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川百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川百合

川百合(学名:Lilium davidii Duchartre):鳞茎为扁球形,白色。

茎干绿色,上半部有小突起及稀疏的绵毛。叶片散生,为线状披针形, 边缘反卷并有明显的小乳头状突起,中脉明显,往往在上面凹陷,在背面凸出,叶腋有白色绵毛。

花下垂,桔红色,花被上有密集的褐色斑点,花被极度反卷,背部疏生白绵毛。花期在7月份,果期在9月份。

生长在海拔850-3200米的山坡草地、林下潮湿处或林缘。鳞茎含淀粉,质量优,栽培产量高,可供食用。分布于中国的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河南、山西和湖北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川百合
  • 拉;丁学名Lilium davidii Duchartre
  •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百合目
  • 亚目;百合亚目
  • 科;百合科
  • 族;百合族
  • 属;百合属
  • 种;川百合
  • 命名者及年代;Duchartre, 1877

形态特征

川百合鳞茎扁球形或宽卵形,高2-4厘米,直径2-4.5厘米;鳞片宽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3.5厘米米,宽1-1.5厘米,白色。茎高50-100厘米,有的带紫色,密被小乳头状突起。叶多数,散生,在中部较密集,条形,长7-12厘米,宽2-3(-6)毫米,先端急尖,边缘反卷并有明显的小乳头状突起,中脉明显,往往在上面凹陷,在背面凸出,叶腋有白色绵毛。

花单生或2-8朵排成总状花序;苞片叶状,长4-7.5厘米,宽3-7毫米;花梗长4-8厘米;花下垂,橙黄色,向基部约2/3有紫黑色斑点外外轮花被片长5-6厘米,宽1.2-1.4厘米;内轮花被片比外轮花被片稍宽,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在其外面的两边有少数流苏状的乳突、花丝长4-5.5厘米,无毛,花药长1.4-1.6厘米,花粉深桔红色;子房圆柱形,长1-1.2厘米,宽2-3毫米;花柱长为子房的2倍以上,柱头膨大,3浅裂。 蒴果长矩圆形,长3.5厘米,宽约1.6-2厘米。

花期7-8月,果期9月。

产地生境

中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河南、山西和湖北。生山坡草地、林下潮湿处或林缘,海拔850-3200米。

生长习性

自然原生状况下,百合是落叶植物,主要于严寒, 短日, 缺乏液态水的冬季休眠。 夏季短暂休眠后,秋季萌芽形成基生莲座叶丛,越冬后茎伸长开花。夏末时种子成熟。百合喜凉爽潮湿环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荫蔽的环境对百合更为适合。忌干旱、忌酷暑,它的耐寒性稍差些。

百合生长、开花温度为16-24℃,低于5℃或高于30℃生长几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长,超过25℃时生长又停滞,如果冬季夜间温度低于5℃持续5-7天,花芽分化、花蕾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推迟开花甚至盲花、花裂百合喜肥沃、腐殖质多深厚土壤,最忌硬粘土;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为好,土壤pH值为5.5-6.5。[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