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360娱乐网 的图片

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 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只手拿着刷子在刷洗器皿,表示饮食已尽,以此表示终尽之意。本义是器中空无,净尽,泛指竭尽完尽。引申为终尽完了竭尽。由终尽义引申为死亡、达到极限。由竭尽义,即全部用出、使尽义引申为范围副词全部、都。以上各义都读jìn。有时读jǐn。作副词,表示达到最大限度,如言"尽量" "尽早" "尽快",又可以表示行为的持续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尽 [1]

拼音 jǐn、jìn [2]

注音字母 ㄐㄧㄣˇ、ㄐㄧㄣˋ

平水韵部 上声十一轸

总笔画 3+3

部首 尸

繁体字 尽(限jìn音)、尽(限jǐn音)

异体字 䀆、ु�、ৗ�、侭

五笔 NYU

统一码 基本区 U+5C3D

四角码 7730₃

仓颉码 SOY

郑码 XMST

造字法 会意字

结构 合体字,上下或半包围结构

字级 一级(编号:0566)

文字源流

会意字。甲骨文(图1、2)的右上方是一只手(又),手中拿一把刷子,下部是食器(皿),表示刷洗食器的意思;洗刷干净即为"尽"。"尽"字在商代会意特点鲜明。西周用例尚未发现。进入战国,所持毛刷形下部已有变异,原来左右斜垂的倒毛形或变作几道斜画,或讹作"火"形(图4),后者是此后演变的基础。战国以下又交错着微小的繁简差异,其繁者是在"火"形上方有分向左右的斜画(是原倒毛形残留),小篆字形(图6、7、9、10)沿袭战国文字,部分字形在斜画上还有一短横(图10)。西汉虽有把"火"形写成两横的形式,但主流是把"火"形平摊成一连线的四个点,成为后世楷书繁体(图16)形式。汉隶虽有省去四个点的写法,但未被后世立为正字。1956年《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据草书楷化,把图16的字形简化作"尽",这一简化形式远在唐代敦煌佛经写本中已经使用。此字形可类推简化。"尽"还有一个繁体字写作图17,该字形出现较晚,是由图16的繁体字形的引申义分化而来的。汉字简化时,图17也简化为"尽"。

《说文解字》:"尽,器中空也。"这种说法基本正确。但许慎认为这是个形声字,恐怕不妥。从甲骨文看,以炊帚洗刷食器,表示吃完而将饭具洗刷干净。所以"尽"字的本义应为"完"或"没有了"。"器中空"也表示全部用出或使用了的意思。由"完"又能引申为副词"全部",如柳宗元《捕蛇者说》:"触草木,尽死。"这是说:只要碰到草木,草木也就全部死亡。古人深谙事物的辩证法。事物的高低、上下、生死、新旧都是相对的、互相转化的。事物达到了极点也就在开始向它的对立面转化。终止、终了也意味着完结了、消失了。故"尽"由终尽义引申为死亡、达到极限。如"自尽"指自杀而亡。又如"尽善尽美"中的"尽","尽"是达到了顶点或尽头的意思,若解为"完"、"全部"义均不妥。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jìn 动词 器物中空。 empty 《说文·皿部》:"尽,器中空也。" 完;完毕。 exhaust;finish 《管子·乘马》:"货尽而后知不足,是不知量也。"

鲁迅《书信集·致萧军萧红》:"许多事情,一言难尽。"

竭尽;取之不尽;苦尽甘来 止;中止。 to the end 《易·序卦传》:"物不可以终尽。"

毛文锡《临江仙》词:"暮蝉声尽落斜阳。"

农历月终。古以农历月终三十日为大尽,二十九日为小尽。 朱敦儒《小尽行》:"藤州三月作小尽,梧州三月作大尽。" 死。 die 《庄子·齐物论》:"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后五日死者,肝与心相去五分,故曰五日尽,尽即死矣。"

自尽;同归于尽 指处死。 《宋史·五行志三》:"鬻菜夫至宣德门下,忽若迷罔,释荷担向门戟手出悖詈语……乃于狱中尽之。" 达到极限或使之达到极限。 within the limits of 《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高适《别冯判官》诗:"关山唯一道,雨雪尽三边。"

尽头;尽善尽美;山穷水尽 全部使出。 to the greatest extent 焦赣《易林·坤之豫》:"铅刀攻玉,坚不可得,尽我筋力,胝茧为疾。"

尽心;尽力;物尽其用 努力完成。 use up;

do one's most

《荀子·荣辱》:"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 尽职;尽责 形容词 所有的。 尽数;尽人皆知 副词 统括某个范围的全部,相当于"都"。 all;

completely;

exhaustive

《尚书·盘庚上》:"重我民,无尽刘。"

《左传·昭公二年》:"周礼尽在鲁矣。"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长桑君)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

限定某个范围,相当于"光""单"(多指不如意的)。 名词 通"赆"。财货。 《管子·乘马》:"黄金一镒,百乘一宿之尽也。" 通"烬"。灰烬。 《神异经·南方经》:"荒外有大山,其中生不尽之木,昼夜火燃,得暴风不猛,猛雨不灭。" jǐn 动词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 as far as possible 《礼记·曲礼上》:"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尽早;尽快 一任;听凭。 no matter 《西游记》第十六回:"其余管他,尽他烧去。"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四:"假如我不回去,三厅就尽它虚悬在那儿。"

询问,征求。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三折:"秀才,料想我侄女儿,尽也配得你过。" 介词 (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不得超过。 within 尽着一百元钱花。

《黄绣球》第二四回:"那个折子一定要你偷出来,骗出来,尽今天送到。"

(有时跟"着"连用)把某些人或事物顺序放在最先。 first;

give priority to

老舍《骆驼祥子》十六:"她们得工作,得先尽着老的少的吃饱。" 副词 达到了极点,相当于"最"(用在方位词组前)。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一段:"且说那三千里江山的尽北头紧连着中国边境,中间隔着条鸭绿江。"

〈方言〉表示长久、经常,相当于"老是""总是"。 always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褚大娘子道:'二叔怎的尽喝酒,也不用些菜?'"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老远听见枪响,吓得尽冒汗的是谁呀?"

甚;很。 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陈师道》:"后山诗恁底深,他资质尽高,不知如何肯去学山谷?" 倒,却;竟然。 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他有一个女儿唤做梅英,尽生的十分好。"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字典》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五】【皿部】慈刃切(jìn)

器中空也。从皿㶳声。

说文解字注

器中空也。

段注:《释诂》:觳、悉、卒、泯、忽、灭、罄、空、毕、罊、歼、拔、殄,尽也。《曲礼》曰:虚坐尽后,实坐尽前。即忍切。俗作侭。亦空义之引伸。

从皿,㶳声。

段注:慈忍切,十二部。

广韵

慈忍切,上轸从 ‖尽声真1部(jìn)

尽,竭也。终也。慈忍切。又即忍切。二。

即忍切,上轸精 ‖尽声真1部(jǐn)

尽,《曲礼》曰:"虚坐尽前。"又慈忍切。

【校释】《礼记·曲礼上》:"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当依《礼记》改。

【寅集上】【尸部】尽 ·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3

《正字通》俗尽字,详皿部尽字注。

【午集中】【皿部】 尽·康熙笔画:14 ·部外笔画:9

(jìn)《唐韵》《正韵》慈忍切。《集韵》《韵会》在忍切。并秦上声。《说文》:器中空也。《小尔雅》:止也。《玉篇》:终也。《广韵》:竭也。《集韵》:悉也。《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左传·哀元年》:去恶莫如尽。《谷梁传·定十年》:孔子历阶而上,不尽一等。《礼·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史记·礼书》:明者,礼之尽也。《荀子·正名篇》: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注:适可而止也。

又韩鄂《岁华纪丽》:大酺小尽。注:月三十日为大尽,二十九日为小尽。

又姓。见《万姓统谱》。

(jǐn)又《唐韵》《正韵》即忍切。《集韵》《韵会》子忍切。并津上声。《类篇》:极也。《正韵》:尽之也。《书·康诰》:往尽乃心。《诗·小雅》:孔惠孔时,维其尽之。《左传·闵二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曰:尽敌而反。《礼·乐记》:殷周之乐尽矣。

又《韵会》皆也。《左传·昭二年》:韩宣子曰:周礼尽在鲁矣。

又《类篇》:任也。《增韵》:纵令也。《左传·文十四年》:公子商人,尽其家贷于公。《礼·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俗作尽。

又尽尽,极视尽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学者之嵬尽尽然,盱盱然。

(jìn)又《韵会》徐刃切。《正韵》齐进切,并秦去声。亦竭也。《周语》:齐国佐其语尽。注:尽其心意,善恶褒贬,无所讳也。《世说新语》:可以累心处都尽。注:尽,犹空也。[1]

字形书法

折叠字形对比

"尺"宽大,"コ"居上偏左;末笔捺穿过田字格中心捺出,捺脚超出"尸"右端。下部两点斜向平行,都收笔竖中线。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dzʰ i̯ĕn 王力系统 真 dz ǐen 董同龢系统 真 dzʰ jen 周法高系统 真 dz jien 李方桂系统 真 dz jinx 西汉 真 东汉 真 晋 真 jiə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真谆臻 jien 北魏后期北齐 真谆臻 rjien 齐梁陈北周隋 真谆臻欣 rjien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dzʰ i̯ĕn 拟音/王力系统 dz ǐěn 拟音/董同龢系统 dzʰ jen 拟音/周法高系统 z iɪn 拟音/李方桂系统 dz jĕn 拟音/陈新雄系统 dzʰ ǐen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

韵书集成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尽 尽 臻 上声 十六轸 从 开口呼 三等 全浊 慈忍切 dzʰjen 㯸 臻 上声 十六轸 精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即忍切 tsjen 集韵 尽 臻 上声 十七准 精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子忍切 tsien 㯸 臻 上声 十七准 从 开口呼 三等 全浊 在忍切 dzien 韵略 上声 轸 在忍切 增韵 上声 轸 慈忍切 上声 轸 即忍切 去声 震 徐刃切 中原音韵 尽 去声 真文 精 齐齿呼 全清 tsiən 中州音韵 去声 真文 臧信切 去声 真文 藏信切 洪武正韵 尽 上声 八轸 从 全浊 慈忍切 dz'iən 尽 上声 八轸 精 全清 即忍切 tsiən 尽 去声 八震 精 全清 即刃切 tsiən 分韵撮要 尽 阳去 第二十一津赆进卒 精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