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肠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肠俞

小肠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骶正中嵴旁开1.5寸,平第1骶后孔,在骶棘肌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布有第1骶神经后支外侧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腹泻,痢疾, 腰骶痛。操作方法为直刺或斜刺0.8~1寸。

基本信息

  • 出处:《灵枢·经脉》
  • 隶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 功能:外散小肠腑之热
  • 操作:直刺或斜刺0.8~1寸
  • 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腹泻
  • 特殊主治:小肠之背俞穴
  • 主要配伍:配肾俞、关元、中极主治遗尿

目录

1 名称释义

2 气血特征

3 运行规律

4 功能作用

5 治法

6 定位

7 解剖

8 主治

9 操作

10 临床运用

11 配伍

名称释义

小肠,小肠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小肠腑的湿热之气由此外俞膀胱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

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外散小肠腑之热。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

骶正中嵴(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1骶后孔。

解剖

在骶棘肌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布有第1骶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1. 遗精、遗尿、尿血尿痛、带下等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2. 腹泻,痢疾;

3. 腰骶痛。

操作

直刺或斜刺0.8~1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盆腔炎、髂骶关节炎等。

配伍

配肾俞、关元、中极三阴交主治遗尿;

配关元、肾俞、带脉、太溪主治带下。[1]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