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府兵制

增加 16 位元組, 4 年前
府兵制之特色
[[府兵]]是農民中挑選家富力強的忘任,素質優良。加上[[唐]]初承襲北周以來的風氣,府兵地任較高,有時皇帝還親自駕臨檢閱演習,提高士氣,令府兵戰鬥力特強。
府兵制過去說來被認為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礎上的,至[[唐朝]]後期,均田制被破壞,而且邊患日深,機動性極強的北方騎兵入侵也要求唐朝軍隊作到兵將合一,能遠征、能於邊境長期駐防。故府兵制難以繼續推行下去,終被取消。近年研究成果發現,府兵制及均田制的破壞同為唐代中央政府對於人口流動、戶口資料的掌握能力下降所造成的結果,兩者之間並非為簡單的因果關係。天寶八年四月,朝廷有對吐蕃戰爭<ref>《 [[ 資治通鑒 ]] 》卷二百一十六:“上命 [[ 隴右 ]][[ 節度使 ]][[ 哥舒翰 ]] 帥……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其城三面險絕,惟一徑可上,吐蕃但以數百人守之,積檑木及石……拔之,獲吐蕃鐵刃悉諾羅等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數萬,果如王忠嗣所言。”</ref>,府兵已經無法維持,士兵多逃匿,管理府兵的折衝府根本無兵可交,五月十日,[[李林甫]]奏停折衝府上下魚書<ref>《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六:“李林甫奏停折衝府上下魚書,是後府兵徒有官吏而已。”</ref>,折衝府至此名存實亡。<ref>《通典•卷第二十九-職官十一》:“天寶八載五月,停折衝府。”</ref>由於府兵大壞,唐朝的軍隊由府兵制轉變為[[募兵制 (唐朝)|募兵制]],軍隊地方化的態勢形成,在外的將帥與士兵的關係較密切,是[[藩鎮割據]]的直接原因。朝廷畏其叛亂,遂改由宦官[[監軍]],中唐以後宦官的權力逐漸坐大(中國的[[第二次宦官時代]]),甚至可以直接廢立皇權。
== 府兵制之優點及缺點 ==
由於[[高宗]]、[[武后]]以後,工商業發達,許多府兵因物質誘惑,而棄職他就;或因土地被兼併無以自給而逃亡的情形日多。於是府兵至[[玄宗]]時期,已名存實亡。
[[File:511653132_m.jpg |thumb|100%|center|唐代的府兵制(圖)。<br> [https://blog.xuite.net/vlong750173/twblog/130746736-%E5%94%90%E4%BB%A3%E7%9A%84%E5%BA%9C%E5%85%B5%E5%88%B6 原圖鏈接] <br> 來自 vlong750173]]
2,2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