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鎮故事二十九(居仁堂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小鎮故事二十九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小鎮故事二十九》中國當代作家居仁堂主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小鎮故事二十九

昨晚無聲無息的雪花,把大地染成潔白。雪不算厚,約有四指吧。天並沒有放晴,路還得走。

昨天走得太遠,太累。腳上打了水泡,昨晚上用針穿開,休息了一晚上,腳一落地,如火燒着似的,趕快換腳,這一隻腳同樣如此。只好咧着嘴,彎着腿強忍着疼落地,手扶着膝蓋,慢慢地移動幾步,覺得好些了,才直起身體來,腿是僵硬的,大腿和小腿肚子的肌肉疼的難受。疼歸疼,人在旅途,不可能因此而停下回家的腳步。走吧,走吧,慢慢地走吧。直到走出幾里路後,疼痛和累的感覺才逐漸減輕。

走路,走路,上坡下坡,平路,轉彎,表情木然的五個人。

走到宜城,發現這裡的蘿蔔,又粗又長,竟然有一尺多長,楠竹那麼粗,一頭白一頭青,青頭是裸露在地面以上部分,白色的半截一定是長在土裡的。紅公雞綠尾巴,一頭栽在地底下,那是紅蘿蔔,這碩大的白蘿蔔,應是半頭栽在地底下了。

「長青舅,這裡的蘿蔔咋會這麼大,一個有好幾斤吧?」我驚奇地問長青舅。

長青舅笑着說:「可有好幾斤,這還不算大的,咱家裡種的比這還大,還長,一家人一頓吃不完。」

姐姐買了一個,切下一塊讓我生吃。吃起來,感覺這蘿蔔味道比荊州的蘿蔔差些。一是荊州的蘿蔔個子小,全身是白的,生吃不是太辣,汁多,嫩。而這蘿蔔,咬起來硬,吃起來辣,嚼起來費勁,在嘴裡有渣渣,沒有荊州的蘿蔔口中感好。

過宜城向前走,到襄樊。在襄樊看見大蔥。這大蔥長長白嫩的蔥白,如小孩子的胳膊,蔥葉子如小竹子,黑綠黑綠。在荊州看慣了如香梃似的小蔥。一比,這蔥稱之謂大蔥是名符其實。大,一棵大蔥比小香蔥幾十根。做飯時,媽媽老讓我幫助摘小蔥,半天功夫才摘一小把。要是摘這大蔥,可就快了,三下五去二就夠炒幾天菜了,能多出來多少玩的時間呀。

一條漢江把襄陽和樊城分隔開來。從城裡經過時,城市也不像個樣子。破破爛爛的房子,遠遠比不上荊州沙市。但在這裡有一種親切感,滿耳的河南話。這裡民房結構也發生了變化。荊州的瓦房繕瓦是一仰一合,直接放在櫞子上的,而這裡的房子上的瓦全部朝向仰着,房子進深比荊州也短多了。

過襄樊向北,過黃渠河,到劉源驛。在劉源驛,生平第一次喝到了糊辣湯。

一碗稠糊糊的東西,黑黑的,紅紅的,有幾根粉條,帶幾片土豆片,見幾星辣椒麵,盛得滿滿的,順着那粗瓷大碗沿往下滑。慌忙低頭,把嘴送到碗沿處,吸溜一口。酸酸的,辣辣的,黏乎乎的,沒有在路上長青舅們形容的好喝。難喝,難喝。還好有幾根油條,搭配着把一碗糊辣湯糊弄下肚了。

「長青舅,這糊辣湯不好喝。你咋喝恁香呀?」我不解地問。

「那是你不習慣。多好喝的糊辣湯,味多好的糊辣湯呀。」長青舅呼啦啦地連喝帶扒,一大碗似乎不夠,好象糊辣湯比油條還好吃。納悶。

天近黃昏,飛鳥歸林,我們一行人等走到了湖北與河南的交界處。

白河,老白河,從新野縣南邊流過。這條河成為河南與湖北的天然分界線。

河兩岸的白楊樹稀疏參差不齊地立於空曠處,沿河處坑坑窪窪大大小小的沙坑遍布在荒涼中。那棵最高的樹上,舉着一個黑黑的老鴰窩,二隻烏鴉立於樹枝高處,點頭撅屁股地哇、哇地叫。

天灰濛濛的,沒有晚霞。

停車於河邊,等着渡船過來。河水好大,清凌凌地,清得有些發暗,不動聲色的流動着,小小的漩窩,打着轉轉緩緩遠去。一位四五十歲的船工把船靠過來,把跳板架好,我們拉着車子上船。

「到家了。河那邊就是南陽地界了。」父親站在船頭看着前方,像是對我們說,又像是自言自語。看着父親心情似乎輕鬆了,我們也有到家的感覺。千里奔波,只為回家,到家了,天冷,荒涼這些都不重要了。

父親對我們說:「三國時,劉備就是住在這裡,劉備到南陽三顧茅廬請了諸葛亮後,諸葛亮就在新野幫助劉備練兵出點子。後來火燒博望坡,博望在咱南陽新店北面,離咱家有三四十里。諸葛亮在博望坡給曹操一個下馬威,後來棄新野奔樊城時,又一把火燒了新野,後來就在這白河裡淹了曹操一下,兵將死傷無數。再後來劉備棄新野奔樊城,兵聚夏口,再借荊州。荊州跟南陽總是撕扯不清。」我對父親那肅然起敬,父親肚子裡裝這麼多東西,一路上話不多,可快到家了,這話匣子打開了。

老家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下船後,父親停下車子,專門跑到河邊,撩起清清的白河水,洗了把臉,甩甩手裡的水珠子,才又拉着車上坡。

為啥父親不在河那邊洗臉,非要到南陽界才洗臉呢。在那邊等船的時間夠長了。

我回來了,我回來了。從小在湖北長大,別人一直認為自己是河南人,和小鎮上的小孩子打架後,老是哭着罵:「狗日的,你們這些河南侉子……」總讓人覺得自己的根不在湖北,是飄着的如浮萍般的,總是想長長長的鬚根,把根扎進泥土中,可一直夠不着水底,風雨來時,總不能把握自己。

踏上河南的土地,腰仿佛也變得硬朗,腳步也輕快了。暮色中,看到平坦的田地,一行行青青的麥苗,靜靜地如少女般地恬靜,在冬天沒生氣的原野里,妝扮着大地,萬物蕭殺的冬天,有綠色遍地,讓天地增加了色彩,讓眼睛也柔和,讓心也寬敞。

在灰濛濛的天地中,幾縷飲煙冉冉而起,把那些低矮房子的村莊點綴得親切而安全。這裡的路是筆直的,田地是平坦的,上千畝的土地平平坦坦,這在湖北江陵是不多見的。路二邊少見水塘,都是麥田。

新野另有一與眾不同的是:在路邊上,隔三五百米就修有一間土胚小房子,房子裡面正牆上畫着毛主席像。兩側牆上用紅筆寫着,無限忠於毛主席,無限忠於毛澤東思想,毛主席萬歲等。小房子沒有前牆,也不用安門。裡面空蕩蕩地,別無一物。我問:「長青舅,這房子不住人,蓋它幹啥哩?「

長青舅說:「這是讓農民幹活歇晌時,在這裡學習紅寶書,向毛主席獻忠心時用的。」後來才知道,新野縣在文革中學習毛主席著作,三忠於四無限運動中,是南陽地區的標兵,小房子是新野人獨出心裁的作品。

前面是萬家燈火。星星點點,高低錯落,家在召喚着我們。

進入河南第一夜,我們住在新野縣城南郊。

[1]

作者簡介

劉文俊。一九五六年生人,文學愛好者。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南陽市作家協會會員。珠海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