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聲聲(龔保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布穀聲聲》是中國當代作家龔保彥的散文。
作品欣賞
布穀聲聲
又到五月麥黃的初夏時節,我所居住的這個陝南漢江邊依山傍水的小城裡,從早到晚都能聽到不知隱藏在哪兒花間樹叢里的布穀鳥一聲聲「快快布穀、快快布穀……」的叫聲。聽到這叫聲,我立即就想起故鄉的人們現在又開始忙着收割小麥和插栽秧苗了。
布穀鳥,又稱杜鵑、杜宇、子規,狀如麻雀,但比麻雀稍大,是一種候鳥。在北方,它的鳴叫隨暮春初夏時節而來,如同象徵時間的刻痕。其鳴唱婉轉悠揚,清脆嘹亮,尤其是在更深夜半之際,更有驚心動魄之感。布穀鳥不是以形體成為象徵的,而是以叫聲聞名古今。也許是古人從它叫聲中深切感受到了「春將去,夏將至」的歲月匆促感,心中慨嘆流年似水,韶華易逝,人生易老,才在眾多吟詠描寫它的詩詞中流露出傷感之意。唐代李商隱的「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五代尹鶚的「漏清宮樹子規啼,愁鎖碧窗春曉」,宋朝文天祥的「故園門掩東風老,無限杜鵑啼落花」,元朝丘處機的「春暖煙晴,杜鵑永日啼芳樹」等詩句和詞句,都或多或少包含了詩人感時傷世的情懷。而唯有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李贄的「莫道門前馬車富,子規今已喚春回」,和清代「桐城三祖」之一姚鼐的「布穀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春晴」等詩句,包含了勸時醒世、昂揚向上的積極意義。
在我的故鄉,布穀鳥向來被鄉親們稱為「神鳥」,頗為受到鄉親們尊敬和愛戴。因為每年到了五月中旬左右,田間地頭小麥泛黃成熟,能夠收割的時候,它們就不知從哪兒飛來。或棲息在村前村後綠樹枝頭,或藏匿在山野坡梁叢林之中,從晨曦初露到月上中天,成天不住聲地遠一聲近一聲「快快布穀、快快布穀……」叫着。鄉親們一聽到這叫聲,就知道田地里黃熟的小麥得趕緊收割,新育出的秧苗得趕緊插栽,不能再耽擱了。不然,誤了農時,下一季的莊稼就不會有好收成。
記得童年在鄉下生活那些年,我還是個少不更事的孩子。每年到了五月布穀鳥叫的時候,父母都天天頭頂烈日雙雙下到田裡,從早到晚沒明沒黑彎腰弓背勞作,割麥、犁田、耙地、插秧、施肥……忙得不亦樂乎。由於家裡沒人照看我,我就跟上他們來到田野,在田間地頭樹陰下或水渠邊玩逮蜻蜓、捉螞蚱等遊戲的同時,我最大的愛好就是聽布穀鳥叫了。那一個個渾身羽毛淡灰中略帶幾絲微黑的小精靈,倏忽而來,悄然而去,來無蹤,去無影,在金色的陽光下,在蒙蒙的細雨中,在微明的晨曦里,抑或在暝暝暮色下,一聲聲時而遠時而近,時而高時而低的叫聲,如仙樂,似春雨,飄飄緲緲,迷迷離離,繚繞在麥浪上,傳響在田野里,既給忙碌的田野增添了無窮生機,也給我寂寞的童年增添了許多樂趣。
今年五月中旬這個適逢三夏大忙的時節,我因事,雙休日從異鄉工作單位乘公共汽車,經三個多鐘頭風塵僕僕長途跋涉,於一天上午回了一趟位於漢中平原西北部的老家。
一踏上故鄉山青水秀、寬廣博大的土地,我就被鄉親們在驕陽似火的烈日下辛勤勞作的熱鬧繁忙場面所吸引。只見田野里,坡樑上,河灘邊,窪地里,川道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的正低頭彎腰揮鐮收割黃燦燦的小麥,有的正用尖擔挑着沉甸甸的麥捆腳下呼呼生風往家裡走,有的正扶犁耕耙明晃晃的水田,有的正挑着一擔擔青青的秧苗行走在彎彎曲曲田坎上,而有的則正埋頭一聲不吭雙手不停插秧。孩子們拎着筐子從村里走出來,去給正在田野里忙活的大人們送飯送水,老人們背着背簍,撿拾着遺失在麥茬田裡的麥穗……縷縷濕熱的微風迎面吹來,不僅傳來陣陣麥香,還傳來水田濕潤氣息及新插下秧苗的清芬之氣……一隻只身形輕捷矯健的小燕子,伴着鄉親們熱鬧繁忙的勞作場面,從這棵柳樹下倏地飛到那片田地上空,偶爾還用輕巧尖利的尾巴在平靜如鏡的水田裡點一下,在倒映着天光雲影的水面上盪開一圈圈細小的漣漪。看着這景象,我心裡驀然湧起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描寫農家五月忙着收麥的名作《觀刈麥》中的詩句: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在通往村裡的一條水泥馬路入口處,我意外地碰見了一向勤勞善良的老鄰居秦雲大伯。
他七十出頭,中等個兒,高鼻方額,大眼睛,白頭髮,身體健朗,氣色很好。兒子兒媳長年在遙遠的南方城市廣州打工,家裡沒有別的勞力。他和老伴打理着近十畝莊稼地,儘管一年到頭四時八節忙忙碌碌,沒有閒暇,但樣樣莊稼都種得很好。今年他家種植的六七畝最新品種小麥穗頭大、籽粒飽滿,又是一個好收成。
秦雲大伯正挑着一擔沉甸甸的麥捆急匆匆往家裡走。沉重的擔子壓得他氣喘吁吁,汗流如雨,身上的白襯衫全被汗水打濕。我問他這麼熱的天為啥不在家休息休息。秦雲大伯一邊雙腳不停往前趕着,一邊微笑着頗有幾分焦急地說:「哪還敢休息呀?沒聽到嗎?布穀鳥成天都在『快快布穀、快快布穀』地叫了,催我們快收快種呢!時令不等人啊!」
唔!我在為大伯他們這些勤勞的鄉親們感動的同時,也對布穀鳥由衷地生出幾分敬意,並禁不住把目光投向前邊不遠處坡樑上一片鬱鬱蔥蔥的槐樹林,尋找起布穀鳥的身影。果然,一隻不曉得隱藏在哪片樹枝樹葉下的布穀鳥又「快快布穀」大聲不停地叫開了,叫聲響亮,傳播得很遠。
布穀鳥,你這大自然的兒子,在給了我童年歡樂的同時,也真誠地提醒着一代代故鄉的人們,要珍惜大好時光,切莫錯過收割和耕種時節最關鍵最寶貴的分分秒秒。
你的叫聲是讓人歡樂的叫聲,是讓人勤勞的叫聲,更是讓人播種希望的叫聲……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