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海经之凿齿 窫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窫窳 ,古代中国传说中神祇名。原为人首蛇身,后因危与贰负杀了窫窳,化为龙首猫身,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宋代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窫窳旁吞于黑水 ,搀抢直拂于紫躔。” 明朝 顾炎武 《河上作》诗:“窫窳来攫人,逵路横长蛇。”

目录

1 原文 2 外貌形态 3 相关传说

原文

《山海经·海内南经》: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一经》: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魳魳之鱼。食之杀人。 《山海经·海内西经》: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

外貌形态

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山海经·海内南经》,称其“龙首”,《北山经》称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

相关传说

又称为猰貐【读音】yà yǔ传说窫窳原本老实善良,但后来被名为“危”(乃二十八宿之一,鸟头人身的形象,手持木杖)的神所杀死,天帝不忍心,就让他复活了,可没想到,复活后,变成了一种性格凶残,喜食人类的怪物。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面龙身、大小和狸一样,也有的说是人面牛身马腿,或者说龙头虎身的巨兽,或者蛇头人身。据说由于猰貐喜食人类,所以尧帝命令后羿将它杀死。[1]

还有一种传说:窫窳是后羿射杀的第一个怪兽,传说窫窳本是天神,黄帝时代,蛇身人脸的天神“二负”,受了手下天神“危”的挑唆,去谋杀了也长着蛇身人脸的窫窳。黄帝知道了,十分震怒,就处死了挑拨二负去杀窫窳的危,重罚了二负。命手下天神把窫窳抬到昆仑山,让几位巫师用不死药救活了它,谁知窫窳活了之后,竟神智迷乱,掉进了昆仑山下的弱水里,变成了形状像牛,红身,人脸,马足,叫声如同婴儿啼哭的猛兽。在十日并出时跳上岸危害百姓,被后羿的神箭射死。[2]

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之一,是居住在南部沼泽地带的怪兽,长有像凿子一样的长牙,手中持有盾和矛。据说,凿齿掠食人类,帝尧命令羿前往讨伐。见羿带着弓箭找上门来,凿齿慌忙一面拿起盾牌遮挡自己,一面伸出牙齿迎战。羿挥动宝剑砍去,盾牌顿时折成两半。凿齿吓得转身逃跑,羿则拉弓上弦,一箭正中凿齿心窝。

历史记载

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一曰在岐舌东,为虚四言。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山海经(海外南经)》 有人曰凿齿,羿杀之。——《山海经(大荒南经)》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淮南子(本经训)》 据以上记载,凿齿应该是在神话中被妖魔化的中国南方部落的象征。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