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富察·马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富察·马齐
出生 1652年-1739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清朝大臣、外戚

富察· 马齐(1652年-1739年),富察氏,祖父是顺治朝内大臣哈什屯,父亲是户部尚书米思翰孝贤纯皇后的伯父,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外戚。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自康熙朝中期起身居高位,曾多次担任大学士一职。   

生平简介

世代官宦世家,列议政大臣,位高权重

马齐是世代官宦世家,更是皇族姻亲,家族十分显贵。十八岁的马齐因为祖上的荫蔽进入仕途,进入国子监读书,后成功考取工部员外郎一职。

外人送他“廉洁奉公,无所畏惧的清官”称号

康熙二十六年,马齐任山西巡抚,从山西巡抚任上,回京城听从康熙帝的安排,与于成龙一起查湖广巡抚张汧贪婪不法之事,因这个湖广巡抚张汧是纳兰明珠的门生,又是明相保荐的,前面被派去审查之人,因害怕得罪明珠,就试图包庇张汧,让康熙勃然大怒,这个人也受到了此案的牵连。而马齐虽然出身世宦之家,但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已经去世,他要想仕途晋升必须要靠自己的能力,所以在承办这个案子的时候,马齐不顾及明相的权力,只是根据事实和证据判断此案的性质,并按法律办事。 马齐承办的这件事不仅让他深得康熙帝的喜欢和信任,同时也让他的名声大震,外人送他“廉洁奉公,无所畏惧的清官”称号。当然这件事的结果也为康熙二十七年明相下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马齐也因廉洁奉公、刚正不阿的性格受到康熙的喜欢和重用。

仕途生涯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遭受挫折

同年参与筹议同俄罗斯定界事宜,这也是马齐仕途生涯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同时马齐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还有对汉文的精通,在康熙二十八年,上书建议兼用汉文,被康熙采纳。 这个时候的马齐可以说是仕途正好的时候,一个年后,也就是康熙二十九年,马齐以左都御史的官职与理藩院尚书阿喇尼一起列位议政大臣,这在大清历史上是第一个先例,可见此时的马齐深受康熙帝的重用。

出将入相,迎来了仕途的巅峰

康熙三十五年,准噶尔在噶尔丹的带领下侵犯边境,康熙帝决定御驾亲征。这是康熙帝第一次亲征噶尔丹,离京之前马齐与大学士阿兰泰、尚书佛伦二人被康熙帝下令分三班值宿紫禁城,辅佐代理政务的皇太子允礽。有了这么一个履历,马齐已经可以算的上是康熙帝肱骨之臣了。   康熙三十八年,马齐任武英殿大学士,出将入相。从这一年开始,马齐迎来了他仕途的巅峰。

卷入废立太子允礽一事,被革去大学士,降罪问责

四十七年冬,康熙废掉太子之后,非常的后悔,再加上其他皇子对太子之位都是垂涎已久,康熙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嫡妻不忍苛责太子,另一方面也不希望诸子争夺太子之位,伤了兄弟和气。 康熙虽然明确提出希望大家保荐太子,但同时他又希望有人能够提出恢复废太子的位置,这个时候康熙把信任和希望都给了马齐,他还下旨不让马齐参与保荐太子这件事,可马齐第一次违背了康熙的旨意,并没有按照康熙的意思去办事,而是与国舅佟国维联手,并通过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鄂伦岱等积极配合,共同保荐皇八子胤禩为太子。 马齐的做法彻底伤了康熙的心,这些结果也不是康熙所愿意看到的,所以他没有同意马齐等人的保荐,并因为这件事责怪马齐,马齐也被革去大学士,交给皇八子胤禩“严行管束”,同时马齐的家族和他的亲人也都受到了牵连,这也是马齐从政以来受到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降罪问责。

恢复曾被削去的世职,令世袭罔替

后来康熙坚持自己的意见恢复了废太子的太子之位,但不久后又二次废掉了太子,大概是太子太伤康熙的心,康熙这个时候才想起被自己革职的马齐,再加上马齐的学识在满洲亲贵中无人能比,为了让汉族大臣信服。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年底,恢复马齐曾被削去的世职,令世袭罔替。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五月,康熙认为满洲大学士内没有能令汉族大臣心服的,所以仍命马齐为首席满洲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康熙去世,马齐的职位始终如此。

任命他为圣祖实录监修总裁官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四日,康熙去世的第二天,尚未即位的雍正命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等4人为总理事务王大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初三日,在康熙去世后第21天即“三七”之际,其灵柩由乾清宫移至景山寿皇殿。由于在此期间各项丧仪进行顺利,为此,雍正帝特嘉奖贝子允祹及允禩、允祥、隆科多、马齐等人。雍正帝的谕旨中说“马齐在此番大事中甚是勉力勤劳。他的勤劳,非寻常勤劳可比,胜于一切功绩。” 不久,马齐奏请纂修圣祖实录,雍正帝随即任命他为圣祖实录监修总裁官(监修总裁官后又增加张廷玉及蒋廷锡2人)。

签订中俄《布连斯奇条约》,收授贿赂染上污名

参见词条:布连斯奇条约 雍正元年(1723年)七月,雍正指责以马齐为首的大学士等“不肯尽心办事”,“漫不经心”。 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马齐的侄女富察氏(后来的孝贤纯皇后)被雍正帝指给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 同年,中俄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中国因此丧失了部分领土。谈判期间,俄国代表团团长萨瓦经由传教士巴多明结识马齐,后者“答应将在边境上促使有关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俄国朝廷”。马齐把中国大臣们的态度和意见全部告诉了萨瓦,作为回报,条约签订后,俄方通过商队向马齐赠以价值1000卢布而染上污名。

引退辞世,入祀贤良祠,加封号曰敦惠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去世,乾隆帝登基。在雍正皇帝去世之后的第二个月,马齐称病引退。乾隆帝数次挽留,最终允其请求。 乾隆四年,马齐病危,乾隆帝派御医调治,并差其弟和亲王昼、皇长子永璜代为看视。后来马齐因为病重,药石难医而亡,享年87岁,乾隆帝赏银治丧,给谥文穆,数年后又令入祀贤良祠,乾隆十五年(1750年),加封号曰敦惠。

乾隆赞扬他:“历相三朝,年逾大耋,举朝大臣未有及者

马齐是在满族贵族中并不十分多见的一位“能吏”,乾隆帝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他:“历相三朝,年逾大耋,举朝大臣未有及者。与大多数清朝官员、满族贵族相比,马齐的仕途相当畅达,且圆满而终。马齐身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自康熙中叶起,他始终居于高位,其间任大学士累计三十载,成为清前期政治舞台上的一棵长青树。 [1]

雍正为何不降罪马齐?

按照雍正帝对待政敌的态度,马齐也曾保荐过皇八子胤禩,也算是他的政敌,可不知为何雍正继位后,不仅没有降罪马齐,还恢复了马齐曾被削去的世职,并让他们世袭罔替。除此之外,雍正还公开夸赞马齐办事得力。雍正的做法有些不像他对待其他政敌的态度,可见马齐在康熙朝的影响力之大。

雍正帝虽没有像对待纳兰明珠的儿子那样人死后还骂,但也在夸赞之馀,指责马齐不精心办事,工作懒散漫不经心。若是雍正这样指责其他人,估计这个家族的性命就堪忧了,可马齐被指责后没有任何的变化,官职照旧,雍正并没有真正的降罪于马齐及其家族,相反还把马齐的侄女富察氏指给弘历做了嫡福晋,也就是后来的孝贤纯皇后。

当时马齐主持签订中俄边界条约的时候,还收受了俄方的钱财,这样的事,对向来严查严办贪钱之事之人的雍正帝来说,马齐不被杀,也要受到很重的处罚,可这些都没有,雍正并没有降罪马齐,直到雍正去世都没有对马齐有任何的降罪。[2]

家族背景

富察氏在清朝历史上出了两位皇贵妃,一位是哲悯皇贵妃,另一位是淑慎皇贵妃。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出身内务府正黄旗包衣,而孝贤皇后富察氏则来自于满洲镶黄旗,所以说她们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是同宗不同族。[3]

马齐的祖父富察·哈什屯在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时期被选为皇帝侍卫,由于表现出色他从正蓝旗被抬旗进入由皇帝直接统辖的上三旗—镶黄旗,实现了富察家族阶级的第一次重大晋升。哈什屯在顺治朝被授为内大臣(即仅次于领侍卫内大臣的御前侍卫副统领),后又充任议政大臣,进入中枢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哈什屯不依附于多尔衮党,在顺治帝亲政后,更得重用,后加赠太子太保之衔。逝世后,被追赠一等公。许多年后,乾隆帝恩赐傅恒,允许其建立富察家宗祠,傅恒便以哈什屯为首进行祭祀。

第一代:富察米思翰

父亲米思翰是最早议论撤三藩之人,所以受到康熙朝重用。后来因为在三藩之乱期间,竭力备办军需,朝夕不懈,因疲劳过度死于任上。也许因为这样的原因,米思翰入朝之后,康熙帝对其颇有照拂。

第二代:富察马齐

马齐是康熙朝户部尚书米思翰的儿子,曾受到康熙和雍正两代皇帝的重用,官职曾被调动为郎中、内阁侍读学士。康熙时任山西巡抚,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衔。雍正在位时,任任总理事务王大臣之职,可谓是任职最高的呢。正是因为马齐的存在,才使得富察氏一族开始走向极盛。孝贤皇后是马齐的侄女、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她更是乾隆的结发妻子,正是因为孝贤皇后,乾隆才会重用富察氏一族,富察氏家族势力达到了鼎盛。

第三代:傅恒

富察傅恒大家都因为电视剧而熟悉,他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儿子,姐姐是孝贤纯皇后,出身于满洲镶黄旗,在乾隆时期多次的率军出征,平定准噶尔判断,立下赫赫军功。乾隆时期被授予保和殿大学士,一等忠勇公的爵位,死后被封郡王,入太庙

富察最后的光荣应该是福康安了。其实家族到了傅恒这一辈,应该来说是无上荣光了!但是没想到乾隆还想为他们锦上添花,结果就封了大清王朝不可多得的异姓王给傅恒的儿子福康安,还传出了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传言,当然乾隆与傅恒福晋尔晴这段历史,也是为人们所好奇呢。[4]

史书记载编辑

《清史稿》二百八十七列传七十四 家族成员编辑 祖:富察·哈什屯。 父:富察·米思翰。 兄:富察·马斯喀。 弟:富察·马武、富察·李荣保。 子:富尔敦、傅庆、傅德、傅广、傅成、傅明、傅向、傅良、傅兴 女:康熙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嫡福晋富察氏。 侄:富察·广成、富察·傅文、富察·傅清、富察·傅恒。 侄女:孝贤纯皇后。 侄孙:富察·福灵安、富察·福隆安、富察·福康安、富察·福长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