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博物館 - 舊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州博物館 - 舊館

中文名稱;廣州博物館

原名;廣州市市立博物院

外文名稱;Guangzhou Museum

成立時間;1929年2月11日

地理位置;廣州市越秀山鎮海樓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廣東省廣州市

類別;綜合性歷史博物館

開放時間;9:00-17:30(17:00停止售票進場,

逢星期一閉館)

門票價格;10.00元

地點;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公園內鎮海樓

館藏精品;刺繡、絲織、廣彩、外銷瓷、外銷畫

藏品數量;50000件藏品

所屬國家;中國


廣州博物館,位於廣州市越秀山鎮海樓,1929年2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為我國最早期創建的博物館之一。是收藏有關廣州歷史文物,舉辦陳列展覽和進行科學研究的專門機構。館址鎮海樓始建於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距今已有六百三十多年的歷史,是廣州著名的古建築,被譽為"五嶺以南第一樓"。"鎮海層樓"和"越秀層樓"分別是清代和現代羊城八景之一。

廣州博物館經過不斷發展,現除鎮海樓展區外,同時還有廣州美術館、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三個分展區。2017年5月18日,晉級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授牌。

2020年2月,為表達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敬意,景區將在疫情結束並恢復經營後向醫務人員優惠開放

序言介紹

廣州博物館位於廣州風景秀麗的越秀山, 館址鎮海樓。鎮海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永嘉侯朱亮祖修繕廣州城時,北城垣拓展至越秀山上時建造的城樓。鎮海樓自清代以來,多次被評為羊城八景和現代十大旅遊美景之一。

1928年,廣州市政府在修葺的同時,於此籌辦"廣州市立博物院",1929年2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為我國最早期創建的博物館之一。1941-1945年,稱為廣州市立圖書博物館

1946-1949年,稱為廣州市立博物館。

1950年至今,稱為廣州博物館。

廣州博物館經過不斷發展,現除鎮海樓展區外,同時還有廣州美術館、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三個分展區 廣州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綜合性歷史博物館,是收藏和展示廣州地方歷史文物的重要場所。現館內常設展覽為"廣州歷史陳列"展,展覽通過近千件古、近代的圖片、資料,使人們從中了解到廣州歷史發展的概況與地方文化的特徵。此外,廣州博物館還定期舉辦各類專題性、紀念性的臨展。

廣州博物館的藏品,主要是建國以來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這些文物是館藏的基礎。同時通過市政府調拔,向社會廣泛徵集、購買與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捐贈,館藏由初期的三千多件增至十萬件。

2017年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館接受晉級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授牌。[1]

建築布局

鎮海樓

廣州博物館鎮海樓展區位於風景秀麗的越秀公園,館址為廣州有名的一座古建築--鎮海樓。鎮海樓曾名望海樓,因樓高五層,俗稱"五層樓"。它始建於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時守將朱亮祖為拓展城區,合宋代三城為一,修城牆橫跨城北越秀山,並在最高處建此城樓。登樓眺望,羊城景色盡收眼底。數百年來,詩人墨客詠嘆之篇不絕。清以來一直為"羊城八景"之一。

五層樓展區分布為:

首層,廣州地理模型與廣州古城市示意圖; 二層,出土的新石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589年)的歷史文物; 三層,陳列隋、唐、宋、元、明、清時期的歷史文物; 四層,陳列明清,特別是清代歷史文物; 五層,陳列鴉片戰爭後,即中國近代文物的歷史資料,說明廣州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策源地。

在鎮海樓西側,有1964年建的碑廊和炮座。碑廊立有古代碑刻二十三方;炮座安放有明崇禎年間至鴉片戰爭時期廣州地區鑄造的城防大炮,還有購自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的鋼鐵鑄炮。東側有1986年所建的專題陳列室,經常舉辦各種臨時性或紀念性的專題展覽。

鎮海樓內陳列的是廣州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廣州歷史陳列》。《廣州歷史陳列》以城市建設發展為主線,通過七百多件古代和近代文物、照片和資料,從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方面展示廣州兩千多年歷史變遷的軌跡,使人們從中了解廣州歷史發展慨貌和文化特點。

博物館展館是在1992年新建的,是一座具有現代化設施的新陳列大樓,樓的四面都是白色的浮雕,陳列面積2197平方米,陳列大樓的南邊,露天陳列鴉片戰爭時期中國軍民抗擊英國侵略的3尊鐵炮以及300多年前墜落在英德縣的一塊8000多斤重的隕鐵。

美術館

位於鎮海路東側,展區主體建築仲元圖書館,是為紀念辛亥革命將領鄧仲元而建。建築採用中西結合裝飾風格,1929年奠基,次年建成。1957年廣州美術館建成,以該仲元圖書館為館址,現為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展區有兩個專題展覽:分別是《海貿遺珍》和《地球歷史與生命演化》。仲元樓展出的是《海貿遺珍》展,該展向大家展示了18世紀清代中期至20世紀初,廣州外銷的牙雕、刺繡、絲織、廣彩、外銷瓷、外銷畫等傳統的工藝品,再現了清代廣州口岸對外貿易的盛況歷史。自然科學館展出的是《地球歷史與生命演化》展,該展採用隕石、礦物和化石三大類罕見珍貴的實物形象地展現了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命誕生演化的全過程。

人民抗英鬥爭館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館址位於廣州市廣園中路34號的三元古廟。館址三元古廟原是一座兩進一廡廊供奉北帝的道教神廟,建有山門、香亭、正殿、兩廊和偏間,占地面積1025平方米,建築面積446平方米,青磚石腳,硬山頂,灰塑博古屋脊上飾以琉璃鰲魚寶珠,前廊及廟內四壁上繪有"伏生傳經"等壁畫和圖案花紋

150年前,鴉片戰爭的炮火打破了三元里村寧靜的鄉村生活 ,三元里人民在三元古廟前誓師抗英,村民在打死打傷若干英兵後,到三元古廟,商議抗英對策,以三元里為中心,聯絡附近103鄉,隨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牛欄崗之役。從此,這座建於清初順治年間的小廟名揚中外。寫下了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自發鬥爭並取得勝利的第一頁。三元古廟亦成為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革命遺址。

解放後,廣州市人民政府對三元古廟幾經修繕,較好地保持了古廟原貌。1961年,三元古廟成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一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闢為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郭沫若先生題寫館名。該館現分別為廣州市、廣東省以及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館內常設陳列《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跡陳列》,陳列着當年抗英用的三星旗、武器、螺號、飛柬、揭帖、檄文等文物,還有抗英群眾繳獲的英軍槍支、刀劍和軍服,以及三元里農民高擎三星旗在北帝神像前誓師抗英的場景復原圖等,真實再現了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的史實,永遠為後人敬仰。

相關視頻

廣州博物館【舊】

參考資料

  1. 廣東省博物館舊館 , 360搜索 20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