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开封第一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开封第一楼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开封第一楼

产品;第一楼小笼包子

形状;提起像灯笼,放下像菊花

特点;小巧玲珑,皮薄馅多,味道鲜美

开封第一楼是一家百年老店。该店所经营的"第一楼小笼包子",系传统名吃,源于北宋东京名吃"王楼山洞梅花包子"。第一楼小笼包子造型优美,其形之"提起像灯笼放下像菊花",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小笼包子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采用猪后腿的瘦肉为馅,精粉为皮,爆火蒸制而成。其特点是:外形美观,小巧玲珑,皮薄馅多,灌汤流油,味道鲜美,清香利口。[1]

字号概述

"中华老字号"--"开封第一楼"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老店,其经营的"第一楼小笼包子"更是以用料考究,制作独到,薄皮大馅,灌汤流油,软嫩鲜香,肥而不腻的风味特点和"提起像灯笼,放下像菊花"的优美形状令人倾倒,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 小笼包子原名灌汤包子,俗称汤包。包子在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的市场上已有售卖,是当时七十二家正店之一"王楼"的名品,时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北宋南迁传到临安(今杭州)又称"灌浆馒头"为当时著名的市井小吃。20世纪30年代,第一楼名厨师将大笼蒸制改为小笼蒸制,且连笼上桌,始称"小笼灌汤包子"。

字号来源

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源于我国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据《东京梦华录》载,时名为"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后经历代名厨师承和发展,演变为"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

字号历史

开封第一楼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第一楼包子馆,其始建于一九二二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国家特级酒家、中华餐饮名店、全国绿色餐饮企业,以经营中华名小吃--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和什锦包子宴而驰名中外。 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源于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它用料考究,制艺精湛,具有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肥而不腻的特点和提起象灯笼、放下似菊花的优美外形,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曾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首届中华名小吃和"中华名点"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贾庆林等同志都曾品尝过第一楼小笼包子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91年,"第一楼"应邀进京献艺,国务委员李铁映同志即席为第一楼挥笔题词"天下第一楼"。1992年11月第一楼小笼包子以"第一楼"为商标在国家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1996年8月国家内贸部认证"第一楼"为"中华老字号",1997年2月,"第一楼"小笼包子商标被评为"河南著名商标",同年4月,经河南省产权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第一楼"老字号的无形资产商誉价值为2400万元。

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开封第一楼有限责任公司已进入全中国餐饮业五百强行列。公司利用名牌战略,组建了第一楼开发分公司,在全国各地发展连锁企业六十多家;组建了第一楼食品分公司,使速冻小笼包子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轨道。

字号特色

"一楼,一楼,更上一层楼"。这是近年来开封人对第一楼最新评价,第一楼的产品也由原来单一品种的小笼包子发展成为风味独特的系列产品"小笼包子宴"和"速冻包子",使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同时,为了适应广阔市场的需求,1999年,我们成立了开封第一楼食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速冻系列的研制和开发工作,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与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小笼包子宴"又称"什锦风味包子宴",是包子大师曹振杰率徒创新的研制的。包子分为灌汤鱼仁翡翠鸡丁韭头蘑菇南荠山楂虾仁素馅麻辣等十大风味。十笼包子依次品尝,可谓变换中耐寻味,妙在其中;口感上分层次,渐入佳境。来自、法、、意、等国的朋友,以及同胞和中国海外华侨,在游览古城名胜之余,无不以品尝"包子宴"为乐事。

"第一楼小笼包子"以用料考究,制作独到,薄皮大馅,灌汤流油,软嫩鲜香,肥而不腻的风味特点和"提起象灯笼,放下似菊花"的优美形状令人倾倒,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第一楼小笼包子原名灌汤包子,俗称汤包。包子在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的市场上已有售卖,是当时七十二家正店之一"王楼"的名品,时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20世纪30年代,第一楼名厨师将大笼蒸制改为小笼蒸制,且连笼上桌,始称"小笼灌汤包子"。

在开封第一楼就餐,客人在品味美味佳肴的同时,还可欣赏到一道带有浓厚地方的文艺大餐--歌舞杂技魔术地方戏时装表演,这些自编自演的节目,给就餐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吃一楼包子,品宋都文化",那一道道饱含历史韵味的包子和菜品依次而上,宾客听着服务小姐娓娓道来的历史典故和包子特色介绍,闻香识古,宛如重见历史的变迁。美食美谈,尽展古城饮食文化的无限风情。

字号经营

开封是八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作为北宋都城之时,她是我国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际大都会,其餐饮文化也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辉,餐饮业达到了鼎盛时期。在这种氛围中形成的老字号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特色。第一楼更是注重弘扬宋都餐饮文化,着力挖掘和营造企业的品牌文化,强化特色经营,形成了"吃一楼包子,品宋都文化"的新时尚。 第一楼包子馆营业面积近5000平方米,可容纳1500余人同时就餐。这里有宽敞明亮、富丽堂煌的喜庆厅;有表现古代汴梁美丽风光的汴京八景厅,充分向人们展示了"琪树名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古都风情;还有豪华餐厅楼中楼,其装修风格以悠远的古都汴梁为背景,风格凝重而华丽,环境古朴而清逸,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龙文化的气魄,让宾客在此用餐,能感受和涵盖大宋真龙天子的用餐氛围。第一楼在整体装修风格上向世人展示了古都开封深厚的历史积淀,为消费者提供了理想的就餐环境。除此之外,还讲究烹调文化、服务文化、营养文化等诸多内容。

在经营品种方面,除了独具特色的小笼灌汤包子,还有传统的精品豫菜和新派菜,并挖掘整理了小笼包子和传统菜肴的历史典故。随着一道道饱含历史韵味的包子和菜品依次而上,宾客听着服务员娓娓道来的历史典故介绍,闻香识古,宛如重见历史的变迁;美食美谈,尽展古城餐饮文化的无限风情。第一楼还在一层大厅开设了伴餐表演,客人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可欣赏到一道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大餐--歌舞、杂技、魔术和地方戏等表演节目,给就餐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品种有特色,经营有特色,第一楼经常呈现人流涌动、高朋满座的火爆场面。

在经营管理方面,"第一楼"按照国家级饭店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注重成本控制、节能降耗,不断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使"第一楼"一直在省市同行业中,保持先进地位。

字号未来

第一楼本着立足本市,延伸省内,辐射全国,走出国门的经营发展思路,积极发展连锁店,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发展连锁店30余家。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第一楼投资修建了宏伟典雅的营业大楼,并进行了别具特色的装修,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与范围,从而形成了融餐饮、娱乐、美容、美发、桑拿、住宿于一体的企业集团。

1997年底,新大楼建成投入营业,第一楼企业集团也同时挂牌,新大楼总营业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既设有富丽堂皇、典雅舒适的高档包间,又有热闹喜庆的营业大厅,很好地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顾客的需求。1999年1月25日第一楼被国家内贸局正式认定为国家特级酒家。

百年老店第一楼,在坚定地向自己的历史积淀纵深开掘的同时,又以其崭新的面貌和经营思想面对着市场和未来,第一楼改建开业的同时,顺利的实施了企业的转轨。百年老店迈向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被省贸易厅评为省内贸系统先进单位。新一代"一楼人"正充分发挥其店老、景美、人、迎接并创造着自己更美好、更灿烂的明天。

荣获荣誉

包子大师曹振杰在继承第一楼小笼包子传统工艺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研制出了"什锦包子宴"和速冻包子,推动了第一楼的发展和进步。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用料讲究,制艺精湛,具有皮薄馅多、灌汤流油、软嫩鲜香、肥而不腻、"提起象灯笼,放下似菊花"的风味特色,堪称"中州膳食一绝"。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1964年和1978年被评为开封市"名产风味小吃";1989年被评为商业部"优质产品"荣获"金鼎奖";1994年被评为"河南省名特食品";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定为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2008年成为河南首批"豫菜品牌示范店"之一。

相关视频

五一期间 开封第一楼生意火爆

参考资料

  1. 中华老字号 开封第一楼 , 大河网 2006-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