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木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川木香
川木香又名木香、槽子木香、鐵杆木香為菊科植物川木香及灰毛川木香的根,對人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呈圓柱形或成縱槽狀半圓柱形,稍彎曲,表面黃褐色或暗褐色,具較細的縱皺紋,外皮脫落處可見絲瓜絡狀細脈紋,根頭偶有黑色發粘的膠狀物,體較輕,質硬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黃色,散有黃色稀疏油點及裂隙,木部較寬廣,有放射狀紋理,有的中心呈腐朽狀;氣微香,味苦,嚼之粘牙。具有行氣止痛,溫中和胃;用於胸腹脹痛,嘔吐,泄瀉之功效。[1]
形態特徵
川木香多年生草本,幾無莖。根粗壯,圓柱形。葉叢生,呈蓮座狀,卵狀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20~30cm,寬10~20cm,羽狀中裂,具5~7對裂片,或不分裂,裂片邊緣具不規則齒裂,兩面被毛;葉柄長8~20cm。頭狀花序6-8個集生於莖基頂端的蓮座狀葉叢中。川木香總苞寬鍾狀,直徑6厘米。總苞片6層,外層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2.5厘米,寬約1厘米;中層偏斜橢圓形或披針形,長約3厘米,寬0.6-1.1厘米;內層長披針形,長3.5厘米,寬0.5厘米。全部苞片質地堅硬,先端尾狀漸尖成針刺狀,邊緣有稀疏的緣毛。川木香小花紅色,花冠長4厘米,檐部長1厘米,5裂,花冠裂片長6毫米,細管部長3厘米頭狀花序數個集生於枝頂;總苞片6層,革質,綠色帶紫,頂端凸尖,邊緣有睫毛;全為管狀花,紫色,長約4cm。瘦果圓柱狀,稍扁,長7-8毫米,頂端有果緣。冠毛黃褐色,多層,等長,長3厘米,外層向下皺曲反折包圍並緊貼瘦果,內層直立,不向下皺曲反折;全部冠毛剛毛短羽毛狀或糙毛狀,基部粗扁,向頂端漸細。花期7~8月,果期8~9月。[2]
生長環境
川木香生於海拔2800-3000米高山草地、山坡或灌叢中。年平均溫度5-6℃,最高氣溫23℃,最低氣溫-14℃,年度降雨量800~1000毫米,無霜期150天。從12月份以後到第二知年3月份常有積雪、霜凍,但木香仍安全越冬,生長很好。春秋生長快,7-8月份多雨季節生長緩慢。此時有亂道根,苗期怕強光,多與其他作物間套種,否則苗期易死亡。土壤要求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版, pH6.5~7之間的生草灰化土權(黑油沙土)為好;海拔低,溫度高易退化,生長不好。[3]
功效與作用
川木香理氣,行氣止痛,溫中和胃;用於胸腹脹痛,嘔吐,泄瀉,下痢里急後重,寒疝,肝膽疼痛等症。[4]
栽培技術
川木香採用種子繁殖,即春季或秋季用種子直播。土壤濕潤地區一般在春分前後播種,乾旱地區在雨季來臨之前播種。選乾淨的種子用30℃溫水浸24小時,晾至半干後播種,如土壤乾燥且無灌溉條件,則種子不宜處理。秋播於9月上旬,不浸種,按行距50厘米開溝直接播種,播後覆土3-5厘米,稍鎮壓,每畝用種量0.7-l千克。點播,穴距15厘米,每穴播3-5粒,覆土3-5厘米後稍鎮壓,每畝用種量0.5-1千克。川木香留種技術一般於8-9月份當莖稈由青變褐色,冠毛接近散開時,種子即成熟,應及時分批割取健壯植株,剪下果穗,紮成小把倒掛通風乾燥處,促使總苞散開,打出種子,除去雜物,曬乾後用麻袋或木箱包裝並貯存於通風乾燥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