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西安鐘樓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明城牆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於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整體遷移於今址。 [1] 鐘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占地面積1377平方米。
1956年8月6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鐘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西安鐘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鐘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廣濟街口,與鼓樓對峙。昔日樓上懸一口大鐘,用於報警報時,故名"鐘樓"。
明王朝定都南京後,其間還有一次遷都之議。有大臣主張遷都西安,朱元璋曾有些心動,專門派太子朱標赴西安實地勘察,選擇宮室基址,並繪製陝西地圖進獻。太子朱標從陝西回到南京後,呈獻了陝西地圖給父皇朱元璋,並詳細介紹了西安的地理優勢,認為:"舉天下莫關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號為險固",提議遷都西安 。但不久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此時朱元璋已經年邁,這位晚年喪子的老人心力交瘁,遷都之事不了了之,但西安鐘樓已按照皇家建築級別建成。
鐘樓建成198年後,經歷了一場整體搬遷。這次東遷是與西安城市發展的東擴有關,鐘樓二樓西牆上,嵌有一方《鐘樓東遷歌》碑,記述了這座巨大建築整體遷移的過程。
鐘樓初建時的位置在西大街以北廣濟街口的迎樣觀,與南北城門正對,是城市的中心。這一位置正在唐長安城的中軸線上,也是五代、宋、元時長安城的中心。然而,在其後的二百年間,西安城不斷擴建,在原來的基礎上,向東、向北各擴建了近四分之一的面積,隨着城市中心東移,城門改建,新的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形成,位於迎祥觀的鐘樓便日益顯得偏離城市中心。
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由巡撫御使龔懋賢主持,將鐘樓整體遷移於今天的地址,成為一座綰轂東西、呼應南北的軸心建築。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乾隆五年(1740年)和道光二十年(1840年)分別對鐘樓進行了大範圍以及大規模的整修。
辛亥革命時,起義軍曾與在鐘樓與布防的清軍激戰。護國運動時,陝西督軍陳樹藩從鐘樓開始了反對袁世凱的暴動。1927年,從美國留學回來的石林,在鐘樓開設了聲電影院,這是西安歷史上第一家電影院,抗戰時期,鐘樓由於其地勢高拔,而成為預警日軍空襲的報警台。
國民黨也曾經利用鐘樓的四面門洞,關押刑訊革命者和進步人士。樓上駐紮軍隊,鎏金寶頂的銅葉被人揭去盜賣,樓體累遭破壞。
歷史價值
西安鐘樓是中國現存同類建築中規模最大、建築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鐘樓。明代西安是西北軍政重鎮,所以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來說,西安鐘樓都居中國同類建築之首。
鐘樓遷移的目的是使其始終處於城市交通的地理中心位置,體現了古人對待時間的重視程度。據《鐘樓碑》文記載,移建工程除重新建造基座外,本質結構的樓體全是原樣原件,所以耗資不多,工程迅速。
完成這樣一座龐大建築的遷移裝建,即使在現代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它既需要高超的建築安裝技術,又需要嚴密精細的工程組織,這項完成於16世紀的特殊工程,是中國建築史上值得自豪的創舉。
結構形制
鐘樓整體以磚木結構為主,構建於用青磚、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樓體為木質結構,深、廣各三間。
自地面至樓頂總高36米,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下部磚石結構的正方形基座高8.6米,每邊長35.5米,面積約1377.4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基座之上為兩層木結構樓體,由四面空透的圓柱迴廊和迭起的飛檐等組成,高27米。由台階踏步上至基座的平台可進入一層大廳,大廳四面有門,周為平台,頂有方格彩繪藻井,二層四面有木格窗門與外廊相通。
鐘樓構造技術應用了唐宋建築的法則,又有明代建築技術的革新,整體呈典型明代重檐三滴水建築藝術風格。樓分兩層,下層為一重屋檐,上層有兩重屋檐,四角攢頂覆蓋碧色琉璃瓦,各層有斗拱鑿景彩繪,四周均有明柱迴廊、彩枋細窗及雕花門扇,尤其是各層均飾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繪等古典優美的圖案,是一座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宏偉建築。
鐘樓頂部為三重四面攢尖頂結構,由斗栱支撐。金頂原來是銅皮包裹,木質內心,解放後,人民政府換成了用真金錘成的金鉑薄頂。在微翹的屋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與寬均為6米的十字形券洞與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相通,過去是四條大街交會的通道,人流車輛可以從券洞通過。隨着城市建設的發展,券洞無法適應交通流量需要封閉,環樓體周圍開闢公路轉盤,以鐘樓為中心輻射出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並分別與明城牆東、西、南、北四門相接,地下則開闢有專供人行的環行通道。
鐘樓的設計構造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攢尖頂式不只是增加建築形制的美觀,而且緩和了雨水順檐下落時對建築的衝擊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運用了力學原理形成均勻負荷。四角攢尖的樓頂按對角線構築四條垂脊,從檐角到樓頂逐漸收分,使得金頂穩重莊嚴。樓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間扣以筒瓦,以銅質瓦河固定,更使建築穩固結實,渾然一體。
縱觀整個大明王朝,西安鐘樓的建築形制、級別之高甚至超過了當時的國都南京。在皇權社會當中,所有的建築都要遵循嚴格的等級制度,西安鐘樓的重檐攢尖式屋頂和故宮中和殿相同,所使用描龍畫鳳的和璽彩繪,同樣只使用於皇家建築當中。
文物遺存
既名"鐘樓",其上的"鍾"就不可不提。 鐘樓的西北角懸掛的大鐘,已不再有報時的功用,但是逢年過節依然會被敲響,祈福平安。鐘樓一開始懸掛的並不是這口大鐘,而是鑄造於唐代的一口名為"景雲鍾"的大鐘。
景雲鍾鑄成於唐景雲二年(711年),唐睿宗李旦親自為其撰書銘文,鍾高二米,直徑達一點五米,重達萬斤,鐘身鶴飛龍翔,鐘鳴聲揚數十里,一直為西大街廣濟街口的皇家道觀景龍觀(後改稱迎祥觀)所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曾對景雲鍾進行錄音,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每年除夕之夜作為辭舊迎新的"新年鐘聲"進行播放,並一直沿用,在2000年景雲鍾還登上過中國郵票,被譽為"天下第一名鍾"。
安史之亂中,迎祥觀和鐘樓化為灰燼,景雲鍾也廢棄不用。及至明代鐘樓在原址上被重建,景雲鍾也得以再度面世。鐘樓東遷,為了將景雲鍾移到新建的鐘樓上,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橋,利用橋面斜坡把景雲鍾運到了鐘樓上,據說地名"橋梓口"因此而得名。
奇怪的是,雖然鐘樓的式樣大小並沒有改變,景雲鍾卻怎麼也敲不響了。對於景雲鐘不響的原因,有人認為它是"歷世久遠,神武有靈",不願被熱挪動;也有人說,鍾置於室內正好像是"待瓮以呼",應該移到樓外。但無論如何,這給鐘樓的歷史又添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最後只好按照1∶1的比例仿製景雲鍾,再造一口鐵鐘,懸掛於鐘樓之上。
1996年西安市決定仿製唐景雲鍾。仿製的景雲鍾外觀與原鐘近似,通高2.45米,重6.5噸,鍾裙外徑1.65米,紋飾、銘文酷似原鐘,音質嘹亮雄渾,可與原鐘媲美。經多方努力,1997年1月30日,沉寂了數百年的晨鐘暮鼓再次在古城響起,現懸掛於鐘樓西北角。
景雲鍾為國寶級文物,1953年移藏至西安碑林博物館,陳列於二門裡東亭內,禁止出境展覽。明代鐵鐘收藏於小雁塔所在的西安博物院內。 西安鐘樓一層大廳的西牆上分別鑲嵌着三方碑刻。
第一方是195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翻修鐘樓後留下的碑文記載;第二方是清乾隆五年大修後由陝西巡撫張楷書寫的《重修西安鐘樓記》碑;第三方是由陝西監察御使龔懋賢在鐘樓東遷後親筆提寫的《鐘樓東遷歌》碑。
《鐘樓歌》是當年修建鐘樓的陝西巡撫龔懋賢在解職赴京時登樓所賦,詩中對鐘樓做了熱情的讚頌。《鐘樓記》是督修過鐘樓的巡撫張楷所作,詳細記述了鐘樓的身世。三塊碑刻將鐘樓的歷史價值,及其代表的濃厚的君主專制社會政治色彩恰如其分的予以記錄和評價。 西安鐘樓的門扇槁窗雕樓精美繁複,表現出明代盛行的裝飾藝術。每一層的門扇上均有8幅浮雕,每一幅浮雕均蘊含了一個古代典故。
文物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西安鐘樓受到妥善保護,每逢五一和國慶節日,鐘樓都成為遊行、檢閱和慶祝大會的主席台。朱德、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曾多次登臨鐘樓.
- 1953年至1958年,國家對鐘樓進行了大規模的全面維修,加固了樓的台基座,拆換了樓梯、地板和部分柱子,增添了欄杆,翻修了全部門窗。樓的內外進行粉刷油漆,並按原樣裝置了鎏金頂和增加了避雷設施。
- 1953年,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成立,最初為西安鼓樓陳列館,1957年成立西安市鐘鼓樓保管所,主要負責西安鐘樓鼓樓的日常維護維修、安全保衛和參觀接待,2008年因業務拓展,加掛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牌子,強化了藏品徵集、陳列展覽和社會宣傳教育職能。
- 1956年8月6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鐘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1996年11月20日,西安鐘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同時公布保護範圍:其重點保護區為鐘樓基座四周邊內;一般保護區為由重點保護區外延36米;建設控制地帶為由一般保護區再外延72米。
- 2004年,西安市重新編制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開工的西安地鐵二號線經過鐘樓。為確保西安鐘樓的安全,陝西省、西安市文物局和地鐵辦等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出保護文物的具體方案,先後完成了《西安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二號線通過鐘樓及城牆文物保護方案》、《西安地鐵二號線對鐘樓影響專題研究成果》、《西安城牆南門、北門地鐵二號線穿越區安全性評估及西安地鐵二號線施工沉降與運行震動對城牆影響專題研究成果》等方案和研究成果,運用數值模擬分析等手段科學合理地確定古建築沉降標準,這些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經過工程實踐證明前期設計的文物沉降指標符合工程實際,鐘樓左線、右線最大沉降值低於指標5mm,城牆南門、北門沉降值也都在允許的範圍值。
名樓文化
西安鐘樓是西安標誌性建築物,先後接待過朱德、陳毅、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和眾多中外著名人士;1999年"千禧"年來臨之際,中國推出三大城市作為重大慶典活動中心,活動中心主會場就設在鐘樓。
鐘樓成功舉辦的齊白石畫展、明清名人字畫展、仿秦樂府編鐘表演、于右任字畫、鐘樓館藏文物精品展等大型展覽及"晨鐘暮鼓"仿古儀仗表演,受到中外遊客的普遍好評和廣泛讚譽。[2]
軼聞傳說
西安鐘樓原在廣濟街口,後來才到今天的位置,關於為什麼要東遷鐘樓,民間有着一段傳說故事。明萬曆年間,關中發生了大地震,死傷萬人。知府坐臥不寧,請來迎祥觀的道士高承之商議此事。
高承之是長安城久負盛名的老道士,他告訴知府鐘樓東遷半里,地動必然消除。上古"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的時候,海水向東流去,這才有了關中平原。但有一條大鰲魚不願離去,就用嘴鑿了一條大川,把自己隱藏其中。後來地裂山突,這條大川就成了地下河。每到三月十五日,鰲魚就游到露出地面的大川口,呼吸空氣,噴沙擊浪,地震由此而來。
知府立即命令全城鐵匠趕製一條百丈條鐵鏈,準備降鰲建樓。士兵用撅頭刨開地面,露出四快大石頭,揭開石條,果見下面有一深井,流水嘩嘩作響。不一會兒,水柱奪井而出,噴涌天空,隨即見到一鰲魚頭伸出井外。高承之用寶劍鎮住鰲魚,命士兵用鐵鏈將其鎖住,然後沉入川底。知府又令人鑄起大鐵圈,緊緊箍住川口,將鐵鏈的另一端壓在下面,再徵用五千工匠,夜以繼日趕修種樓。從此以後鐘樓巍然屹立,鰲魚被鎮壓在川底,再也不能興妖作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