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少年飘泊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一段充满血泪的历史,一个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时代,一个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一个自名"天涯的漂泊者"的青年作家,向你讲述他曾经历的愤怒、悲痛、抗争和毁灭,让你深谙那浓黑的"非人间"的悲凉。蒋光慈作。1926年发表。小说以书信体的形式,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作者简介

蒋光慈(1901~1931),安徽霍邱(今金寨县白塔畈镇白大村河北组白大小街)人。 民国10年(1921)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从事文学活动,曾任上海大学教授。民国16年与阿英、孟超等人组织太阳社,编辑《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新流》、《拓荒者》等文学杂志,宣传革命文学。著有诗集《新梦》、《哀中国》,小说《少年漂泊者》、《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等。 1926年,中篇小说《少年飘泊者》问世,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 1927年7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哀中国》。11月,反映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中篇小说《短裤党》出版,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最初成果之一。 1928年,与孟超、钱杏邨等人成立革命文学团体太阳社,主编《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海风周刊》、《新流月报》、《拓荒者》等文学刊物。在《太阳月刊》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关于革命文学》,曾引起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1929年4月,出版长篇小说《丽莎的哀怨》,因书中流露出同情白俄贵族妇女,渲染不健康的情绪,曾受到左翼文艺界的尖锐批评。

内容预览

  拜轮啊!   你是黑暗的反抗者,   你是上帝的不肖子,   你是自由的歌者,   你是强暴的劲敌。   飘零啊,毁谤啊   这是你的命运罢,   抑是社会对于天才的敬礼?              录自作者怀拜轮   在现在唯美派小说盛行的文学界中,我知道我这一本东西,是不会博得人们喝彩的。人们方沉醉于什么花呀,月呀,好哥哥,甜妹妹的软香巢中,我忽然跳出来做粗暴的叫喊,似觉有点太不识趣了。   不过读者切勿误会我是一个完全粗暴的人!我爱美的心,或者也许比别人更甚一点;我也爱幻游于美的国度里。但是,现在我所耳闻目见的,都不能令我起美的快感,更哪能令我发美的歌声呢?朋友们!我也实在没有法子啊!   倘若你们一些文明的先生 ……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