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Vcr對話 | 貢獻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3 次修訂)
行 1: 行 1: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的一个自治县。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为主体的自治县。面积4430平方公里,人口15.9万。锡伯族为察布查尔县的主体民族,另外还有大量其他民族。
+
[[File: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jpg|350px|缩略图|右|查尔锡伯景区[http://pic.anhuinews.com/003/008/009/00300800918_98e2765d.jpg 原图链接][http://news.anhuinews.com/system/2018/08/22/007943794.shtml 来自 中安在线网 的图片]]]
 +
 
 +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下辖的一个自治县。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为主体的自治县<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77784459&ver=2068&signature=Ah9VICbh5BGvarJpHIHe3u6kA*aO74ZQvPvO7KWRkSuzv2tgiCwQq-icBZY-R6vNpT41Dh0OjOwmUe-D93xACKBSpgUFmhfaz-Rgo7XtuSStIVYF*r28jL9Rv3UzbKNi&new=1 走出“花千古”来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历史文化和民俗博物院(二)],沙枣花香合唱团,2019-4-12</ref> 。面积4430平方公里,人口15.9万。[[ 锡伯族]] [[ 察布查尔县]] 的主体民族,另外还有大量其他民族。
  
 
==名称由来==
 
==名称由来==
  
 察布查尔”在锡伯语中是“粮仓”的意思。锡伯人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
+
 察布查尔”在锡伯语中是“粮仓”的意思。锡伯人最初游牧于[[ 大兴安岭]] 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ref>[https://www.pig66.cn/pc-content-1358-194969.html 农田餐桌―走进察布查尔锡伯大“粮仓”], CCTV7,2017-01-05</ref>
  
16世纪编入八旗后, 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 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乾隆年间),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在这风沙弥漫的大西北,勤劳的锡伯族人民凿山筑渠,修筑了长达100多公里的察布查尔大渠。
+
16世纪编入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 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 乾隆]] 年间),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 新疆]] ,尔后这些锡伯族在[[ 伊犁河谷]] 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在这风沙弥漫的大西北,勤劳的锡伯族人民凿山筑渠,修筑了长达100多公里的[[ 察布查尔大渠]]<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77784620&ver=2068&signature=3shSnUAmZ4y0Xu9YFfF5TdWqS3t7zinej6zXYjJxwjHTKALrPnTAjX580JmB9OXT78IsgsSulHdnpsGnNv*Y76zV9PVVuEUde3x3r0zesO78YilwFB5fkoaC3PZGrGDu&new=1 保护察布查尔大渠"哈奋木旦"遗址活动重现往日情景],锡伯文化,2019-06-03</ref>
  
 潺潺的流水使荒漠的原野变成了阡陌纵横,树木葱绿,瓜果飘香,美丽富足的地方。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查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锡伯文)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萨满教和藏传佛教),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
+
 潺潺的流水使荒漠的原野变成了阡陌纵横,树木葱绿,瓜果飘香,美丽富足的地方。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 新疆查布查尔地区]] 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 文字]] (锡伯文)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 宗教]] 信仰(萨满教和藏传佛教),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
  
 锡伯族传统上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除了使用锡伯语,还兼用汉语和哈萨克语等多种语言。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   
+
 锡伯族传统上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除了使用锡伯语,还兼用[[ 汉语]] [[ 哈萨克语]] 等多种语言。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
 
伊犁河流域自古以来塞种、乌孙、突厥、突骑施、蒙古等游牧民族统治。清朝1762年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后,调遣锡伯族官兵携眷移驻到伊犁地区。实际到达伊犁的人数为4030人。
 
 
 
==地理==
 
位于新疆北部天山支脉乌孙山以北、伊犁河以南的河谷盆地。南部与昭苏县、特克斯县相接,东部和巩留县毗邻,北部隔伊犁河与自治州首府伊宁市和伊宁县、霍城县相望。县城距伊宁市17公里。
 
 
 
地形地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地势自南向北形成多级阶梯,东窄西宽,南高北低,自东向西渐趋开阔,自南向北逐渐平坦,形状象一面打开的旗帜。地形分为南部山区、 山麓、 丘陵、中部倾斜平原、北部河流阶地和河漫滩等五个 地貌类型  。
 
 
 
气候特点: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属大陆性 北温带温和 干旱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有效光照时数达2846小时,无霜期177天,积温3800℃,年平均降水量222毫米。  冬春长,冬季寒冷,夏秋短,夏季炎热,降水较少,年均气温7.9摄氏度。
 
 
 
境内有国家一级口岸——都拉塔口岸。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
 
 
 
察布查尔属大陆性气候,比较温和湿润,是年降水量比较多的地区之一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截止2010年,探明的有煤、石灰石、 铀、金、铜、铁、铅、锌 、锰、 重晶石、 冰洲石、 花岗岩、建筑用砂、粘土等21个矿种。石灰石储量10亿吨。煤储量56亿吨,远景储量1500亿吨,占伊犁河谷盆地含煤区预测总资源量的50%以上。察布查尔煤田共含煤12层,煤层平均厚度59.60米,含煤系数16.96%。可采煤层共9层,平均厚度52.75米。含煤地层东西长80千米,南北宽10-30千米,面积1880平方公里。
+
 矿产资源:截止2010年,探明的有[[ ]] [[ 石灰石]] [[ ]] [[ ]] [[ ]] [[ ]] [[ ]] [[ ]] [[ ]] [[ 重晶石]] [[ 冰洲石]] [[ 花岗岩]] 、建筑用砂、粘土等21个矿种。石灰石储量10亿吨。煤储量56亿吨,远景储量1500亿吨,占[[ 伊犁河谷盆地]] 含煤区预测总资源量的50%以上。察布查尔煤田共含煤12层,煤层平均厚度59.60米,含煤系数16.96%。可采煤层共9层,平均厚度52.75米。含煤地层东西长80千米,南北宽10-30千米,面积1880平方公里。
  
 
 林业资源:截止2010年,共有林地面积156万亩,其中山区 天然林33.5万亩,河谷林20万亩,平原人工林79.25万亩,森林覆盖率12%。建有以杨树为主的用材林基地3.75万亩,人工林活立木蓄积量55万立方米。
 
 林业资源:截止2010年,共有林地面积156万亩,其中山区 天然林33.5万亩,河谷林20万亩,平原人工林79.25万亩,森林覆盖率12%。建有以杨树为主的用材林基地3.75万亩,人工林活立木蓄积量55万立方米。
 +
 
==旅游==
 
==旅游==
 +
 
2018年末,全县共有各类营业旅游企业201家。景县5家,其中国家AAAA级景县1家,AAA级景县1家;旅游人次到113.95万人次,同比增长72.6%,其中景区旅游人次16.32万人次,增长28.8%;旅游收入88711万元,增长183.0%;其中景点旅游收入5565万元,同比增长91.7%。
 
2018年末,全县共有各类营业旅游企业201家。景县5家,其中国家AAAA级景县1家,AAA级景县1家;旅游人次到113.95万人次,同比增长72.6%,其中景区旅游人次16.32万人次,增长28.8%;旅游收入88711万元,增长183.0%;其中景点旅游收入5565万元,同比增长91.7%。
  
 
===察布查尔县锡伯民俗风情园===
 
===察布查尔县锡伯民俗风情园===
  
 国家 AAA 级景区。位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孙扎齐牛录乡境内。距离县城中心约 6公里,距伊宁 市18 公里。是展示锡伯族西迁历史其发展历史和锡伯民俗的综合性民俗风情园。该园包括锡伯族民俗风情博物馆仿古建筑、民俗娱乐区、锡伯民族英雄 图伯特塑像和西迁纪念碑、庙会一条街等。
+
 国家 AAA 级景区。位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乡境内。距离县城中心约 6公里,距[[ 伊宁 市]]18 公里。是展示锡伯族西迁[[ 历史]] 其发展历史和锡伯民俗的综合性民俗风情园。该园包括锡伯族民俗风情博物馆仿古建筑、民俗娱乐区、锡伯民族英雄[[ 图伯特]] 塑像和西迁纪念碑、庙会一条街等<ref>[http://www.seac.gov.cn/seac/mztj/201311/1012250.shtml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民俗风情园],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13-11-5</ref>
  
 
===清水湖生态旅游度假村===
 
===清水湖生态旅游度假村===
行 43: 行 34:
  
 
==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
这里居住着锡伯族、维吾尔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25个民族,人口15.9万。
 
  
 全国锡伯族人口有19万人,其中10多万人分布在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市等地;近4万多人在新疆,其中2万多人聚居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内。
+
这里居住着[[锡伯族]]、[[维吾尔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25个民族,人口15.9万。
 +
 
 +
 全国锡伯族人口有19万人,其中10多万人分布在[[ 辽宁省]] [[ 黑龙江省]] [[ 吉林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北京市]] 等地;近4万多人在新疆,其中2万多人聚居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内。
  
 
 自治县锡伯族中仍通用属于由满语、满文发展而来的锡伯语和锡伯文。
 
 自治县锡伯族中仍通用属于由满语、满文发展而来的锡伯语和锡伯文。
行 53: 行 45: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锡伯族刺绣: 锡伯族人民普及广泛的传统手工技术,锡伯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将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美好事物,用灵巧的双手绣到自己的作品里。刺绣的图案有人物、山河、树木、花卉、 飞禽走兽等。  2011年5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锡伯族刺绣]]: 锡伯族人民普及广泛的传统手工技术,锡伯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将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美好事物,用灵巧的双手绣到自己的作品里。刺绣的图案有人物、山河、树木、花卉、 飞禽走兽等。  2011年5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4242 锡伯族刺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f>
  
 
 “ 贝伦”是锡伯语,意思就是“舞蹈”,它是起源于古代 锡伯族人艰苦渔猎生活中模仿生活、生产姿势的一种古老舞蹈。贝伦”舞蹈有广泛的群众性,在锡伯族人婚姻嫁娶、朋友聚会等各种联欢场所都极受欢迎。2009年被纳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贝伦”是锡伯语,意思就是“舞蹈”,它是起源于古代 锡伯族人艰苦渔猎生活中模仿生活、生产姿势的一种古老舞蹈。贝伦”舞蹈有广泛的群众性,在锡伯族人婚姻嫁娶、朋友聚会等各种联欢场所都极受欢迎。2009年被纳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 61: 行 53:
 
 习俗,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或把筷子横在碗上。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以西为上,过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
 
 习俗,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或把筷子横在碗上。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以西为上,过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
  
 +
食俗:锡伯族大多数习惯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为主,过去食用[[高梁米]]居多。面食以[[发面饼]]为主,也吃[[馍馍]]。
 +
 +
==视频==
 +
 +
===<center>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相关视频</center>===
 +
 +
<center>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center>
 +
 +
<center>{{#iDisplay:n0922s27d8v|560|390|qq}}</center>
 +
 +
<center> 察布查尔县锡伯古城新春庙会 </center>
 +
 +
<center>{{#iDisplay:y0839k98oic|560|390|qq}}</center>
 +
 +
<center> 新疆伊犁察布查尔自治县锡伯族风情园。_标清 </center>
 +
 +
<center>{{#iDisplay:b01465f6wmx|560|390|qq}}</center>
 +
 +
<center> 察布查尔县宣传片 </center>
  
婚俗: 锡伯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新娘必须向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答谢。远亲近邻都可割一些肉拿回家中食用,主人不记帐,也不收钱。
+
<center>{{#iDisplay:i0637yj2td0|560|390|qq}}</center>
  
食俗:锡伯族大多数习惯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为主,过去食用高梁米居多。面食以发面饼为主,也吃馍馍。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於 2020年8月7日 (五) 20:48 的最新修訂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下轄的一個自治縣。全國唯一的以錫伯族為主體的自治縣[1]。面積4430平方公里,人口15.9萬。錫伯族察布查爾縣的主體民族,另外還有大量其他民族。

名稱由來

察布查爾」在錫伯語中是「糧倉」的意思。錫伯人最初遊牧於大興安嶺東麓,世代以狩獵、捕魚為生[2]

16世紀編入八旗後,其社會組織發生了急劇變化, 生產上轉入穩定的農業經濟。18世紀中葉(乾隆年間),清政府為鞏固西北邊防,將部分錫伯族遷往新疆,爾後這些錫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開拓了自己的第二故鄉。在這風沙瀰漫的大西北,勤勞的錫伯族人民鑿山築渠,修築了長達100多公里的察布查爾大渠[3]

潺潺的流水使荒漠的原野變成了阡陌縱橫,樹木蔥綠,瓜果飄香,美麗富足的地方。東北地區的錫伯族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語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風俗習慣,而新疆查布查爾地區的錫伯族,至今還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語言文字(錫伯文)及濃厚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薩滿教和藏傳佛教),並經過與兄弟民族的長期交往,取長補短豐富了自己、發展了自己。

錫伯族傳統上主要從事漁獵和農業。錫伯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跟滿語很接近。錫伯族除了使用錫伯語,還兼用漢語哈薩克語等多種語言。錫伯文是1947年在滿文基礎上改變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截止2010年,探明的有石灰石重晶石冰洲石花崗岩、建築用砂、粘土等21個礦種。石灰石儲量10億噸。煤儲量56億噸,遠景儲量1500億噸,占伊犁河谷盆地含煤區預測總資源量的50%以上。察布查爾煤田共含煤12層,煤層平均厚度59.60米,含煤係數16.96%。可採煤層共9層,平均厚度52.75米。含煤地層東西長80千米,南北寬10-30千米,面積1880平方公里。

林業資源:截止2010年,共有林地面積156萬畝,其中山區 天然林33.5萬畝,河谷林20萬畝,平原人工林79.25萬畝,森林覆蓋率12%。建有以楊樹為主的用材林基地3.75萬畝,人工林活立木蓄積量55萬立方米。

旅遊

2018年末,全縣共有各類營業旅遊企業201家。景縣5家,其中國家AAAA級景縣1家,AAA級景縣1家;旅遊人次到113.95萬人次,同比增長72.6%,其中景區旅遊人次16.32萬人次,增長28.8%;旅遊收入88711萬元,增長183.0%;其中景點旅遊收入5565萬元,同比增長91.7%。

察布查爾縣錫伯民俗風情園

國家 AAA 級景區。位於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孫扎齊牛錄鄉境內。距離縣城中心約 6公里,距伊寧市18公里。是展示錫伯族西遷歷史其發展歷史和錫伯民俗的綜合性民俗風情園。該園包括錫伯族民俗風情博物館仿古建築、民俗娛樂區、錫伯民族英雄圖伯特塑像和西遷紀念碑、廟會一條街等[4]

清水湖生態旅遊度假村

國家AAA級景區。位於察布查爾縣城北部9公里,伊犁河邊。距伊寧市約 22公里。是集伊犁河風光和河谷林遊覽、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綜合型生態旅遊度假區。

瓊博拉森林公園:位於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瓊博拉鄉境內。主要遊覽項目有瓊博拉古墓群、瓊博拉溝 瀑布、石門景區、白石峰景區、滑雪區、野生動植物園、遊樂區、觀景區、科學考察區、療養度假服務區等。

民族語言

這裡居住着錫伯族維吾爾族漢族回族蒙古族哈薩克族等25個民族,人口15.9萬。

全國錫伯族人口有19萬人,其中10多萬人分布在遼寧省黑龍江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北京市等地;近4萬多人在新疆,其中2萬多人聚居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內。

自治縣錫伯族中仍通用屬於由滿語、滿文發展而來的錫伯語和錫伯文。

察布查爾素有射箭之鄉美譽,1996年被國家命名為全國體育先進縣。射箭和摔跤是錫伯族人民傳統的體育項目,幾十年來向國家和自治區輸送了大批的運動員。縣上設有專業射箭隊。

文化遺產

錫伯族刺繡:錫伯族人民普及廣泛的傳統手工技術,錫伯族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將大自然賦予他們的美好事物,用靈巧的雙手繡到自己的作品裡。刺繡的圖案有人物、山河、樹木、花卉、 飛禽走獸等。 2011年5月,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

「 貝倫」是錫伯語,意思就是「舞蹈」,它是起源於古代 錫伯族人艱苦漁獵生活中模仿生活、生產姿勢的一種古老舞蹈。貝倫」舞蹈有廣泛的群眾性,在錫伯族人婚姻嫁娶、朋友聚會等各種聯歡場所都極受歡迎。2009年被納入第二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風民俗

習俗,錫伯族過去在飲食上有許多必須遵守的規矩,比如經常食用的發麵餅,上桌時分天、地面,天面必須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擺在桌沿一邊。吃飯時不得坐門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飯桌、飯碗,或把筷子橫在碗上。全家進餐按長幼就座,以西為上,過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

食俗:錫伯族大多數習慣日食三餐,主食以為主,過去食用高梁米居多。麵食以發麵餅為主,也吃饃饃

視頻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相關視頻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察布查爾縣錫伯古城新春廟會
新疆伊犁察布查爾自治縣錫伯族風情園。_標清
察布查爾縣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