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布尔什维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布尔什维克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

本名 布尔什维克

所属国家 俄罗斯

俄语: большевик

旧译 布尔塞维克,

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

布尔什维克(俄语:большевик),旧译布尔塞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1]

简介

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人物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应该建立一个以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多数党员对其绝对服从的组织模式,即民主集中制,这遭到了党内另一派的质疑和反对。

1903年在布鲁塞尔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派与党内的另一派孟什维克因意见不合最终分道扬镳。在《火星报》编辑部领导层选举时,由于布尔什维克人数多于对方,因此以俄语“多数派”得名。1917年,布尔什维克透过十月革命以革命夺取了俄国政权,最终在日后成为苏联共产党

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在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实际上是少数。布尔什维克在俄语中的字面含义“多数派”指的是这一派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占多数。

名字起源

布尔什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孟什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少数派”。实际上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大部分时间里,以列宁为首的派别都处于少数的地位,反对派马尔托夫的条文则以28票赞成、22票反对和1票弃权最终获胜通过。而在大会闭幕不久后的第27次会议中,由于“崩得”与经济派代表的退出,列宁派以24:20居微弱多数,故从此被称为“多数派”(布尔什维克)。

两派分裂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列宁提出效仿民意党,建立一套围绕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党员对核心高度服从的集权化的组织模式,即民主集中制。并认为党员应严密组织化,人数应受到限制,“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并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才可以作为党员”。认为普通的支持者必须排除于党外。而列宁的老友兼同学马尔托夫反对列宁的观点,坚持以第二国际为建党模式,主张把一切愿意入党的人全部吸收进来,并认为党员并不需要高度集中化组织化,只需“经常亲自协助党”就行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也同样受到罗莎·卢森堡和托洛斯基等人的质疑。普列汉诺夫严厉地批评列宁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是“雅各宾俱乐部分子”,是“新的罗伯斯庇尔”。起初两派的争执尚未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但在《火星报》编委会选举中,列宁要求裁减编委的人数以削减马尔托夫支持者比例,引起后者的不满和退出编辑社,最终使两派逐渐走向分裂。

历史

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提出实行民主集中制,导致党分裂出了两个派别——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两派的人员组成处于不稳定状态,经常有重要的成员转换派别。原本支持布尔什维克的“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普列汉诺夫,在1904年后转而支持孟什维克的观点。而早先拥护孟什维克的托洛斯基,则在1904年9月共同反对自由派时,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派达成和解并结盟。托洛斯基个人在这阶段以“中立的社会民主党人”自称。

1905年4月,布尔什维克在伦敦召开了只有布尔什维克派参加的会议,布党称之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而孟什维克也独立召开了自己的会议,名义上从属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两派走向实质分裂;直到1912年,布尔什维克在布拉格党会议上把孟什维克驱逐出党,两个派别才正式断绝关系,成为互相独立的政党。

1905年俄国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在当时由托洛茨基刚接手的圣彼得堡苏维埃中占少数,在莫斯科苏维埃中占多数。

1917年科尔尼洛夫事件后,布尔什维克开始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占多数。同年6月至7月,托洛茨基加入布尔什维克后,率领区联派并入布尔什维克,壮大了布尔什维克的力量,这一举动促成了十月革命的爆发。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共同领导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成立了苏维埃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开始在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占多数。

1918年,改称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1925年,改称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922年年底到1923年初列宁所写的《列宁遗嘱》,声明了反对斯大林,支持托洛茨基的主张。 1924年,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去世。同年,左翼反对派(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派)正式活动,对抗“三驾马车”为首的官僚势力。1927年,左翼反对派(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派)的斗争在官僚势力的围堵下失败。

1928年,联共(布)十五大结束后,托洛茨基被斯大林流放至哈萨克,1929年将其驱逐出境。

1936年,大清洗开始,近乎九成的老布尔什维克被清洗,并造成近100余万人非正常死亡。1938年,托派主导的第四国际成立。

1952年,改称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1991年8月八一九事件后,苏共解散,由各加盟共和国境内的共产党继承政治遗产。

参考来源

  1. 布尔什维克, 豆瓣电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