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尚秉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尚秉和(1870年4月27日-1950年4月10日),字节之,号滋溪老人石烟道人,男,直隶行唐县(今河北省行唐县)人。晚清进士,易学家,是象数派易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简介

博学善文,喜玩金石,工于绘事,精通中医,于易学造诣渊深,其代表作品有《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等易著之津梁。

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对《周易》的筮法、治易的根本诸重大易学问题上,建构起自己独特的,并因此在中国现代易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

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进士。同年闰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1]。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补主事,翌年擢员外郎,京察一等,记名军机章京。宣统元年(1909年)任京师大学堂国文教习,翌年丁父忧。服阙,复任民政部员外郎。

辛亥革命后,在中华民国内务部任职,任第三科科长,署营缮司司长。后辞官去职,执教于国立清华大学

民国十八年(1929年)受聘于奉天萃升书院,主讲席三年。九一八事变后返回北平,任中国大学国学系教授。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执教于保定莲池讲学院。抗战爆发,居家不出。抗战胜利后,受聘为南京国史馆纂修。

1950年逝世。

生平行状

尚秉和出身于世代耕读之家,生于公元1870年(清同治十九年)。他资性聪颖,早年肄业于本邑龙泉书院,后游学于保定莲池书院,师事国学大师吴汝纶,专攻古文经史之学。

公元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中举,翌年成进士,分工部,时年33岁。

1904年(光绪三十年)入进士馆,学习法政;翌年十二月,调入巡警部。

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补主事,翌年擢升员外郎,又得京察一等,记名军机章京。公元1909年(宣统元年)入京师大学堂,为国文教习;翌年丁父忧,服阙复为民政部员外郎。

1911年辛亥革命后未脱宦场,仍吏隐于内务部,任该部第三科科长,署理营缮司司长。在此期间,曾奉部檄往热河,查避暑山庄古物;从塔宣抚使为参赞,遍游张家口诸边塞;因赈至汉口,查赈河北;足至蚌埠济南沈阳……浮沉部中者十多年。虽曰为官,实亦隐逸。奉命出差,公务之余,访名山大川,吊先贤遗迹,适心惬意,不亦乐乎。后干脆辞官去职,执教于国立清华大学,开始课徒著述之生涯。

1929年受聘于奉天(今沈阳)萃升书院,主讲席三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东北,尚氏愤而返京,任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教授。

1937年(一说1938年)应聘执教于保定莲池讲学院。嗣后卢沟桥事变,遂蛰居家中不复出。抗战胜利后,南京国史馆聘为纂修。

1950年4月10日病逝。

学术影响

尚秉和先生对易学的主要贡献是在易象学方面。他提出“易辞从象生”的观点,无疑是指导人们治易的正确方针。而他从注《焦氏易林》中发掘出来的百余条久已失传的易逸象,以及从中归纳出的易用正覆象、对象、互象、大象、半象之法,“验之于《左传》、《国语》的占象而合,验之于《逸周书·时训》的准象而合,验之于《周易》卦象也都基本上相合”,因而解决了易学史上诸多悬而未决的易象问题,其对易象的贡献在近现代是无人可与之比肩。

王晋卿因而称赞尚氏“使西汉易学复明于世,孟子所谓其功不在禹下”。

著作

学识渊博,著述甚丰,精通中医,尤精于《易》学。其代表作品有《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周易尚氏学》、《周易古筮考》及《易说评议》等易著之津梁[2]

除易学著作外,另著有《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

参考资料

  1.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七):光绪二十九年。癸卯。闰五月甲申朔。……○引见新科进士。得旨。……章钰、张坤、夏启瑞、顾准曾、夏之霖、甘鹏云、徐彭龄、吴建三、郭铭鼎、张荫椿、钱振锽、孙宝书、陈旭仁、任祖兰、陈黼宸、吕兴周、单镇、赖瑾、尚秉和、史国琛、侯延爽、王䵺、张智远、谈道隆、李泽兰、周镛、祝廷华、杨肇培、杨鸿发、胡位咸、朱德垣、张新曾、关文彬、郭家声、黄兆枚、朱燮元、刘敬、何启椿、徐士瀛、杜述琮、李华炳、彭绍宗、徐冕、薛登道、李德星、黄锡朋、李玉振、刘彝铭、徐绍熙、汪应焜、陈曾寿、沉泽生、王世澂、孔昭晋、李维钰、龚庆云、王彭、魏元戴、程继元、曾光爔、牛兰、杨绳藻、栾骏声、绍先、李汉光、王扬宾、卓宝谋、易顺豫、吴鼎金、赵曾樯、景凌霄、关陈謩、袁祖光、丁毓骥、杨熊祥、吕彦枚、靳志、熊朝滨、鲁藩、萧开瀛、荆育瓒、高嘉仁、张铣、王汝榆、萧湘、吴嘉谟、常麟书、恩华、陈畲、范振绪、石金声、忠兴、俞树棠、狄楼海、俱著以主事分部学习。
  2. 近代易学名师尚秉和小记. [201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