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延边大学法学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延边大学法学院(School of Law, Yanbian University)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隶属于延边大学的二级学院。

目录

学院简介

延边大学法学院创建于2003年7月,其前身是1986年建立的延边大学经济法律系。经过多年努力,延边大学法学院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法学院,成为培养东北亚区域特色法律人才和民族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法学院拥有法学本科专业、法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法学辅修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授权点。法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法学学科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拥有省级社会科学重点领域朝鲜韩国法研究基地1个、民族法学研究基地1个,现代化模拟法庭2个,国内规模最大的朝鲜韩国法资料中心1个。

法学院与韩国首尔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等国外15所知名大学法学会有密切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朝鲜韩国法论坛》、《图们江论坛法学分论坛》等国际性论坛[1],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师资队伍

法学院拥有国际化程度高、精通民族语言与东北亚多国语言兼通优势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13人、讲师15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拥有海外学历的教师19人,双师型教师16人;省新世纪创新人才1人,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1人,省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人;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兼职教师10人,校外实践指导教师40人。法学院在校生共69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14人,本科生378人。

建设学科

学院概况播报编辑延边大学法学院前身是1986年建立的延边大学经济法律系,1986年4月25日获得教育部批准成立法学专业,1989年成立延边大学法律系,2003年7月成立延边大学法学院,法学院已成为吉林省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重点基地之一。目前,法学学科,设有一级学科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律专业硕士授权点,法学学科目前为省级B类优势特色学科,延边大学“双特色”“1158+”重点建设学科。法学一级学科设有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等5个专业研究方向,本学科具有鲜明的朝鲜韩国法研究与民族法学研究为中心的东北亚区域优势与民族特色。一个法学专业,下设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等5个教研室;目前法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设有法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法学院在全面建设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力求办出自己的特色。现在初步显示的特色是:以面向东北亚为核心的朝鲜韩国法研究;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核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研究。另外,近几年来,法学院利用地域优势和教师的语言优势,在日本、韩国、朝鲜法律的比较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院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专任教师34人;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4人、讲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5人(含35名校外兼职硕导);有在校生725人,其中本科生398人、硕士研究生327人。经过多年的努力,法学专业已经建立了符合学校定位,特色鲜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学课程体系。其中,2007年《民法总论》被评为吉林省优秀课程,2009年《宪法学》被评为吉林省优秀课程,2013年《行政法》被评为吉林省精品课程。《商法》、《经济法总论》、《刑法总论》、《债权法》、《法理学》等5门课程为校优秀课程。编有《民族区域自治法》、《韩国行政法》、《韩国民法》、《日本行政法》等10多部特色鲜明的自编教材。其中《韩国行政法》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材。 [5]学院介绍播报编辑延边大学教学楼延边大学法学院创建于2003年7月,其前身是1986年建立的延边大学经济法律系。经过多年努力,延边大学法学院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法学院,成为培养东北亚区域特色法律人才和民族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法学院拥有法学本科专业、法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法学辅修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授权点。法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法学学科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拥有省级社会科学重点领域朝鲜韩国法研究基地1个、民族法学研究基地1个,现代化模拟法庭2个,国内规模最大的朝鲜韩国法资料中心1个。

师资队伍

法学院拥有国际化程度高、精通民族语言与东北亚多国语言兼通优势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讲师15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拥有海外学历的教师19人,双师型教师16人;省新世纪创新人才1人,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1人,省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人;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兼职教师10人,校外实践指导教师40人。法学院与韩国首尔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等国外15所知名大学法学会有密切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朝鲜韩国法论坛》、《图们江论坛法学分论坛》等国际性论坛,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CS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著作24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5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获奖16项;被国家相关部门、省委等采纳咨询报告12篇;参与多部自治地方立法。法学院在校生共69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14人,本科生378人。多年来,培养了大批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多语兼通法律专门人才,在中朝韩交流、涉外法律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了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法治人才,在国内民族法治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延边大学法学院已成为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和民族地方高层次法治人才的重镇,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东北亚各国的相互交流、搭建东北亚法治文明的互鉴与对话平台,发挥着智库作用,为民族区域边疆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学特色

实践教学是法学院本科教学的一大特色,法学院在州内各县市的法院、检察院设立实践教学基地,有力地推动了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法学院还拥有设备先进、功能齐备的模拟法庭,可举办刑事、民事以及行政诉讼案件庭审的模拟演示。另外,自1995年起,学院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到日本、韩国的法学院校学习,让学生增加“海外学习”的经历。法学院非常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三个面向:面向海外、面向国内同行、面向国家机关。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州和各县市的司法局、政府法制机构、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保持着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与日本、韩国、朝鲜的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着经常性的人员和学术交流关系。展望未来,延边大学法学院将继承学风活跃、治学严谨的优良传统,团结奋斗,同心同德,本着凝练学科方向、培养专业人才、打造研究平台、奉献研究成果的建设目标和宗旨,充分发挥学院优势,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塑造,把法学院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为国家培养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法学专业人才,为国家法制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