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宁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常宁市湖南省县级市,衡阳市代管。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析耒阳县舂陵水以西置新宁、新平二县。东晋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年)并新平入新宁,始奠定今市之基廓。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常宁县。1996年1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常宁县设立常宁市。

常宁市位于湖南省南部,衡阳市西南部,湘江中游右岸。全市面积2046.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1%。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由于受域内大气候影响,加之境内地形复杂,各年度降水量、气温、日照等气象要素变化无常。

常宁自古享有“鱼米之乡”、“油茶之乡”、“有色金属之乡”、“世界铅都”、“版画之乡”等美誉。[1]

建制沿革

常宁历史悠久,据清同治《常宁县志》记载:

周朝以前属荆,战国时属楚,秦汉时属耒阳县,三国吴孙亮析耒阳西南地置新宁、新平二县,东晋太元二十年(396年)并新平于新宁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新宁为常宁,属衡州。

五代及宋属衡州。元十九年(1282年)升为州,无领地,属湖广行省领北湖南道。明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降为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衡州府。清属湖南衡永郴桂道衡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属衡阳道。民国11年(1922年)废道,直属湖南省。民国26年(1937年)属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12日常宁和平解放,人民政府建立,属湖南省衡阳专区。1952年4月改属湖南行政区。1954年7月仍属衡阳专区。1983年7月属衡阳市。

1996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常宁县,设立常宁市,由衡阳市代管。

行政区划

新中国成立后,常宁设10区174乡。1952年12月设11区、2镇、172乡。1956年6月撤区并乡,全县设2镇45乡。1958年撤乡,实行政社合一,全县设15个人民公社。1961年9月,恢复区建制,设9区2镇。1985年5月,撤销荫田、湖亭、板桥3乡,设立荫田、盐湖、板桥3镇。8月,将塔山乡置蒲竹瑶族乡。12月撤销洋泉镇,大市乡改名为大市坪乡。1986年12月,撤销官岭、新洲2乡,设立官岭、新河2镇。1990年,全县共设9个区,3个区级镇,7个乡级镇,51个乡,1个瑶族乡。

1995年5月,常宁县开展撤区并乡工作。根据省民政厅5月3日湘民行发53号《关于常宁县撤区并乡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县委县政府于5月19日宣布,撤销宜阳、柏枋、水口山、荫田、罗桥、板桥、官岭、洋泉、新洲9个区公所,保留盐湖镇行政建制,将城关镇改名为宜阳镇,将其余的61个乡镇撤并调整为23个乡镇(13个镇、9个乡、1个民族乡),即宜阳镇、松柏镇、白沙镇、官岭镇洋泉镇柏坊镇、荫田镇、盐湖镇、罗桥镇、新河镇、板桥镇、三角塘镇、烟洲镇西岭镇、胜桥乡、庙前乡、宜潭乡、兰江乡、弥泉乡、蓬塘乡、大堡乡、江河乡、塔山瑶族乡,下辖706个村,52个居民委员会,7155个村民小组,233个居民小组。

1996年,西岭、庙前、胜桥先后撤乡设镇,并各增设1个居民委员会。是年未,全县下辖7个乡、16个镇:宜阳镇、三角塘镇、白沙镇、松柏镇、罗桥镇、板桥镇、官岭镇、柏坊镇、洋泉镇、盐湖镇、烟洲镇、荫田镇、新河镇、西岭镇、庙前镇、胜桥镇、大堡乡、兰江乡、江河乡、宜潭乡、弥泉乡、蓬塘乡、蒲竹瑶族乡。村、组、居民小组无变动。

2000年,常宁市辖16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79522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宜阳镇67354柏坊镇58246松柏镇70352烟洲镇33714荫田镇33285白沙镇28668西岭镇30072盐湖镇22583三角塘镇28631洋泉镇62182庙前镇15163罗桥镇32883板桥镇38649胜桥镇41280官岭镇39075新河镇29666宜潭乡38842蓬塘乡41684兰江乡31768大堡乡27734江河乡13741弥泉乡1766蒲竹瑶族乡7885

2004年,常宁市辖16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常宁市辖16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宜阳镇、柏坊镇、松柏镇、烟洲镇、荫田镇、白沙镇、西岭镇、盐湖镇、三角塘镇、洋泉镇、庙前镇、罗桥镇、板桥镇、胜桥镇、官岭镇、新河镇、宜潭乡、蓬塘乡、兰江乡、大堡乡、江河乡、弥泉乡、塔山瑶族乡。

2007年,湖南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号)批准:撤销常宁市宜阳镇,设立宜阳、泉峰、培元三个街道办事处。宜阳街道办事处辖4个社区居委会、5个建制村,总面积14.45平方千米,总人口2.33万人,办事处机关驻龙家小区40号;泉峰街道办事处辖6个社区居委会、7个建制村,总面积16.84平方千米,总人口4.35万人,办事处机关驻群英东路82号;培元街道办事处辖3个社区居委会、7个建制村,总面积16.59平方千米,总人口1.89万人,办事处机关驻泉峰西路203号。行政区划调整后,常宁市辖15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和3个街道办事处。

2010年,常宁市辖15个镇7个乡5个办事处。15个镇分别是:柏坊镇、松柏镇、烟洲镇、荫田镇、白沙镇、西岭镇、盐湖镇、三角塘镇、罗桥镇、庙前镇、板桥镇、胜桥镇、洋泉镇、官岭镇、新河镇。7个乡分别是:宜谭乡、蓬塘乡、兰江乡、大堡乡、江河乡、弥泉乡、塔山瑶族乡。5个办事处分别是:宜阳、泉峰、培元、水口山、天堂山。

2015年行政区划调整:常宁市下辖水口山、柏坊、烟洲、荫田、白沙、西岭、三角塘、洋泉、庙前、罗桥、板桥、胜桥、官岭、新河14个镇;蓬塘、兰江、大堡、塔山瑶族乡4个乡;宜阳、泉峰、培元3个街道。[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常宁市位于湖南省南部,衡阳市西南部,湘江中游南岸。为全国第二批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县级城市。东隔舂陵水与耒阳市为界,南与桂阳县相连,西与祁阳县接壤,北濒湘江与祁东、衡南二县相望。地处北纬26°07’-26°36’,东经112°07’-112°41’。市区中心位于北纬26°24’,东经112°23’。全市面积2046.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1%,为全省县与县级市中的第52位,衡阳市7县(市)中的第5位。

土壤环境

全市土壤分为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共9个土类,22个土属,233个土种。地带性土壤主要有山地草甸土,黄棕壤、黄壤、红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河潮土。全市以水稻土、红壤土、紫色土、黄壤土面积较大,分布甚广,利用率最高。

地质地貌

境内地质地层复杂,自古生界的寒武系到新生界的第四系,除新生界第三系外,均有出露。岩石以沉积岩为主,约占80%,出露于古生界至新生界的不同地质时期,火成岩分布较小,有数十个岩体出露,面积约428平方公里,以花岗岩为主,伴有中偏酸性的花岗闪长岩和少量基性煌斑岩,玄武质珍岩等。大地构造,属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区,即华南褶皱系湘南耒(阳)——临(武)南北褶皱带的北端,衡阳断陷盆地的南缘,分为加里东构造层、海西一印支构造层、燕山构造层。

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大致呈两级阶梯形分布,南部是南岭山簇余脉的塔山和大义山,分别呈北东、南北走向,两山之间夹有庙前——西湖的低平谷地,成为常(宁)、桂(阳)市县的交通孔道,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1000米以下至100米的山峰63座,群峰巍峨,构成南部的天然屏障,为第一级阶梯。北部的平原,丘陵交错,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形起伏,为第二阶梯。境内地势类型分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其中山地面积、丘陵面积、平原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7.6%、26%和37.4%。气候,因地处南岭南北侧,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但因塔山、大义山绵亘南部,中部低盆,有利空气滞留,春秋天气多变。各年度降水量、气温、日照等气象要素变化无常。

水文环境

常宁市水系完整,河网稠密。河川径流量主要由雨水补给,汛期降水较集中,非汛期降水偏少,丰枯流量悬殊,年水位变幅大,一般高水位出现于4—7月,低水位出现在10月至次年2月。湘江干流水位变幅达11.00—15.51米,约平均流量为1370秒立方米,最大流量为18100秒立方米,最小流量为30秒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为487.4亿立方米,径流时空分布总趋势与降水量分布相同,径流量多集中在春夏两季,4—7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以上,多年平均含沙量一般为0.1--0.5kg/m3,干流低于支流。境内湘江段及其支流宜水,潭水、浯水、舂陵水等天然水质好,PH值大都在7.2左右。

气候环境

常宁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由于受域内大气候影响,加之境内地形复杂,各年度降水量、气温、日照等气象要素变化无常。[3]

交通状况

1978年,常宁县公路运输通车里程825公里,其中干线公路62公里,县社公路718公里,专用公路45公里。已社社通公路。年底县内实有汽车157辆,其中货车149辆,客车5辆,特种车3辆,有机动车驾驶员314人;水运交通工具有运输船舶315艘,载货量5060吨。客货车运输量水运完成运量13.62万人,周转量353.03万人公里,货运37.2万吨,周转量2319.5万吨公里,公路货运量5.07万吨,周转量286.42万吨公里。1981年后,县公路建设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有关方针政策,重点是改建拓宽公路。1983年全县有8个乡通柏油路,706个村中有486个村通公路。公路总长925公里,其中干线公路62公里,县乡公路818公里,专用公路45公里,年末实有汽车330辆,其中货车311辆,客车11辆,特种车8辆,水上运输船舶300艘,其中机动船61艘,载货量1251吨,客位318马力1698匹,驳船228艘,载货量3945吨,辅助船11艘,公路客运运量335.44万人(全部为湘运)周转量7602.45万人公里,货运运量202.22万吨,其中湘运185.02万吨,县汽车队7.7万吨;周转量1772.51万吨公里,其中湘运1263.51万吨公里,县汽车队336.5万吨公里。水运客运运量25.56万吨,周转量2873万吨公里。1990年底,全县有公路113条,1055.61公里,其中干线公路2条,127.75公里;支线公路(县道、乡道)186条594.66公里,厂矿专用公路24条,97.2公里,村级简易公路236公里。共有公路涵洞5889道。

1992年12月,松柏湘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结束常宁北向出境依靠轮渡的历史。并建成松柏港300吨级综合码头,湘江航运灯标设至松柏港。1994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1002公里,其中省道127.75公里,县道354.91公里,乡道519.34公里,有油路127.76公里。好路率达88.9%。公路旅客发送量200万人次,比1990年增长14.3%;客运周转量3400万人公里,比1990年增长11.2%;公路货运发送量24万吨,比1990年增长12.7%。货运周转量960万吨公里,比1990年增长13.66%;水运旅客发送量16万人公里,比1990年下降0.21%,客运周转量发送量416万人次,比1990年下降2%;水路货运量22.51万吨,比1990年增长4.2%,货运周转量3432万吨公里,比1990年增长3.4%。全年交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98万元,比1990年增长40.9%。年内公路运输百万车公里死亡率为零,百万车公里肇事率为2.4次;水运船舶交通事故发生率1‰,事故损失在3‰以内。1995年全市各类民用车辆拥有量达0.38万辆,比1990年增长46.2%。全年客运量达74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24亿人公里;货运量达6.57万吨,货运周转量达2.88亿吨公里,分别为1990年的1.9、4.5、3.1和2.9倍,年均增长分别为13.4%、34.9%、25.5%和23.6%。

1996年至2000年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省道1807线城区至松柏段完成水泥路面硬化,省道1807线城区至车田段形成过渡式路面改造,常宁至洋泉镇、至板桥镇、至新河镇以及五坳至胜桥、富贵至大堡等公路实现路改油路,曲潭桥建成并投入使用。2000年共实现增加值16848万元,是1995年的2.3倍平均每年增长25.8%。乡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728公里,各类民用营运车辆2492辆。比1995年增加1019辆,全年公路客运量达326万人次。比1995年增长38.8%。平均每年增长6.8%。客运周转量达1.63亿人公里,比1995年增长50.9%。平均每看增长8.6%;货运量340万吨次,比1995年增长61.9%,平均每年增长10.1%;货运周转量170亿吨公里,比1995年增老式72.8%,平均每年增长11.6%。

2001年全市继续加强公路设施建设。常宁至白沙公路西岭段砂改油工程按期竣工。县乡公路好路率达63%。全年交通运输实现增加值1836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乡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728公里,各类民用营运车辆达3492辆,比上年增加1010辆,全年公路客运量达3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8%,客运周转量达1.8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9%。货运量340万吨次,比上年增长14.8%。货运周转量19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8%。2002年交通公路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省道214线松柏段大修,城区至车田段砂改油路工程已经完成,泉峰车站竣工并投入使用,乡级以上公路通车达到800公里,市乡公路好路率63%。全年交通运输实一雕塑加值1999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各类民运营运车辆达0.4万辆。比上年增加0.1万辆,全年公路客运量达4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客运周转量达2.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9%;货运量380万吨次,比上年增长17.6%,货运周转量2.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9%。2003年衡枣高速公路常宁连接线建成通车,省道320线常宁东段改造一期工程和乡乡通油路三湾至白沙线砂改油路工程相继竣工,全市拥有公路总长度800公里,各类民用营运车辆达0.42万辆,比上年增长0.02万辆。全年公路客运量达4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客运周转量达2.6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9.5%;货运量439万吨次,比上年增长15%,货运周转量2.69亿公里,比上年增长17%。2004年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达3.1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3%。2005年,客货周转量807923万吨公里。2006年,客货周转量876596万吨公里。2008年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达86114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15236万人公里,邮电业务总量39655万元,共完成运输、邮电通信业增加值9257万元。[4]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常宁市土地面积2046.6平方公里,折合204660公顷,占总面积的2178%;平原520平方公里,折5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5.41%;丘陵348平方公里,折3.4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7.01%;水面86.8平方公里,折8680公顷,占总面积的4.24%。按土地自然属性分:宜农耕地37910公顷,占总面积的18.52%;宜林地面积91950公顷,占总面积的44.1%;内陆水域14440公顷,占总面积7.05%;园地面积4180公顷,占总面积的2.06%。全市土壤分为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共10个土类,22个亚类,233个土种,地带性土壤主要有山地草甸土,黄棕壤、黄壤、红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河潮土、全市以水稻土、红壤土、紫色土、黄壤土面积较大、分布甚广,利用率最高。土壤的地域分布具体是:水稻土呈树枝展布于海拔200米以下的岗平河谷地带;分布在境内各地,约占土壤总面积的20.84%;红壤土呈带状或斑状分布,广泛分布海拔750米以下的山、丘、岗、平地,是市内主要土类,约占土壤总面积的56.54%;其中红壤亚类约占红壤土类的四分之一,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地,土壤呈棕红色;黄红壤亚类分布在海拔500—750米之间,土壤呈黄红色,紫色土类集中分布在境内西北丘陵地带,约占全市土壤面积的14.24%;黄壤土类主要分布在海拔750—1000米之间的山地,约占全市土壤面积的5.36%;黑色石灰土土类,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山顶部位的岩隙低处,约占全市土壤面积1.2%;黄棕壤土类主要分布于在境西南山区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山地,占全市土壤面积的0.98%;河潮土土类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台阶地,占全市土壤面积的0.51%;红色石灰岩土土类主要分布在境东南石灰山麓坡地、谷地或剥蚀阶地,面积约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25%;山地草甸土土类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顶开阔部位,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08%。

水资源

境内多年平均地表水总量约为162.11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15.36亿立方米,还原水量1.63亿立方米,容水量145.12立方米。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红层孔隙裂水,前者赋存于河流临岸阶地沙卵层中,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一般厚度1—5米,均以散流或下降的形式向河谷等地排泄,后者赋存于紫色页岩中,以裂隙水为主,水量贫乏。境内水资源受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地区分布不均匀,且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大,一般枯水年径流量只及年径量40%左右;年内降水多集中于4——6月,这3个月降水量一般占全年水总量一半左右,同期河川径流量一般占年径流量一半以上。境内水能资源理论藏量(含境内湘江干流一段)共计105610千瓦,除湘江干流由省统一开发外,属市内可开发的小水电蕴藏量30860千瓦,其中舂陵水、宜水、潭水、浯水共29156千瓦,占94.5%;其他水系1704千瓦,占5.5%。已开发16045千瓦,占可开发总量52%,却还有48%的水能理论藏量有结开发利用。

植物资源

境内树木,有树种75科,750种。用材林主要有杉木、檫木、樟树、木荷、枫香、泡桐、常绿楮栲;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油桐、乌椿、板栗、棕榈、桃、李、柑桔、山苍子等;杂树主要有马尾松、桎木、刺槐、白砾、黄荆等;稀有珍贵树种有银杏、金叶白兰、南云红豆杉、三尖杉、滇楸、山拐李、青檀、闽楠、半枫荷以及引种栽培的杜仲、鹅掌楸、凹叶厚朴等,竹类主要有南竹(毛竹)其次有青皮竹、阔叶箬竹、箬竹、变形竹、刚竹、水竹、淡竹、金竹(黄杆竹)、黄皮刚竹、苦竹、茶杆竹、箭竹、麻竹、绿竹、紫竹等16种。药用植物有150余种,其中实用价值高、药源较丰富的有80多种,如丹皮、白芍、尾参、七叶一枝花、白芨、山姜射干、黄独、天门冬、百合、黄精、土茯苓、天南星、石菖蒲、半夏、香附、苡米、淡竹叶、芦根、泽泻、苍术、牛膝、石胡、泽兰、一枝黄花、蒲公英、苍耳、桔梗、栀子、钩藤、玄参、夏枯草、薄荷、大青、首乌、防风、木芙蓉、冬青、黄蛇藤、黄柏、地榆、杜仲、乌药、虎杖皮、细辛、贯众,海金沙、石苇、鱼腥草、青木香等。植被覆盖率达 %.。

动物资源

境内山区及半山区有野生动物豹、狼、野猪、野山羊、山牛、穿山甲、野兔、灌(狗灌、猪灌),豪猪、麂、獐、狐狸、香狸、果子狸(花面狸),小灵猫、大灵猫、水鹿、斑羚、竹鼠、黄鼠狼等。禽类主要有翠鸟、白鹭、鹰、绿头鸭、天鹅、红脚隼、红腹锦鸡、雉斑鸠、杜鹃、画眉、百灵鸟、黄眉柳莺、啄木鸟、喜鹊、乌鸦、大山雀、麻雀、夜莺、长耳鹗、短耳鹗、原鸽、原鸡、燕鸡、猫头鹰、鹧鸪、鸳鸯、八哥、猴面鹰、白鸽、竹鸡、环鸽雉、董鸡、黑水鸡等。两栖动物主要有青蛙、泥蛙、山蛙、虎纹蛙、金钱蛙、蟾蜍等。爬行动物主要有乌龟、鹰嘴龟、鳖和蟒蛇、眼睛蛇、黄褐蛇、五步蛇、竹叶青。银环蛇、乌梢蛇、水蛇以及晰蜴,壁虎等。软体动物主要有螺、蚌、蜗牛等。环节动物主要有蚯蚓、水蛭等,鱼类,境内有80余种,分为7目、63属,以鲤科为大宗,约占62%,鳍科次之,主要有青、草、鲢、鳙、鲤、鲫、鲥、鳊、鳍、鲴、鲶、鳜、泥鳅、黄鳝等,境内湘江干、支流既有江湖回游性鱼类,也有山溪定居性鱼类。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煤炭藏量21688万吨(系2000年有关部门统计数字),含煤点28处,其中矿点22处,矿床6处,主要分布在境东部地区,其次北部、西部及中部亦有部分蕴藏。其中盐湖、午家桥、五层、斗岭、黄泥塘、四丘四六个矿区(不含境外矿区)储量为7074.3万吨,其中保有储量为6562.8万吨。有色金属有铅、锌、金、银、铜、锡、钨、锑、汞等9个矿种,有矿点89处,铅、锌、金、银、铜、铀多种金属,矿床、矿点22处,共获工业加远景兼储量铅88万吨,锌120万吨,金55吨,银1678吨,铜6.3万吨,铀11.7吨。硫920万吨,以及伴生的锗、镓、硒、碲、铊、镉、铋等稀有分散元素储量,已知铜铀多金属矿矿点20处,获工业加远景储量铜15万吨,铀520吨,伴生银124吨,锡钨矿床矿点31处,共获工业加远素储量13.6万吨,钨5242吨,伴生有钛铁矿,独居石、黄玉等。还有锑矿4处,汞矿点3处,黑色金属已知铁矿床点储量的750万吨,大多品位低,矿体厚度不够开采,工业价值不大而未开采,锰矿藏主要分布在境东、北部、探明储量173.8万吨,品位大都在20%至30%之间,非金属矿主要有硼矿、硅灰石矿、高岭土矿、耐火土矿、石灰岩矿、白云岩矿、水晶矿、黄铁矿、毒砂矿、冰洲石、钾长石、萤石、花岗石、雄黄、雌黄等16种,其中主要有硼、高岭土、萤石、粘土矿,硼矿已样明储量达5000万吨,高岭土矿储量达1亿吨。

区域人口

2017年,全市年末户籍人口(公安)总户数28.95万户,总人口96.13万人;常住人口82.36万人,其中:农村42.12万人,城镇40.24万人。城镇化率48.9%。据市卫计局统计,全市共上报出生12488人,出生率为12.88‰,其中政策内出生11459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7.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100。

少数民族有瑶、回、苗、壮、彝、满、侗、白、黎、佤、土家、蒙古、维吾尔、布依、拉祜、纳西等,均散居于全市各地。[5]

区域经济

综合概述

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0.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长8.7%,增幅居七县市第二位,高于衡阳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3.22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完成122.59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完成155.15亿元,增长11.5%。一、二、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3%、34.9%、58.8%,分别拉动GDP增长0.6、3.0、5.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995元,增长9.4%。全市三次产业比为16.1:37.0:46.9。与上年相比,二产业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三产业占比提高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撑行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达为46.9%,对GDP贡献率达58.8%,直接拉动GDP增长5.1个百分点。新增“四上”企业42个,其中:规模工业企业20个,资质建筑业、房地产、投资企业5个,限上贸易企业13个,规模服务业企业4个。

2017年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城镇就业696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失业人员再就业3548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19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00人,带动城乡就业432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030个;“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率100%。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工作。开展创业培训762人,新增各类创业主体2681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07.2%;组织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3850人。

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93户,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8500人,特困移民解困避险搬迁安置712人,农村公路提质改造158.4公里、安保设施建设89公里,棚户区改造1567套,农村适龄女两癌免费检查10003人,新增养老服务床位84张,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100个,农村宽带网络升级改造218个行政村,行政村配电网改造8个,孕产妇产前免费筛查5089人,法律援助319件。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4.3亿元,较去年减少2.54亿元,下降15.1%。税收收入完成10.34亿元,较上年增加1.06亿元,增长11.4%。地方收入税占比为58.8%,财政总收入税占比为72.3%。其中:国税完成5.87亿元,增长57.2%;地税4.79亿元,下降17.3%。全市全年公共财政支出57.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67亿元,增长6.78%,其中:民生重点支出45.47万元,较上年增加6.05万元,增长15.3%。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78.7%,较上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88.82亿元,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29.75亿元,林业产值9.72亿元,牧业产值41.4亿元,渔业产值5.6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6亿元。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53亿元,增长3.5%。2017年,全市粮食播种总面积118.2万亩,总产突破48.3万吨,其中早稻面积48.6万亩;中稻面积8.2万亩;晚稻面积49.4万亩,旱粮12万亩。全市新发展种植水稻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370户、家庭农场1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个。全市夏收油菜面积共40.5万亩,较上年增加0.5万亩;总产5.07万吨,较去年增加0.21万吨。实现冬种油菜41.5万亩。新增有机茶园3200亩。全市共有35家企业被评定为衡阳市级龙头企业,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6700亩。全市共有11家休闲农庄获评省星级休闲农庄,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6家。出栏生猪115.6万头,牛3.08万头,羊13.9万只,出笼家禽1717万羽,水产品总量3.71万吨,期末存栏生猪61.49万头,牛4.41万头,羊9.56万只,存笼家禽1281.59万羽。完成造林4.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4.5%。

第二产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17.28亿元,增长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0%,高于衡阳市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1.8个百分点,在衡阳市七县市中排名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58.99亿元,增长31.7%,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7.1%,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含集中区)增长43.2%。从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8.8%,重工业增长36.2%。从经济类型来看,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3%。规模工业的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长2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9.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2.6%。

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58.26亿元,增长32.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7%。

全力壮大工业经济,突出园区平台建设。加快调规扩园,将宜阳工业园纳入水口山经开区管理,“一区两园”规划面积从4.99平方公里扩至11.43平方公里,拓展了工业发展空间。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双园路竣工,市场路、五矿路完成路基工程,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循环利用项目完成管网铺设。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深圳正威集团,建设水口山有色金属产业链服务平台。加快园区重点项目建设,铜铅锌产业基地、铜杆项目开工,金翼铅业建成试产,华兴冶化、志辉冶化、宏兴化工、大宇锌业相继投产。宜阳工业园入园企业32家,投产19家。

全市共有质资建筑业企业15家,其中,二级质资建筑业企业2家。全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2.18亿元,增长11.2%;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31亿元,增长5.0%。

第三产业

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91亿元亿元,增长10.9%,增幅居七县市第一位。从地域看,城镇零售总额为84.25亿元,增长11.2%,其中:城区为72.74亿元,增长11.7%;乡村为14.66亿元,增长10%。限额以上法人企业零售额为4.04亿元(不包括石油公司和烟草公司的数据),增长16.2%,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1%。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4.5%、家用电器和音响类增长21.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7.1%、汽车类增长17.2%、金银珠宝类增长28.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8.1%、通讯器材类增长26.5%、服装鞋帽针纺丝品类增长13.8%、化妆品类增长23.1%、五金电料类增长14.9%、书报杂志类增长50.7%,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其他类运行平稳。

全市进出总额37433万美元,增长21.9%。其中:出口总额4023万美元,增长70.1%;进口总额33410万美元,增长17.5%。共引进项目51个,引进资金47.49亿元;其中,引进内资项目41个,实际到位资金39.67亿元;引进外商再投资项目10个,引进资金12033万美元。全年有业绩的外贸进出口企业有9家,其中新增破零进出口企业4家,倍增进出口企业2家,外贸进出口在衡阳市县市排位第一。

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29亿元,增长24.5%,接待游客282万人次,增长23.8%;年末全市共有等级旅游区(点)10个。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与北京东方园林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对全市旅游资源整体提质和全域开发。庙前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有序推进,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园、工人运动陈列馆新馆完成选址,天堂山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投入使用,大义山至印山旅游专线完成前期工作。实施“旅游+”工程,加快农旅、文旅等融合发展。罗桥百万樱花园即将开园。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申报“中国森林氧吧”、省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64亿元,增长4.3%,较上年提升了2.7个百分点。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达到10.01万辆。完成货物周转量34.84亿吨公里,增长8.2%;完成客运周转量29.21亿人公里,增长5.5%。国道356(宜阳至官岭段)完成路基工程。常宁—洋泉(兰江段)、县道075(田尾至蓬塘段)、塔山风车口至狮园村公路正在改造。完成车站路等6条主次干道油化,印山大道提质改造扎实推进,改造背街小巷13条。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按不变价计算)5.84亿元,增长15.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16亿元,增长15.9%;邮政业务总量0.73亿元,增长21.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04万户,下降7.6%。移动电话用户75.24万户,增长13.9%。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17.61万户,增长14.3%。[6]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市目前有学校215所,在校学生12.75人,普高、职高、初中、小学在校学生分别为15506,5559、33889、72556人,在岗教师7260人。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8.6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5.1%。争取全市计划教师招聘计划470名(含特岗),实际到岗418人,其中,特岗教师105人,回常任教免费师范生69人,本级招考244人。完成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190人。争取偏远学校教师岗位津贴200万元。下发全市教师第14个月奖励性绩效工资。落实了教师体检费和班主任岗位津贴869万元。完成了431套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乡村教师住房条件。2017年,“国培”“省培”送培人数达2500人,争取上级投入国培资金260万元。进一步加大本级教师培训力度,全年培训教师2800人,投入培训资金180万元,有效提高了全市教师整体素质。大力推动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工程建设,莲花小学已于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虎溪小学主体已经完工,学墙小学完成了围墙和护坡,六中综合楼完成了招标,市二中新校区已完成了招标前的准备工作。南市小学、万寿小学、嵩塘小学、茶箭小学、宜水小学、进修附小、桃江小学等几所等几所学校建设的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建设力度,胜桥完小完成了整体搬迁,洋泉小学等农村学校建设正抓紧进行。年内22所合格学校(园)建设初步验收,已投入资金460万元。规划3个“全面改薄”项目,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

科学技术

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7家,比上年增加2家。高新技术产值达94.61亿元,增长21.3%,高新技术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4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0.45亿元,占GDP比重为9.2%,较上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2个,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7个,全年专利申请18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6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24.1%,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6件,有效发明专利增幅71.4%。

文化事业

全市拥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登记在册的可移动文物8261件。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5.12平方米。全年共发表各类稿件2600余篇,国家级新闻媒体发稿20余篇,省级媒体发稿300余篇,各类网络媒体上稿2000余篇。《常宁:发展异地商会老乡回乡投资兴业》荣获2017年度衡阳新闻奖二等奖。

全市有电视台1个,广播电台1个。新增有线电视基本客户4783户;净增宽带客户5862户;新建宽带专网5条;净增无线数字电视5450户。

医疗卫生

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871所,其中二级医疗机构7所,包括二级综合医院2所、中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1所、二级专科民营医院3所,乡镇卫生院2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村级卫生室367个、民办诊所50所、其他各类医疗机构81所(包括分院、一级民营医院、厂矿医务室等)。卫生技术人员419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33人,注册护士1509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总床位3997张。全市全年活产数为8628人,产妇数8526人;孕产妇系统管理8179人,系统管理率91.26%,住院分娩8626人,住院分娩率99.98%。7岁和3岁以下儿童分别为62097人、28609人,保健管理率分别为95.2%、90.79%。

城市建设

砚池山公园一期建成开园,青阳广场完成提质改造,华岁国际商贸城主体完工,青市车站建成启用。南门湖公园、城区第二水厂、城北变电站、二中搬迁、人民医院扩建等重点民生项目稳步推进。城区自来水管网日益完善,新建供水管网18公里,宜阳工业园、城市一环自来水管网全线拉通。铺设燃气管网29.1公里。完成地下管网普查,改造主要路段雨污分流10余公里,仙岭垃圾填埋场污水管网建设完工。完成城市总规修改和17个乡镇总规修编,编制5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和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规划。加大“控违拆违”力度,规范城乡开发建设行为。大力整治渣土撒漏、“牛皮癣”等城市顽疾,城市环卫、交通秩序持续好转。

环境保护

重拳整治环境突出问题,关闭停产92家环境违法企业,环保挂牌督办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水口山区域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大渔村废渣治理、康家溪Ⅲ号地块、杨家湾重金属污染场地治理等年度治理任务。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稳步实施。强力整治非法采矿企业,乱采乱挖现象得到遏制。完成85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强饮用水源地及水域功能区环境质量监测,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强化全市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全年共受理危险废物转移备案106批91731吨,跨省转移审批12批11100吨,有效防止了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人民生活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73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18元,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收入比为193.1:100,较上年缩小了2.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支出2397元,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为17.0%,较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2.6平方米。

社会保障

基本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稳中有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参保20467人,征缴养老保险基金25332万元,为7901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待遇28784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928人,共征缴基金21956万元,为31291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5356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85707人,征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2971万元,为11.4万人发放待遇9721.7万元。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128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488人,征缴基金11129万元,为15612人发放待遇7589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6万人,征缴基金43804万元,享受待遇182795人次,待遇支出32341.17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3412人,征缴基金381万元,为1001人发放待遇499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5010人,征缴基金782.21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7377人,征缴基金2405万元,为647名工伤职工支付待遇934万元。

低保与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市7865名机关干部与15339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对47个贫困村和224个贫困人口在100人以上的村派驻工作队,大力开展结对帮扶、驻村帮扶、定点帮扶,形成了“万名干部齐上阵、三级联动抓脱贫”的强大合力,圆满完成“25个贫困村脱贫退出、10927名贫困人口脱贫、3500人易地搬迁、2193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四大年度目标任务。整合涉农资金1亿元,帮助成立扶贫合作社121个,流转土地19000多亩,大力发展油茶、烤烟、光伏发电等富民产业。7944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建立完善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对农村贫困人口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财政补帖。发放精准扶贫贷款9876万元。兜底救助992户2360人。整合近2亿元资金,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和改造村组道路181.4公里,完成6个贫困村的安全饮水工程,维修山塘水渠131处,新建村部34个,新建小学1所,实施贫困村农网改造57处,贫困村光纤网络和4G信号实现全覆盖。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70元/月。五保户分散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达到340元/月、550元/月。[7]

历史文化

常宁文化

常宁,位于湘江中游南岸,地处五岭山系,自唐天宝元年置县,至今已有1264年。自古享有“鱼米之乡”、“油茶之乡”、“有色金属之乡”、“世界铅都”、“版画之乡”等美誉。

常宁版画

常宁版画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培植了版画作者300余人,以教师、工人、农民为主,不少作品在各项比赛中获奖并出国展出。常宁版画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质朴的艺术风格,一度被誉为“扎根乡土的花朵”。常宁也因版画创作群体大、作品多、影响广,而被誉为“版画之乡”。

常宁版画是湘南大地绚丽的艺术奇葩,其拙朴、自然、精巧的艺术手法,多角度刻画出当地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乡村变化与劳动者的忧乐,带给我们远离乡土的城市人多少意外的惊喜。那是山涧清亮活泼的溪淙,是林间悠远而亲切的牧歌,是红色原野上沧桑与生机的交织,是平凡英雄和伟大时代的雕像,乡土艺术家协力搭建起一座辉煌的艺术殿堂。

常宁的洞腔闻名全省,剪纸花灯闻名全国,版画饮誉东南亚。常宁民间文艺形成六大特点:(一)历史源远流长。民间花灯、马灯、皮影戏已相传几百年,新兴版画艺术是20世纪3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流传到常宁是50年代,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剪纸艺术是明末清初流传到常宁的,迄今已有400年的历史。(二)群众参与广泛。全市20多个乡镇、70多个村、7个居委会都有群众参与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创作、表演活动。(三)内容丰富多彩。有表现地方特色的人龙、棉花龙、板凳龙、花灯,有以洞腔为基调的山歌。有表现瑶乡风土人情的歌谣、长鼓舞和服饰,有瑶族特有的曲艺谈笑,有表现农民战天斗地致富奔小康的版画、剪纸艺术等。(四)文艺形式多样。有民间歌曲、舞蹈、器乐、曲艺、戏曲、歌谣、故事等。(五)成果丰硕。戏剧《那山那水》进京演出,舂陵河畔的舂陵剧团赴省城参加全省第三届“映山红”艺术节获奖,常宁版画有10xxxx件作品先后在全国获金、银、铜奖,《版画乡情》获中国电视短片一等奖,在美国熊猫电视台播放。常宁板桥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庙前镇被省厅命名为“花灯艺术之乡”。(六)影响深远。通过艺术形式,塑造了一种奋发向上、艰苦奋斗的常宁精神。民间文艺对常宁的两个文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版画是视觉艺术的高级形式,能在常宁相对偏远之地生根茁长、蓬勃兴旺,成为人们关注的文化现象,追根溯源,不能忘记当年省会艺术家以办点方式给予的启蒙和传授,不能忘记吴国威、肖健等一批本土艺术家的示范与推动,常宁人民慧心巧手、深厚的文化蕴含与充沛的生命激情,更是其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8]

名优特产

主要有“常宁八宝”系列的塔山山岚茶、苦丁茶、瑶乡腊肉、西江河鱼、豆油、茶油、干笋、干蕨以及兰江柒醋、凉粉、黄花菜、无渣生姜等。

工艺品有常宁版画、肖形印章。

风景名胜

西江漂流

西江漂流起于常宁市塔山瑶族乡西江村万木园,止于蒲竹村蒲竹园,途经拦财坡、西江口、蛇形湾、捡宝山各景点,全程约10公里,历时两个多小时,有“中华瑶乡第一漂”之誉。漂流河段,滩险湾急,落差高达100米,共有险滩16个,急湾20多处。沿途风光配上转动的筒车,古老的瑶寨,动听的瑶歌,美妙的传说,构成了一幅古朴、浓郁、独特的瑶乡风情漂流画卷。

天堂湖

天堂湖坐落在常宁市洋泉镇,距离市区30分钟车程。天堂湖是衡阳市面积最大的人工湖。库容300万方,水面宽3700亩,是一座集灌溉、防洪、拦沙、发电、养鱼和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库。主要景点有寨子岭、回归岛、跑马坪、慈母峰、观鱼舫、品茶园、卧龙岗、鳌鱼头、田螺形等。与天堂湖遥遥相望的是泉峰山佛教文化胜地----泉峰三寺,即灵峰寺、弥峰寺、泉峰寺。

天堂湖位于湖南常宁市西南部天堂山风景区内,坐落在常宁市第二大镇----洋泉,与桂阳、郴州毗邻,距离市区30分钟车程,与衡阳市区相距85公里,距省会长沙280公里。

天堂湖是衡阳市面积最大的人工湖。她汇纳天堂山八方溪水,库容300万方,水面宽3700亩,一般水深达10-15米,最深处45米,东西水面最宽2公里,南北水面最长7.5公里,是一座集灌溉、防洪、拦沙、发电、养鱼和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库。湖中大小岛屿11座,半岛37处,坐落有致,山水相映,绿树千重,风帆点点,美不胜收,不愧为常宁的一颗璀璨的明珠。1996年,常宁市委、市政府在经过专家等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作出了对天堂湖进行旅游开发的战略决策。1997年,市旅游局制定了天堂湖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并以天堂湖为重点投入资金100多万元,进行了实质性的旅游开发。目前,天堂湖设立了天堂湖游乐公司,建成了四个旅游项目:天堂湖水上乐园、瑶池山庄、天堂湖旅游接待处和天堂湖宾馆,食、宿、游、购、娱等旅游服务功能配套,成为集水上娱乐、垂钓、度假和观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天堂湖——时时拥有春天般的魅力,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

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使得天堂湖年平均气温在17度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丰富纯净的水资源,带来了适宜的气候,清新的空气。以湖中的回归岛为界,北面的湖面姿态凝然,清幽神秘,南面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岛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沙鸥、白鹭翔集,鱼跃水面,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开阔处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幽深处群峰蔽日,树影婆婆。

天堂湖的主要景点有寨子岭、回归岛、跑马坪、慈母峰、观鱼舫、品茶园、卧龙岗、鳌鱼头、田螺形等。寨子岭上有着许多神话传说,相传明代奉满虎扎茅练兵,准备反朝廷,在即将成功时,其母因送饭误闯寨子岭,破了法术,终于功亏一篑。四周有和尚脑、仙人桥、出米岩等名胜古迹,塔山的西江漂流项目,谷深、滩险、弯急,刺激绝伦。天堂湖旁边泉峰山上的佛教文化胜地----泉峰三寺,即灵峰寺、弥峰寺、泉峰寺,引无数善男信女竞折腰。相传宋仁宗与其妹升国公主经过天堂山下的塔山,升国公主喜爱此地风景留下修道,现有公主庙、浆衣寺等遗址存在。1654年,为逃避清政府的搜捕,明末大思想家王船山隐居于洋泉西庄源,著书立说,至今遗址尚存。著名的历史遗迹,古朴的山乡村庄,纯厚的民风民俗令人留恋不舍。

中国印山

中国印山位于庙前溶洞及石刻景观区的桂花园,距市区约39公里。中国印山由中国书法城、中国名人名章城、中国纪念印章城组成“一山三城”。它以摩岩的形式,把我国数千年的书法、印章精品篆刻于一山,共计印章4300枚,书法石刻作品700余件,规模达1000亩,堪称“中华一绝”。篆刻欣赏是一种综合美的艺术享受。目前,中国印山推出的印章有200多枚,其中亚禽氏、瞿甲、子亘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殷商三印。此外,印山境内珍稀植物众多,大理石群峰“石态万千”,自然景观有麒麟望月、众仙聚宝、孔雀迎宾、剑劈犀牛、马牛相及,还有情人谷、印象石、印山龙、人面石,也有登仙岩、补天石、神龟三代等优美的传说。艺术的享受、人文的教化、性情的陶冶——走进“中国印山”就是走进中国篆刻艺术的殿堂!

中国印山始创于2003年,创建期为5年(2003年—2007年),于2003年8月份开始启动,占地面积为1500亩,目前正在进行第一期的创建过程中。整个景区为“一山三城”,即名人名章城、书法精品城、纪念印章城,以摩岩的形式,把我国数千年的名人名章、书法精品篆刻于一山。纪念印章城又称“百姓印章城”,即为所有华人而创立,每个华夏子孙均可自愿在此以实物留名于千古,让后人世世代代留章传世,成为一部传世家谱。而在三城之间又具有互动关系,名人名章城、精品书法城为纪念印章城提高品位,纪念印章城则为名人名章城、精品书法城提供资金,中国印山的创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将印章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我国更是尚属首创。

庙前中田古民居

经湖南省古建筑学家考证,认定古民居始建于永乐二年(1404年),迄今600多年。虽经历数百年的风雨剥蚀,目前仍保留旧宅100多幢,天井200多个,巷道108条,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民居既有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又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我省目前保存较完好、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之一。

财神洞

堪称“地下艺术宝库”,正处于“常桂百里画廊”的中心地段,全长约1000多米,主要有财神迎宾、神龙摆渡、玉龙守珠、翡翠悬塔、瑶池仙桥等九大景点。财神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基本囊括了溶洞景观的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各种栩栩如生的形态,被誉为一方“扩大的仙山,缩小的盆景”。

培元塔

培元塔,位于常宁市城西北两公里宜水河畔,现为城中唯存古迹,人文景观标志,省市文物保护单位。

塔建成于清同治五年(1866)。塔七级八棱,高36米,基围67米,石爪铁顶,结构精严,规制雄伟。

相传,唐训方统领“训字营”湘军时,升帅旗断,觉征兆不妙,便船载军饷回乡,筹建培元塔。培元塔建成后,消息传到京城,有人奏了唐训方一本:“建塔二万两,唐训方贪污将士俸银。”同治帝闻奏大怒,派彭玉麟查验。彭玉麟化装成算命先生来到唐府。进门见唐训方小儿子便问,你父亲可在家?唐训方在屋内听到有人说话,从门隙一瞥,认出彭玉麟,赶紧换上农衣,手拿粪耙子、粪筐从后门溜出,在田里踩了一脚烂泥,再转悠到前门,故作惊讶:“雪琴兄(彭玉麟字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我刚从外面拾粪回来,恕罪恕罪!”弄得彭玉麟一脸尴尬。寒暄后,彭玉麟直言问道:“有人告你贪污军饷,可有此事?”唐训方一脸无奈:“学琴兄,我们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你还不知道我的为人?同治七年回乡后,我潜心学问,闲暇之余,做些农活,种点蔬菜。建塔镇水是造福一方的善事,所用之款是乡亲们捐的,我带头捐出来那些银子,是卖了祖上几担田凑的,请大人详察。”彭玉麟与唐训方都属湘军中“书院派”的著名人物,又同为“水师”出身,这次“查处”,不过做做样子,后以查无实据上奏同治帝,不了了之。于是,唐训方“捡狗屎”巧对彭玉麟在民间传为佳话,也戏寓此塔是“赔银元之塔”。[9]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