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平凡,是生活的本真(雨后青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平凡,是生活的本真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平凡,是生活的本真》中国当代作家雨后青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平凡,是生活的本真

【一】

认识陈杰,纯属偶然。2015年10月,我在一个文学群闲聊时无意中发现了她,其谦卑的谈吐不卑不亢、不温不火,透露出女人特有的柔怀与韧性、坚毅与沧桑,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

认识陈杰,也可说是一种必然。当时我在查阅她的资料时,发现她年龄与我相近,便主观认定我们之间肯定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思想上不会存在代沟,易于交流。加上另一位文学挚友在私信里向我极力举荐她,说她是某县的教师、也是一位作家时,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于是彼此加了好友,并相信文学会成为我们联系的桥梁。

2016年1月,在汪剑平老师的鼎力支持下,我、黎昕、梁翅和其他几个业余文学爱好者共同发起创建的“荆州市网络作家协会”获得荆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团的批准,并下文正式命名为“荆州市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

为尽快展开“网委会”的工作,我们迅速搭建“网委会”通讯平台,大家各显神通,联系散布在全国各地的荆州籍作家,为《荆州文学》(网络版)“选稿基地”储备文学创作人才。陈杰系我的文学好友,自然被吸纳为“网委会”首批会员。

2016年7月2日,“荆州市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在岑河秋收农庄正式挂牌暨首届笔会,得到了岑河文化站和岑河老一辈作家、书画家及民间艺人们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

为答谢岑河镇政府、岑河文化站和岑河人民的深情厚谊,网委会班子成员精心酝酿和策划,于同年10月举办了一次“走进岑河”的大型采风活动,目的是以此来讴歌岑河、宣传岑河、推广岑河,检阅荆州网络作家队伍的文学创作实力。陈杰应“网委会”的邀请参加了这次采风活动。

短暂匆忙的友好互动中,来自荆州城区和各县市的网络作家们相聚在岑参故里,挖掘岑参文化的宝藏,相互探讨,相互了解,谈工作,谈文学,谈生活,谈过去,谈未来……几乎无所不谈,各自展示自己独特的文学风采,彼此间没有丝毫的陌生感、拘束感,俨然老朋友们久别后的一场重逢。

采风活动结束之后,网络作家们打破地域界限,融合在“网委会”这个大家庭里,彼此间情同手足,无拘无束。短短几天时间就各自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共同结集出版了《走进岑河》回馈岑河,赢得了岑河人民的尊重。

【二】

众所周知,尽管网络作家和职业作家都是文学的一份子,但他们的写作目的却大不相同。前者是黄鼠狼娶媳妇——小打小闹,自娱自乐;后者是著书立说,欲成名成家,流芳千古。

二者的创作环境也有天壤之别。因为网络作家中的绝大多数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时时刻刻都在为生活而奔波,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潜心研读经典,追名逐利。他们必须把生存摆在第一位,写作作为闲暇之时的一种自娱自乐,不能有其它奢望,因此网络作家文学创作活动的目的是单纯的,无杂的。而职业作家拥有得天独厚的人脉资源,一般都或多或少掌管着或大或小的文学阵地,即便是他们脱离实际、脱离生活、人云亦云地闭门造书,也能被冠以“文学艺术”之名而相互吹捧,可作交易式的互通有无。

所以,平凡是网络作家们的共性。这一“共性”决定了他们不能像职业作家那样“高高在上”,只能选择平凡地生活。在平凡的劳动中感受平凡人的人生,是网络作家的必由之路,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捷径。

“我手写我心”是网络作家写作的最高境界,也是他们对生活最真诚的表达,贯穿于他们文学写作活动的全过程。至于“著书立说”,仅仅是他们把自己零零碎碎的文字作一个细化的整理,绝无功利可言,充其量是他们对追求文学之梦的一种自我安慰,给儿孙们留下一个尴尬的交代罢了。

这些,从《草籽花开》的成册过程可见一斑。

记得刚认识陈杰时,我就极力鼓动过她,要她将自己的作品结集出版并承诺由我来免费担任她集子的责任编辑。她却淡然一笑,说,我不像你,有大把的时间可用来看书和写作。今天,只要我把手头的工作停止下来,明天的生活费我就没了着落。更何况我的文字也不成体统,是写给自己看的,纯粹是给自己留个念想。

我不怀疑陈杰的这番话,因为我自身也是一名网络写手。我们有同样的追求,同样的梦想,同样的经历,这才有了相同的感受和相同的无奈。毕竟,我们都不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不食人间烟火地去单纯追求文学的巅峰,只能靠诚实的劳动先求得生存,才能脚踏实地地坚守文学创作者的那一份清贫。

【三】

光阴似箭,转瞬一年有余。

作为陈杰的文学好友,我对她的关注自然要比对普通朋友的关注更多一些。当我看见各地各式各样的中小学生作文补习班遍地开花时,我开始感觉到她所从事的职业已经渐渐步入夕阳,一种一哄而上、“滥竽充数”式的激烈竞争局面即将到来。

因为,程序化教育软件的广泛运用,对于传统的、人性化的“言传身教”模式的冲击不言而喻。因此我建议陈杰“服老”,早点退出竞争,留点时间把她这一生对“教育事业”的亲身经历作一次系统的总结,给后人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回忆,给教育历史的轨迹留下一个可以寻踪的切点。这样,才能心安理得地回归到平凡的生活中来。

或许是我的“建议”触动了陈杰不甘落后的某个隐痛之处,她居然破天荒地在繁忙之中把她空间里的文字鼓捣成文档,不假思索地“扔”给了我:“我没时间整理,你时间多,帮我编辑一下吧,我付你工资。”陈杰的这一举动,搞得我苦笑不得,因为她知道我帮其他朋友编辑“书”都是免费的义务劳动。

打开陈杰发来的文档,杂乱无章的文体、花花绿绿的文字和极不规范的格式让我啼笑皆非,顿感头昏脑涨。但这事是我自讨苦吃,我不能出尔反尔地去责怨她。只好“自认倒霉”,在我的空间里发出《老编辑的新难题》的感慨:

比老人还老的气节匆匆走来骨头里原有的词语都已固化比钢板还要坚硬能否借助浩荡东风把繁杂春天简化为绿色诗句变成书本上的黑字?请容我,与斗艳争奇的百花商议可否滤去万紫千红?

还是先给无家可归的尘土让路吧借一场春雨,将它们冲洗到闲置的河滩挤瘦轻飘空洞的芦苇,来守卫泥土的完整给野草一个赖以生存的家园

其实,我最大的优点并非是朋友们所说的我“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而是我处变不惊、不慌不忙的那份自信。——再杂乱的文稿,只要我认真阅读,立马就能梳理出几条清晰的主线,把作者作品的精彩呈现在她的读者面前。

熄灯睡觉吧!想发的“牢骚”已倾泻殆尽,想必陈杰会关注我的空间,知道《老编辑的新难题》在嘀咕些什么?

【四】

无梦的睡眠,质量就是这么高!一觉醒来,神精气爽。

平凡生活的要领与精髓,莫过于无欲无求的简单;无欲无求的简单,说白、说到底,无非是无忧无虑的顺其自然。

打开手机,QQ闪烁。陈杰发来了消息:

很久没见你写诗了!这对于一日不写就手痒的你来说,肯定是无感可发了。所以,你要感谢我杂乱无章的文档,是它给了你写作的灵感。《老编辑的新难题》其实不难,不用商量,哪该舍?哪该留?你作主。

切!什么人啊?强词夺理。不予理睬,继续装睡……

【五】

其实,睡“睁眼觉”是一件比“睡不着觉”还要辛苦、还要难受的事情,这种傻事只有懒汉才做。所以装睡对我来说只是躲避唠叨的一种策略,目的是节约时间干自己想干、该干的事情。

陈杰发来的文档的确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字体、字的颜色,文体、文档的样式,可谓是五花八门。喜欢花花绿绿是女人的天性,尽管这些刺眼的彩色字让我看得头昏脑涨,但我心里还是能够理解的。

于是,我从清除文档的格式入手,把字体、字的颜色统一成黑色,与纯白的稿笺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一来,我所喜欢的黑白世界与黑白分明的生活便简单、完美地对立统一起来……

还原了文字的本真,也就还原了生活的本真。再按照文体的形式分类,陈杰对生活的感悟以及表达形式就一清二楚了。继续按其文字的内容分类,陈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梦想立马鲜活地跃然纸上。真的、假的;实的、虚的;美的、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尽显文中……

【六】

我与陈杰平常的交流甚少。一则是因为她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和我闲扯;二则与我个人的性格有关,因为我从不打探朋友的隐私。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底的秘密和故事,这些都只属于朋友的过去,与己无关,我无法、也无需去追究每个人已经走过的历史。因此,我对陈杰的了解仅限于我认识陈杰之后的陈杰,并不透彻。

“我手写我心”,这是职业作家永远达不到的境界!即使他们能够到达,也会因为他们手中握着的“饭碗”而不得不对其文字作出违心的阉割,去迎合他们的“主子”。

网络作家则无需要这样。提笔,他们就能流出心底的文字,无需作任何伪饰便可成为文学的一份子;搁笔,他们就能迅速地操起谋生的工具,赚取活命的五谷杂粮。

我之所以把陈杰归类到网络作家的行列,不是因为她的文字造化达不到职业作家的水准,而是因为她的文字纯朴、真实,带有网络作家写作的普遍性。如果说我对陈杰的了解要比其它人对她的更为全面一些,那也是因为我在给她编辑《草籽花开》时,从她的作品里窥见到了一个真实的陈杰。

一个胆小怕事又鬼精鬼灵的陈杰,是在她《智偷苕藤》时活灵活现的:

“大叔,我家喂了一头母猪,下了9条儿,等我寻猪草回去吃,可是我寻不到猪草,您让我装一包袱苕藤行吗?”

“你这个小孩怎么那么乖呀!你是几队的?爸爸叫什么?”

我说了爸爸名字,大叔不认识,但他还是马上爽快地说,“你快点装吧!”他连忙亲自动手帮我装了一满包袱,说,“你快往那边走,这边很多人过来了!”

一个悲催的时代,一段悲催的历史,就这样在陈杰的笔下轻松而真实地展开。一个无情的世界里,一个真情的善举感动着一代人的一生,让人们时刻铭记:知恩感恩。

还有什么高雅的文字能像《草籽花开》这样的接地气,充满着人间的真情?还有什么“高大上”的文学艺术更能这样一目了然地揭示人间的大爱?

【七】

写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作一个简单的声明:并非我瞧不起所有的职业作家,也非常理解他们谋生的难处。我更承认职业作家比网络作家的学识渊博,写作技巧比网络作家更加老道、灵活,不像网络作家那样只认死理,直白直叙,不懂得隐晦和含蓄。

我对职业作家的偏见与我在网上的一次奇遇有关。我曾经遇到一个头衔介绍比其“作品”篇幅还要长的大腕作家,他在网上大肆批评著名的小说家莫言,对莫言作品不断上纲上线的抨击,引发了我“好打抱不平”的心性发作。

在“你来我往”的“板砖”中,我欲通过百度来搜素他的文章作为攻击的“靶子”,却无意发现这位瞧不起网络作家的“文学大师”有一本75篇文章的新书,里面竟然高达74篇是剽取网络作家的文章,只有1篇是他自己“打情骂俏”的文字。而且其剽窃手段极为低级可笑,只是修改了一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内容是连错误的标点符号也给一锅端去了。在我揭露他的丑恶行径后,他拉黑了我,封闭了他自己的博客,不见了踪影。

这件事情,在我的内心烙下难以磨灭的印痕。我开始专门寻找职业名家的作品阅读……

尽管在后来阅读职业名家的作品时再未发现类似的丑行,但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却意外地发现,许多“高大上”的文字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僵硬模式。要么是不厌其烦的空洞说教,要么是人云亦云的相互吹捧或者相互攻击。这些缺乏新意、缺乏独特思想、脱离实际生活的生搬硬造,犹如一堆肥胖的肉体缺乏生活的支撑,宛如轻飘的灵魂无法支撑行走的骨架一样,失去了文学的那份厚重。

【八】

似乎扯远了?

唉!我写文章就是这样漫无边际,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毫无章法可寻。就像我曾经的生活一样,随命运的沉浮而飘忽不定。

回过头再来读陈杰的《南方打工》,忽然感觉有些心痛。因为我从《草籽花开》的这个小辑里,仿佛看见了当年那个含着离别的热泪、背井离乡地远去的自己。《箝住伸向邮局的第三只手》里的情节,我在广东打工时也曾遇过;《看护好辛苦钱》的自我警示,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荡。只是,我没有陈杰那《等待的一年》的耐心,未能像她那样《留住绿色的美丽》。

她远比我幸运!尽管她有过《八岁小妈》的承重,过早地肩负起担当家庭的责任,但她同时拥有一对《慈祥的父母亲》和《爱的羽翼》。人世间,还有什么东西比亲情更为珍贵?

《八岁小妈》讲述的是陈杰背着妹妹上学的故事。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农村,这类故事极为普遍,可谓是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事情,可陈杰却把这个故事写得深情满满。“贪吃、苛刻、蛮横、漂亮”小妹令人捧腹的言行,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人见人爱。一个本来沉重和苦难的故事,因为在着笔时“亲情的注入”变得生动而美好,甚至让人怀念起那段苦难却单纯的岁月。故事的情节也并不复杂,想上学——失学——重返校园,简单得像一条直线,却顺理成章地推演出陈杰珍惜校园生活,刻苦学习的精神,为她后来的教师梦打下了伏笔。

在经历了《南方打工》的酸甜苦辣和曲曲折折的不懈努力后,油甘埔终于圆了陈杰的教师梦。她在这条艰难而漫长的路上走到了今天,而且还在继续往下走……

陈杰是幸运的,也是平凡的。她《忙碌无悔》的教学,《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执着,像一座巨大《心灵的磁场》,《暗香》浮动。

她以《文为媒》,《巧治偏食》的技巧和敢在《家长会上亮戒尺》的勇气,不仅医治了现代青少年偏食的通病,还赢得了学生家长们叹服的掌声……

她辛勤的耕耘,不但结下《师徒缘》,还得到了《反哺》的回报。她骄人的成绩终于赢得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承认,“不要把财富留给孩子,而要把孩子变成财富”在《师魂耀荆楚》中得以践行……

【九】

不能继续展开了,我得赶紧刹车,让泛滥的思绪收僵聚神。不然,对于《草籽花开》这个册子来说,我就有喧宾夺主之嫌了。

在《平凡,才是生活的本真》临近收笔之际,窗外的世界已在黑暗中透出一丝光亮,这是黎明的曙光……

2010年荷兰好声音(Holland’s Got Talent)冠军 MartinHurkens的街头表演《您鼓舞了我》还不知疲倦地在我的电脑循环地重复着:

每当我心情低落,我的灵魂如此疲惫

每当麻烦接踵而来,我的内心苦不堪言

然后,我会在这里静静地等待

直到您出现陪我坐一会儿

有您的鼓励,所以我能攀上高山

有您的鼓励,所以我能横渡狂风暴雨的大海

当我倚靠着你时,我是如此坚强

因为您的鼓舞,让我超越了自己 [1]

作者简介

雨后青山,实名唐光辉,60后。业余文学爱好者,民间草根诗人,网络写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