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崔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崔恺,当代著名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院总建筑师。198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后进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代表作品: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长城脚下的公社之三号别墅等。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的发展,建筑文化也应该有一个长足的进步,但是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房地产发展的影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建筑、我们的城市实际上更多的走向了一种消费主义的文化。不是说不好,但是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的文化还是有所削弱,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很多行业里,大家都不太愿意提传统文化传承这个语境。

理念

崔恺觉得在那个时期,我们这些人在学建筑的时候有一种向前看、向国外看、向世界追赶的愿望,但是恰恰在对建筑历史、在对传统建筑的研究上,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方面学习得不够。当然这些年国家提倡重新回归自己的文化,对重新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的传统提出了一些新的方向。我工作了30年以后,也觉得文化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文化的进步、文化的创新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历史责任。[1]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提出的关于“蔓藤城市”规划策略,以建筑、城市跟环境、自然相融合的理念解决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蔓藤城市”设计理念,是一种组团式的规划结构,使城市发展融入风景、保护田园。强调城市发展的过程犹如植物藤蔓生长一样的可持续。它因地制宜,根植于当地生态环境、传承地域文化,探索了一种新型田园城市的规划模式。

“蔓藤城市”这一理念源自崔恺的一次跨界规划实践。身为建筑师的他承担着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万峰林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工作。

在实际考察场地后,崔恺发现前期已有的很多传统规划方案不可行,会给大量的农田、自然景观和绿色生态带来破坏,而这些都是城市发展中越来越稀有的介质。于是他一遍又一遍研究区域照片和卫星图层,勾勒出原有的道路和村庄后发现,一条条蜿蜒的道路就像蔓藤植物的枝干,一个个村庄就像连结在枝干上的片片绿叶。

崔恺表示,在为万峰林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做设计方案时,他就被这片土地深深吸引,定下了尊重自然、传承文化、向往未来的设计理念,并始终坚持这个理念在做设计、规划。结合时任省长的陈敏尔同志提出的要将万峰林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建设成为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快速、创新发展的标杆,相信万峰林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有条件、有优势成为“中国西部仙谷”的核心。[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