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應城縣現為湖北省應城市,為古蒲騷之地。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置縣,析安陸縣南境置應城縣,屬郢州安陸郡。

安徽應城,古地名,位今安徽省六安市區西25公里(現隸屬於六安市裕安區)。[1]

目錄

湖北省應城縣

應城為古蒲騷之地。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析安陸縣南境置應城縣,應城建縣自此始。以地處要衝,乃安、荊二府咽喉,鄖襄東道門戶,應置城為守,故名。北朝西魏大統十六年(550年)以應城為城陽郡治,領應城、雲夢兩縣,並一度改設浮城縣。隋時改應城為應陽,唐武德四年(621年)復應陽為應城。1944年8月,應城縣分為應城、應西兩縣,次年3月,兩縣複合並為應城縣。198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應城撤縣設市。

安徽省應城縣(古地名)

應城縣,古地名,位今安徽省六安市區西25公里(現隸屬於六安市裕安區)。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應城縣,以霍山、應城、潛城3縣置霍州,並改淠水縣為開化縣。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廢霍州,應城、潛城、開化、灊縣統入霍山,霍山兼有5縣之地,屬淮南道壽州。霍山縣於武后神功元年(697年),改名武昌縣。中宗神龍元年(705年),仍名霍山縣。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改名盛唐縣。天寶元年(742年),廢盛唐別置霍山縣,屬淮南道壽春郡(治所均在今縣城西郊古城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