待人,踏踏實實做事,對待父母更沒不用說。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母親生病住院,家裡還有半癱的父親,而我正懷二胎,還正逢秋收,焦頭爛額,哥嫂們合理分工沒有任何抱怨,哥哥交替去濟南醫院陪同母親,嫂子在家親自伺候父親的衣食住行,並且負責秋收工作,井然有序。
村里不乏因為爭地邊或贍養老人等問題反目成仇的兄弟,但我的兩個哥哥沒有絲毫問題。他們雖然早早得都分家另過了,但是農活什麼的都是在一起的,他們的地都沒有地邊,一塊兒種一塊兒管理一塊兒收,最後分錢。平時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互幫互助的:大嫂可以為了不耽誤二哥生意,主動承擔麥苗的噴藥工作;二哥可以在大哥沒有任何資金的前提下主動出錢為大哥買輛大型拖拉機。我的家庭就是這樣和和睦睦,相親相愛的。無論誰提到我家那都要豎起大拇指的,都夸母親是最幸福的小老太太。
到了我家的第三代,侄兒侄女們不僅與人友善、以誠待人,而且學習上刻苦勤奮,逐步考入哈工大、華東師範大學等名校。尤其是大侄兒在哈工大修完本科學業以後,一路保研保博,在國家人工智能方面奉獻者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們家族的驕傲。
而我不僅受到父親的影響更受到了母親的影響,比如踏實的工作作風就是在母親的教育下逐步形成的。在目不識丁的母親理念里,公家的工作是絕不能耽誤的,在前些年,她斷斷續續住院的時候,只要不是假期寧願讓哥哥們停掉地里的農活,也絕不允許我請假陪床的。所以工作十幾年來,我幾乎很少請假,一心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深受母親影響:嚴厲、說一不二、寵愛而不失原則,為了孩子可以奉獻一切。現在十四歲的女兒善良、勤儉節約、樂於助人、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與人交往跟學生時代的我如出一轍。八歲的兒子聰明好學、待人熱情,看到路邊的垃圾都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家風是無言的教育,卻能夠讓後代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薰陶;家風,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上面塗滿了生活的色彩。優良家風,承載着家族的智慧和價值,薪火相傳,永不熄滅。[1]
作者簡介
張雪莉,任教於聊城市莘縣董杜莊鎮後朱家小學,喜歡讀書,喜歡用筆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