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木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川木香
川木香又名木香、槽子木香、铁杆木香为菊科植物川木香及灰毛川木香的根,对人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呈圆柱形或成纵槽状半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具较细的纵皱纹,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脉纹,根头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体较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黄色,散有黄色稀疏油点及裂隙,木部较宽广,有放射状纹理,有的中心呈腐朽状;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具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用于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之功效。[1]
形态特征
川木香多年生草本,几无茎。根粗壮,圆柱形。叶丛生,呈莲座状,卵状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20~30cm,宽10~20cm,羽状中裂,具5~7对裂片,或不分裂,裂片边缘具不规则齿裂,两面被毛;叶柄长8~20cm。头状花序6-8个集生于茎基顶端的莲座状叶丛中。川木香总苞宽钟状,直径6厘米。总苞片6层,外层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2.5厘米,宽约1厘米;中层偏斜椭圆形或披针形,长约3厘米,宽0.6-1.1厘米;内层长披针形,长3.5厘米,宽0.5厘米。全部苞片质地坚硬,先端尾状渐尖成针刺状,边缘有稀疏的缘毛。川木香小花红色,花冠长4厘米,檐部长1厘米,5裂,花冠裂片长6毫米,细管部长3厘米头状花序数个集生于枝顶;总苞片6层,革质,绿色带紫,顶端凸尖,边缘有睫毛;全为管状花,紫色,长约4cm。瘦果圆柱状,稍扁,长7-8毫米,顶端有果缘。冠毛黄褐色,多层,等长,长3厘米,外层向下皱曲反折包围并紧贴瘦果,内层直立,不向下皱曲反折;全部冠毛刚毛短羽毛状或糙毛状,基部粗扁,向顶端渐细。花期7~8月,果期8~9月。[2]
生长环境
川木香生于海拔2800-3000米高山草地、山坡或灌丛中。年平均温度5-6℃,最高气温23℃,最低气温-14℃,年度降雨量800~1000毫米,无霜期150天。从12月份以后到第二知年3月份常有积雪、霜冻,但木香仍安全越冬,生长很好。春秋生长快,7-8月份多雨季节生长缓慢。此时有乱道根,苗期怕强光,多与其他作物间套种,否则苗期易死亡。土壤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版, pH6.5~7之间的生草灰化土权(黑油沙土)为好;海拔低,温度高易退化,生长不好。[3]
功效与作用
川木香理气,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用于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后重,寒疝,肝胆疼痛等症。[4]
栽培技术
川木香采用种子繁殖,即春季或秋季用种子直播。土壤湿润地区一般在春分前后播种,干旱地区在雨季来临之前播种。选干净的种子用30℃温水浸24小时,晾至半干后播种,如土壤干燥且无灌溉条件,则种子不宜处理。秋播于9月上旬,不浸种,按行距50厘米开沟直接播种,播后覆土3-5厘米,稍镇压,每亩用种量0.7-l千克。点播,穴距15厘米,每穴播3-5粒,覆土3-5厘米后稍镇压,每亩用种量0.5-1千克。川木香留种技术一般于8-9月份当茎秆由青变褐色,冠毛接近散开时,种子即成熟,应及时分批割取健壮植株,剪下果穗,扎成小把倒挂通风干燥处,促使总苞散开,打出种子,除去杂物,晒干后用麻袋或木箱包装并贮存于通风干燥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