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峄城天主教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峄城天主教堂建于1929年,为St.Augustino堂。由伯多禄神父聘请设计兖州天主教堂的工程师邢路加规划设计而成,历经一年半建成。

教堂简介

主堂属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南北长24米,东西宽12米,并设有钟楼一处,钟楼最高处且设有公鸡风向标,故老百姓俗称“公鸡楼”,同时上面设有铜钟一口,每到天主教四大节日及礼拜天,钟声响彻周围村庄。1939年随着日军的入侵,大批难民逃往教堂避难,故此教堂成为抗战时期难民的避难所,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中这里共收容难民4000余人。

因着历史的种种原因至1989年,峄城天主教的一切事务陷于瘫痪无人问津状态,百年古老教堂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先后1968年至1982年由峄城区城关公社卫生院使用,1982年城关卫生院撤消,峄城区中医院接替使用至今。随着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1989年5月由驻薛城天主教堂河北省南宫市人冯敬德神父主持,同中医院院长姚传瑜在枣庄市宗教局刘宗利领导的协调下,落实归还了峄城天主教堂的使用。

2010年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该建筑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是多种传统的风格融合而成,飞扶壁[1]是哥特大教堂革命性的建筑技术之一,使教堂摆脱厚重的墙壁也能高耸入云,让教堂的高顶的重量通过飞扶壁而传递到地面,使得大面积的玫瑰窗[2]可以在墙壁上出现,墙壁的承重减轻,大教堂整体也更加坚固。飞扶壁上也满是精美的雕刻,中世纪的工匠们内心最在乎的是,让上帝看见他们的用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