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镇故事二十九(居仁堂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小镇故事二十九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小镇故事二十九》中国当代作家居仁堂主的散文。

作品欣赏

小镇故事二十九

昨晚无声无息的雪花,把大地染成洁白。雪不算厚,约有四指吧。天并没有放晴,路还得走。

昨天走得太远,太累。脚上打了水泡,昨晚上用针穿开,休息了一晚上,脚一落地,如火烧着似的,赶快换脚,这一只脚同样如此。只好咧着嘴,弯着腿强忍着疼落地,手扶着膝盖,慢慢地移动几步,觉得好些了,才直起身体来,腿是僵硬的,大腿和小腿肚子的肌肉疼的难受。疼归疼,人在旅途,不可能因此而停下回家的脚步。走吧,走吧,慢慢地走吧。直到走出几里路后,疼痛和累的感觉才逐渐减轻。

走路,走路,上坡下坡,平路,转弯,表情木然的五个人。

走到宜城,发现这里的萝卜,又粗又长,竟然有一尺多长,楠竹那么粗,一头白一头青,青头是裸露在地面以上部分,白色的半截一定是长在土里的。红公鸡绿尾巴,一头栽在地底下,那是红萝卜,这硕大的白萝卜,应是半头栽在地底下了。

“长青舅,这里的萝卜咋会这么大,一个有好几斤吧?”我惊奇地问长青舅。

长青舅笑着说:“可有好几斤,这还不算大的,咱家里种的比这还大,还长,一家人一顿吃不完。”

姐姐买了一个,切下一块让我生吃。吃起来,感觉这萝卜味道比荆州的萝卜差些。一是荆州的萝卜个子小,全身是白的,生吃不是太辣,汁多,嫩。而这萝卜,咬起来硬,吃起来辣,嚼起来费劲,在嘴里有渣渣,没有荆州的萝卜口中感好。

过宜城向前走,到襄樊。在襄樊看见大葱。这大葱长长白嫩的葱白,如小孩子的胳膊,葱叶子如小竹子,黑绿黑绿。在荆州看惯了如香梃似的小葱。一比,这葱称之谓大葱是名符其实。大,一棵大葱比小香葱几十根。做饭时,妈妈老让我帮助摘小葱,半天功夫才摘一小把。要是摘这大葱,可就快了,三下五去二就够炒几天菜了,能多出来多少玩的时间呀。

一条汉江把襄阳和樊城分隔开来。从城里经过时,城市也不像个样子。破破烂烂的房子,远远比不上荆州沙市。但在这里有一种亲切感,满耳的河南话。这里民房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荆州的瓦房缮瓦是一仰一合,直接放在橼子上的,而这里的房子上的瓦全部朝向仰着,房子进深比荆州也短多了。

过襄樊向北,过黄渠河,到刘源驿。在刘源驿,生平第一次喝到了糊辣汤。

一碗稠糊糊的东西,黑黑的,红红的,有几根粉条,带几片土豆片,见几星辣椒面,盛得满满的,顺着那粗瓷大碗沿往下滑。慌忙低头,把嘴送到碗沿处,吸溜一口。酸酸的,辣辣的,黏乎乎的,没有在路上长青舅们形容的好喝。难喝,难喝。还好有几根油条,搭配着把一碗糊辣汤糊弄下肚了。

“长青舅,这糊辣汤不好喝。你咋喝恁香呀?”我不解地问。

“那是你不习惯。多好喝的糊辣汤,味多好的糊辣汤呀。”长青舅呼啦啦地连喝带扒,一大碗似乎不够,好象糊辣汤比油条还好吃。纳闷。

天近黄昏,飞鸟归林,我们一行人等走到了湖北与河南的交界处。

白河,老白河,从新野县南边流过。这条河成为河南与湖北的天然分界线。

河两岸的白杨树稀疏参差不齐地立于空旷处,沿河处坑坑洼洼大大小小的沙坑遍布在荒凉中。那棵最高的树上,举着一个黑黑的老鸹窝,二只乌鸦立于树枝高处,点头撅屁股地哇、哇地叫。

天灰蒙蒙的,没有晚霞。

停车于河边,等着渡船过来。河水好大,清凌凌地,清得有些发暗,不动声色的流动着,小小的漩窝,打着转转缓缓远去。一位四五十岁的船工把船靠过来,把跳板架好,我们拉着车子上船。

“到家了。河那边就是南阳地界了。”父亲站在船头看着前方,像是对我们说,又像是自言自语。看着父亲心情似乎轻松了,我们也有到家的感觉。千里奔波,只为回家,到家了,天冷,荒凉这些都不重要了。

父亲对我们说:“三国时,刘备就是住在这里,刘备到南阳三顾茅庐请了诸葛亮后,诸葛亮就在新野帮助刘备练兵出点子。后来火烧博望坡,博望在咱南阳新店北面,离咱家有三四十里。诸葛亮在博望坡给曹操一个下马威,后来弃新野奔樊城时,又一把火烧了新野,后来就在这白河里淹了曹操一下,兵将死伤无数。再后来刘备弃新野奔樊城,兵聚夏口,再借荆州。荆州跟南阳总是撕扯不清。”我对父亲那肃然起敬,父亲肚子里装这么多东西,一路上话不多,可快到家了,这话匣子打开了。

老家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下船后,父亲停下车子,专门跑到河边,撩起清清的白河水,洗了把脸,甩甩手里的水珠子,才又拉着车上坡。

为啥父亲不在河那边洗脸,非要到南阳界才洗脸呢。在那边等船的时间够长了。

我回来了,我回来了。从小在湖北长大,别人一直认为自己是河南人,和小镇上的小孩子打架后,老是哭着骂:“狗日的,你们这些河南侉子……”总让人觉得自己的根不在湖北,是飘着的如浮萍般的,总是想长长长的须根,把根扎进泥土中,可一直够不着水底,风雨来时,总不能把握自己。

踏上河南的土地,腰仿佛也变得硬朗,脚步也轻快了。暮色中,看到平坦的田地,一行行青青的麦苗,静静地如少女般地恬静,在冬天没生气的原野里,妆扮着大地,万物萧杀的冬天,有绿色遍地,让天地增加了色彩,让眼睛也柔和,让心也宽敞。

在灰蒙蒙的天地中,几缕饮烟冉冉而起,把那些低矮房子的村庄点缀得亲切而安全。这里的路是笔直的,田地是平坦的,上千亩的土地平平坦坦,这在湖北江陵是不多见的。路二边少见水塘,都是麦田。

新野另有一与众不同的是:在路边上,隔三五百米就修有一间土胚小房子,房子里面正墙上画着毛主席像。两侧墙上用红笔写着,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毛主席万岁等。小房子没有前墙,也不用安门。里面空荡荡地,别无一物。我问:“长青舅,这房子不住人,盖它干啥哩?“

长青舅说:“这是让农民干活歇晌时,在这里学习红宝书,向毛主席献忠心时用的。”后来才知道,新野县在文革中学习毛主席著作,三忠于四无限运动中,是南阳地区的标兵,小房子是新野人独出心裁的作品。

前面是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高低错落,家在召唤着我们。

进入河南第一夜,我们住在新野县城南郊。

[1]

作者简介

刘文俊。一九五六年生人,文学爱好者。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珠海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

  1.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