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应城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应城县现为湖北省应城市,为古蒲骚之地。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置县,析安陆县南境置应城县,属郢州安陆郡。

安徽应城,古地名,位今安徽省六安市区西25公里(现隶属于六安市裕安区)。[1]

湖北省应城县

应城为古蒲骚之地。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析安陆县南境置应城县,应城建县自此始。以地处要冲,乃安、荆二府咽喉,郧襄东道门户,应置城为守,故名。北朝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以应城为城阳郡治,领应城、云梦两县,并一度改设浮城县。隋时改应城为应阳,唐武德四年(621年)复应阳为应城。1944年8月,应城县分为应城、应西两县,次年3月,两县复合并为应城县。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应城撤县设市。

安徽省应城县(古地名)

应城县,古地名,位今安徽省六安市区西25公里(现隶属于六安市裕安区)。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应城县,以霍山、应城、潜城3县置霍州,并改淠水县为开化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霍州,应城、潜城、开化、灊县统入霍山,霍山兼有5县之地,属淮南道寿州。霍山县于武后神功元年(697年),改名武昌县。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仍名霍山县。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改名盛唐县。天宝元年(742年),废盛唐别置霍山县,属淮南道寿春郡(治所均在今县城西郊古城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