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定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像崛起者一樣思考,深度理解美國的行為邏輯,跳過「修昔底德陷阱」。
理解20世紀,鑰匙是理解20世紀的美國;理解20世紀的美國,鑰匙是理解19世紀最後十年的美國。《帝國定型》從一開始就抓住了理解1890—1900年美國的三個關鍵變量:產業躍居第一,空間擴至極限,超大規模國家。這如同三把鑰匙,幫助我們打開理解20世紀美帝國的大門。
當鍍金時代的紅利吃盡,美國抓住關鍵十年,崛起為新型帝國:
美國作為一個國家是有邊界的,作為帝國則是無邊界的;這種帝國發展的邏輯,不是通常理解的國家邏輯,而是無孔不入的資本邏輯。
★原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徐棄郁代表作,從戰略高度看大國崛起之路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徐棄郁,在原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工作長達20餘年,以「打硬仗,攻山頭」的方式從事研究。
在本書中,他以小見大,從1890—1900十年中看到美國發展至今的根基;條分縷析,從歷史的特殊中歸納出大國崛起的普遍規律。
★思想、貿易、政治、軍事、外交——超級規模國家轉型期面面觀
從多角度出發,呈現19世紀末美式帝國定型的過程與細節:
——思想界與決策層之間的動態交互關係
——關稅、海軍與外交上的改革始末,
——三次奠定美國國際地位的交鋒過程。
以專業而曉暢的文風,在有限的篇幅中讓讀者如同親臨歷史現場。
★回溯美國外交的發力起點,讀懂「美式言辭」背後的政策意圖
美國政治人物的文章和講演都有點像啤酒,上面覆蓋了厚厚一層宏偉言辭,飛騰張揚,也並非無味,但終究不是實質內容。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可能也是妨礙人們了解其真實政策意圖的一個因素。故而,本書在研究和撰寫中要努力廓清和發掘的,也正是這種美式言辭背後實質性的東西。
1890年的美國,正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紅利吃盡、產能過剩、老牌列強林立、國內利益集團壟斷……然而,這也正是美國崛起關鍵十年的開始。但與以往任何國家都不同,美國走上了一種新型帝國之路:它不直接掠奪海外領土,而是以強大的生產和貿易能力控制世界。用一句話歸納,美國作為一個國家是有邊界的,作為帝國則是無邊界的;這種帝國發展的邏輯不是通常理解的國家邏輯,而是無孔不入的資本邏輯。
全書以1890—1900年的美國為論述對象,從這一案例中提取出「超大國家的崛起與擴張」背後的原因,力圖揭示歷史與現實之間的深層互動關係。
名人推薦
徐棄郁不像傳統的知識分子那樣,把自己定位成研究某個國家歷史的專家,而是一個戰略學家:他試圖在所有主要大國的崛起過程中,找到那些最根本的規律。
——羅振宇 得到APP創始人
理解20世紀,鑰匙是理解20世紀的美國;理解20世紀的美國,鑰匙是理解19世紀最後十年的美國。《帝國定型》從一開始就抓住了理解1890—1900年美國的三個關鍵變量:產業躍居第一,空間擴至極限,超大規模國家。這如同三把鑰匙,幫助我們打開理解20世紀美帝國的大門。
——張笑宇 第一屆亞洲圖書獎得主
帝國必須以實力為基礎,但它遠不僅是依靠實力。帝國需要它的激情,需要它的倫理基礎,需要它的馬基雅維利式技巧,需要它的規則構建能力,這些需要在具體的歷史過程中緩慢鍛造出來。徐棄郁的這本著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樣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施展 外交學院政治學教授
作者簡介
徐棄郁,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原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長期從事國際問題和戰略史研究。代表著作有《帝國定型:美國的1890—1900》《脆弱的崛起:大戰略與德意志帝國的命運》等。在得到APP開設有《美國簡史》《德國簡史》《英國簡史》《全球智庫報告解讀》等課程。
書評
老美的霸權之路 ||《帝國定型》《美國簡史》 回顧美國的成長曆程,我們會驚訝的發現,他經歷過的很多國際問題、以及採取的國際策略,跟中國現在所處的階段有某種魔幻般的契合。比如國內市場要不要開放?要開放到什麼程度?國際事務要不要介入?要介入哪些國際地區事務?面對不同的國際對手,要採取何種競爭戰略?這類問題正是「大國崛起」路上必然要面臨的問題。
徐棄郁老師的《帝國定型》,把1890年-1900年視為帝國定型的階段,因為這個時期基本奠定了美國今後百年的國際戰略思路。但徐老師對美國的研究,可遠不止於此,結合他的《美國簡史》,我們會對老美有更新的認識和啟示。
一、南北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是關稅和州權。 在我們以往的認知里,南北戰爭是因為黑奴制,以及南北方對黑人勞動力的供需矛盾,但作者認為,黑奴制以及勞動力問題,都不是原因。因為當時美國的白人移民很足夠,南北方不存在勞動力之爭。而且戰爭結束後,北方工廠黑人僱工並未增加多少。
戰爭的真正原因是南北方的關稅之爭。南方希望美國維持對歐洲的低關稅,以利於棉花出口;北方則希望提高關稅,以保護北方脆弱的工業。當林肯代表聯邦選擇提高關稅,南方就面臨棉花賣不出去的危機。
美國聯邦的特色是,中央與州通過憲法達成契約,成為一體。但當中央作出不利於州的決議,州可以認為中央違憲,契約失效,退出聯邦。於是南方使用這個州權,爆發了南北戰爭。所以南北戰爭也是州權和中央的權力之爭。
二、世界是海洋的,也是陸地的,但說到底,世界是陸地的。 拿破崙時期,剛獨立不久的美國以1200萬美元向法國購買88萬平方英里的路易斯安娜,使美國領土一下擴大了一倍之多。
美國的成功收購,首先是抓住了英法戰爭的契機,知道法國不能承受多一個敵人。但更重要的是地緣關係,因為遠在北美洲中西部的這塊殖民地,中間隔着美國,法國已經鞭長莫及。地緣上這塊地遲早是美國的領土,在英法戰爭之際法國人也只能低價賤賣。
另一個例子是佛羅里達,西班牙起初不肯賣,於是美國就大量移民,以至於最後西班牙根本無法控制該地區,只能以500萬美元賣給美國。
美國能從法國和西班牙手中分別購買路易斯安娜地區與佛羅里達,一方面確實是美國的政治智慧,能搶到恰當的時機;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在這兩個地區有特殊的地緣優勢。
這很容易讓人想到新加坡李顯龍關於台灣的表述,他說,中國一定會統一台灣,因為台灣對於中國的意義,遠遠重要之於美國。雙方能夠為之付出的代價和決心完全不對等。
陸權國家的地緣優勢,一旦時機恰當,就會轉為現實成果。
雖然海洋國家可以通過單點布局,牽制他人,但要想維持這種優勢,卻很難。一是,海洋國家必須全局性的海洋布點,單獨的幾個點意義不大,因為海洋很大、航路很多。這是空間上的難度;二是,海洋國家得維持長期的海洋軍事優勢,成本耗費極高,難以長期維繫。這是時間上的難度;故而,從空間和時間上,保持海洋優勢都難度極大。
所以,世界是海洋的,也是陸地的,但說到底,世界是陸地的。
三、美國國際戰略的演變。 1、門羅主義。
於1823年,門羅總統提出,主張「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即美國不想歐洲列國插手美洲事務,想獨霸美洲。這時期的美國剛成立不久,國力有限,着眼的國際視野主要在美洲地區。門羅主義能實現,主要是美國利用了英國與歐洲大陸國家之間的矛盾。門羅主義的實施,體現了美國獨立以來一直奉行的孤立主義和喜歡自己單幹的傳統。
19世紀初,法俄試圖干預拉美國家的獨立,而美國不想歐洲國家查收拉美事務。恰恰此時,英國也不想歐洲國家聯合起來,於是找美國商量是否聯合起來防止法俄。但美國面對着世界第一帝國的免費便車,斷然拒絕,且獨自發表聲明,闡明歐洲國家別干涉美洲事務的立場。 這就令人費解,為什麼美國要拒絕英國,選擇單幹? 原因可能是因為單幹也能達到目標,就不需要聯合英國。英國的立場與美國是一致的,所以即使拒絕英國好意,但雙方還是會有實質上的合作。美國這就利用了雙方利益的一致,並避免被對方捆綁,或付出代價,或讓英國插手美洲事務。 2、貿易擴張。
美國自內戰結束後,通過高關稅保護自己的國內市場。但到了1890年,美國的工業能力已高歌猛進,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這時以馬漢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為代表,美國開始了貿易擴張國際戰略,通過施行低關稅政策,讓自己的貨物淹沒整個世界。
這時的海外擴張,以占據要點的方式為主,讓美國的商品、資本和影響能自由進入各個地區。這時期對華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就是該思想之下的產物。
3、深度介入關鍵地區。
在貿易擴張路線之下,美國在軍事上是比較保守的,不與其他國家結盟。比如一戰後,打完仗美國兵就拉回家。但二戰之後,美國思路轉變,開始深度介入關鍵地區。
這種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斯皮克曼,他是美國地緣政治思想的奠基人。他從地緣角度提出,遠離歐亞大陸使美國有巨大戰略優勢,但同時這也是巨大的戰略劣勢。一旦歐亞大陸的東端(東亞)和西端(歐洲)被某個國家或聯盟控制,美國將難以進入歐亞大陸,這是巨大的威脅。他把這兩個地帶稱為「邊緣地帶」,這兩個邊緣地帶既能夠利用海洋,又有廣袤的陸地資源。
於是答案很顯然,美國必須深度介入這兩個地區。這就有了北約和美日同盟,準備隨時干預該地區。
四、大國要如何把實力變為影響力? 答案是,讓自己成為最重要的那顆砝碼。
美國的經濟實力在19世紀末就已經是世界第一了,但真正由美國主導設計世界秩序,要等到二戰。從實力第一,到影響力第一,美國花了半個世紀的時間。期間不斷嘗試參與世界秩序的重構,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整體過程是溫和的。因為美國是通過調停其他大國的矛盾,讓自己成為大國博弈間最重要的砝碼,從而確立自己的國際影響力。
比如,英法和德國之間的摩洛哥危機,等雙方僵持不下,事態升級到雙方要以戰爭威脅時,美國出面調停。這個時機的把握,美國讓自己成為最重要的那顆砝碼。
再比如,日俄戰爭,也是日本和俄國雙方都打到撐不下去的時候,美國出面調停。日本作為戰勝的一方,付出的代價是同意東北保持門戶開放。這時美國的調停,不僅發揮了自己的政治影響力,還不動聲色的滿足了自己的利益訴求(中國東北保持門戶開放)。
而威爾遜「十四點」方案的失敗,一是因為該方案對歐洲老牌帝國的利益觸動太大,二是美國自身的準備也不夠充分,在國會沒有通過。換句話來說,這次要撬動的「稱」太大,而秤砣的分量還不夠重。
到了二戰,美國不僅實力大幅提升,而且處理國際政治也變得更加成熟。首先是,在參戰前就提出重建秩序方案,這時美國的話語權最大。而反觀「十四點」方案,是在一戰結束半年後才提出。其次,隨着自己對戰局的影響力,逐步擴大自己的事實權力。比如用舊驅逐艦換英國的軍事基地,與沙特達成石油協議等。
所以,作者總結說,「美國能夠重新設計世界並確立自己的霸權地位,可不光是實力超強,還有各種精細的、長遠的戰略策略。」 五、三種國際競爭戰略 1、比別人強大。
這是國際競爭的最常態。比如更好的運用自己的資源,效率更高;比如聚集更多的資源優勢。其目的都是為了使自己成長,使自己比別人更強大。
2、給別人放血。
有資源優勢或效率優勢,也不會馬上贏得競爭勝利。因為一旦正面對抗,往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儘管最終贏得勝利,但自己的資源總量也大幅減少。
這時,就需要以時間換空間,採取「放血」戰略。用較小的代價,逼迫敵人付出較大的成本,降低敵人效率,假以時日,達到消耗敵人之目的,最終贏得競爭。
冷戰時期,美國就成功運用了這一戰略。以往我們認為軍備競賽拖垮了蘇聯,這確實是事實,但過於籠統。其實,美國在拖垮敵人上還極具針對性,實現了有針對性的「放血」。
比如,美國特意加快升級自己的戰略轟炸機,逼迫蘇聯更新換代整個防空體系。升級轟炸機數量不必多,哪怕只有幾十架,蘇聯也得升級整個防空體系。
再比如,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就針對性的訓練當地游擊隊、提供便攜「毒刺」導彈,這些舉措讓蘇聯付出了高昂的空軍成本。
還有更出名的「星球大戰」計劃,逼迫蘇聯加大高科技投入。眾所周知,高科技投入其實是成功率很低、要很長周期才能帶來效益的一項投入。所以,資源劣勢方根本無法長期跟進。
3、讓別人依賴你,離不開你。
這種國際戰略,最典型的運用場景是國際貿易。要讓別人依賴你、離不開你,一是通過獨一無二的技術、資源優勢,讓自己不可或缺;二是讓自己成為對方最主要購買方,使對方經濟依賴你。
根據國際貿易「比較優勢」理論,如果僅從經濟利益角度出發,每個國家都傾向於只生產自己國家有優勢的產品。
比如,古巴生產蔗糖有比較優勢,於是美國大量進口。古巴為進一步獲取利潤,會逐步擴大蔗糖種植面積。以美國的消費能力,完全可以使古巴全民種植蔗糖。一旦形成這種局面,古巴就將對美國形成嚴重的貿易依賴。屆時,美國一旦停止進口,古巴將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國的一個競爭優勢是有廣闊的戰略空間,即,在供給端能力多樣、產業結構豐富,不易受人控制或被沉重打擊;在需求端,市場巨大,容易牽制別人。而小國往往產業結構單一,這時一旦在需求端又受制於人,將面臨巨大的潛在風險。
所以,對於任何一個大國,必然追求更自由的貿易,與更多國家發生更廣泛的經濟連接,也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大國優勢。當然,前提是大國得先形成較強的工業能力,正如美國也是經過內戰之後的貿易保護,提升國內工業後,才開啟海外貿易擴張路線。
六、美蘇冷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是蘇聯和美國各自都有需要。蘇聯需要一個外部敵人,來鞏固內部人民思想的一致性。美國則需要一個外部敵人,利於自己增加對歐洲地區的介入,並進一步加強自己在西方世界乃至全世界規則秩序中的核心地位。
七、為什麼美元霸權是從美元與黃金脫鈎以後才真正開始? 因為只要美元仍然與黃金掛鈎,美元就無法耍流氓。一旦脫鈎,美元就完全成為信用貨幣,它的價值就將完全由美國自主決定。
結束語 從美國的歷史來看,貿易擴張的結果,必然帶來海外軍事擴張。而這種擴張,如同更古老的羅馬擴張,必然使一個國家陷入擴張悖論,即總有一天,為了維持擴張成果而付出的成本,會大於擴張帶來的利益。也就是說,擴張的邊際效益會遞減,且總有一天會變成負效應,最終拖垮整個系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