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将军与宝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将军与宝马的故事,“国王千万不要赐给我功勋和荣誉,把这些都赐给生还的骑兵们吧,他们才是真正的勇士。”说完,宝马便永远闭上眼睛了

原文

  在古印度有一个十分富饶、十分繁华的国家,叫波罗奈国,它的首都波罗奈城更为世人所瞩目。

  梵予王治理这个国家的时候,邻近有不少国家都想吞并波罗奈国,只因梵予王有几件宝贝十分厉害,才使得他们屡屡不能得逞。在梵予王这几件厉害的宝贝当中,有一匹世上独一无二、英勇无比的宝马最受梵予王宠爱。

  有一年,七个与波罗奈国多次征战的国家,为了吞并波罗奈国,便把七个国家所有的军队都联合起来,把波罗奈国围了个水泄不通。然后,派了一位使者来到城中,对梵予王说:“我们的千军万马已经把贵城包围起来了,你快把王位让给我们主人,否则,我们将攻打波罗奈城!”

  这时,梵予王立即召集文武大臣来到王宫,共同商议退兵之计:

  “现在已经兵临城下,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大臣们回答:“陛下不必惊慌,我们国家有世界上最出色的骑兵,可先派他们去应战,如果战胜不了敌人,我们再做打算。”

  梵予王思考了一下,便同意了这个意见。于是,全国的骑兵都来到城中集合。梵予王激励这些摩拳擦掌的骑士们:“你们是国家的栋梁,人民的安危,此时就寄托在诸位身上了。”

  梵予王对为首的将军说:“将军,我任命你率领我们最优秀的骑兵,和七国军队作战。”

  “陛下!”将军向前一步:“我愿意率兵同七国军队作战,但我有一个请求,请陛下允许。”

  国王说:“你所需要的一切,我都会答应。”

  将军说:“我想让陛下把那匹宝马赠给我当坐骑。只要骑着宝马去作战,任何国家的敌人我都可以打败他们!”

  梵予王有些为难,但考虑到国家安危,心念一转便说:“我答应你的请求,把宝马赠给你,你骑着它,率领军队去作战吧,我等待你胜利的消息!”

  将军向国王行了个礼,便跟随王宫侍卫到马厩中牵出了那匹传说中的宝马。宝马雄健彪悍,通体银白似雪。国王也送来了用金、银、玛瑙等七种珍宝做成的马鞍,备在宝马的背上。

  将军自己也披挂整齐,手持锋利的大刀,向骑士们大喝一声:“冲啊!”波罗奈国的骑兵在将军的率领下,如旋风一般冲出城门,飞驰电掣地杀入敌军的阵营。

  敌军围住波罗奈城已经久了,城中也没有任何动静,还以为梵予王惧怕七国联军,不敢应战,所以渐渐地放松了戒备。谁知,城内一声大喝,波罗奈国的骑兵好似从天而降,顷刻间就杀到营中。这些正在饮酒作乐的七国军队,全都惊慌失措,吓得抱头鼠窜。

  其中一名警觉性较高的国王,立刻率领一队骑兵应战,不料,战马们见到勇士的宝马,忽然浑身颤抖,转头就跑。波罗奈国的骑兵乘胜追击,杀得七国军队丢盔卸甲,尸横遍野。

  就这样,波罗奈国的骑兵在将军率领下,左突右杀,势不可挡,很快就把五个国家的国王活捉了。没想到,就在活捉第六个国王时,宝马突然被一只飞来的乱箭射伤了,鲜血直流,疼得“咴儿、咴儿”的直叫。

  将军知道宝马受了重伤,不能再作战,就奔回城来,把宝马牵进王宫,让兽医精心治疗,自己则准备更换战马,再次出战。

  此时,刚刚被兽医清理完伤口,正躺卧在地的宝马,看到勇士又要去征杀,宝马不由得想到:

  “虽然我的七宝马鞍备在那匹马上,可那匹马软弱无力,是没有能力让敌人的战马惧怕它的。现在敌军正在溃败,但是第七个国王仗着人多势众,依然在进行顽强抵抗,将军骑着这样一匹马,是不可能打败敌人,活捉第七个国王的,反而还会送掉将军的生命。这样的话,不但我先前的努力会付诸流水,王城、国王和百姓也会陷入敌军之手。我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枉享宝马的名声呢?”

  想到这儿,宝马挣扎着站起来,呼唤将军说:“勇敢的将军啊!除我之外,再没有一匹马能载着你冲入敌阵,活捉第七个国王了。我不愿让你丧失宝贵的生命,也不愿看到国家和百姓落入敌人的魔爪。你快快给我备上马鞍,骑着我去参战吧!”

  将军虽然惊讶听见宝马开口说话,但同时也感到十分为难。如果骑着宝马参战,肯定能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不过已身负重伤的这匹良驹,是否还能生还就不得而知了。

  正当将军在犹豫不决时,城外的喊杀声一阵阵地传过来。

  宝马眼中含泪,对将军乞求说:“勇敢的将军啊!千万别再犹豫,没有我们投入战斗,第七个国王将会很快重整军队杀回来的,如果让他们占了优势,我们就很难再打败他们了。”

  宝马的乞求,使将军下了决心。他给宝马备上了七宝马鞍,拿起武器,很快来到城外,重新率领波罗奈国的骑兵投入了战斗。经过一番强烈的激战,终于打败了七国军队,最后一个国王也被活捉了。

  梵于王听到将军胜利归来的消息,心中大喜,立刻亲自出宫,带领臣民夹道欢迎这些浴血归来的将士们。此时,那匹为取得战争胜利立下汗马功劳的宝马,却已躺在一辆大车上,奄奄一息了。梵予王来到宝马身旁,用手抚摸着它那被鲜血染红了的鬃毛,慨叹万分,心疼不已。

  宝马听到国王的呼唤,努力睁开依然明亮无比的眼睛,对国王说:

  “仁慈的国王啊!我跟随您这么多年,深知您是仁义、明智之君,我希望您不要处死七个国王,让他们与我国立下和平友好的誓言,然后释放他们,以保证国家之间的和平交往。”

  伤势过重的宝马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

  “国王千万不要赐给我功勋和荣誉,把这些都赐给生还的骑兵们吧,他们才是真正的勇士。”说完,宝马便永远闭上眼睛了。

  梵予王用国家最高的葬礼安葬了宝马,并按照宝马的遗嘱,与七个国家的国王盟立了友好条约后,将他们释放回国。从此,波罗奈国与邻国和睦相处,臣民之间互通往来。国家变得越来越富有,也越来越繁荣。[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