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昭潛 |
中文名;張昭潛 別名;次陶 國籍; 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山東濰縣 出生日期;1829年1月1日 逝世日期;1907年1月1日 代表作品;《濰志糾繆》、《無為齋詩文集》 性別;男 |
張昭潛:(1829~1907) 字次陶,清末史學家,濰城區東關人。著有《山東地理沿革表》、《濰縣地理沿革表》、《北海耆舊傳》、《通鑑綱目地理續考》、《濰志糾繆》、《無為齋詩文集》等。
後歸里講學於濰陽書院,山東學政汪鳴鑾待以國士禮,奏獎其為國子監學正銜。
人物生平
張昭潛(1829-1907),字次陶,號小竹,濰縣東關後所街人。十三歲喪父,跟叔父遐齡讀書。他天資聰慧,發奮攻讀,成為廩貢生。繼又從學於地方高士於祉(1778-1869)攻讀經史、理學、涉獵諸子百家之書,兼綜並蓄,治古文,師桐城派,成為濰縣繼韓夢周、於祉之後的著名學者,留下了大量著述和遺蹟,影響了一代學子。
廩貢生。少年喪父,隨叔星端從學,繼從當地學者於祉游讀理學宗傳,涉獵考據諸家之書。1870年(清同治九年)曾在山東巡撫丁寶楨開辦的尚書堂講學。治古文師桐城派,一時凡地方碑版文字多出其手,重修泰山神廟碑記即其中之一。1889年(光緒十五年)修《山東通志》,他編撰《山東郡縣沿革表》。後歸里講學於濰陽書院,山東學政汪鳴鑾待以國士禮,奏獎其為國子監學正銜。
發奮圖強早年寫成《山東通紀》清代曾在康熙十七年(1678)、雍正十三年(1735)兩次修成《山東通志》。此後的乾隆、嘉慶時期,因自然災害、戰亂等原因,一百多年間,未能再修《山東通志》。道光末年,飽讀史書、滿腹經綸時年二十幾歲的張昭潛,無人指使,自己下決心要寫《山東通紀》。他跋山涉水,遍走齊魯大地,廣蓄博採,搜集輯錄資料,加以分類整理,然後閉門不出,謝絕應酬,焚膏繼晷、嘔心瀝血、費時數年,終於寫成了《山東通紀》草稿。又經與友人廣泛徵求意見,不斷修改補充訂正,最後手書成二十一卷、十冊稿本。
張昭潛在其《山東通紀》中,通過考證中國近兩千年來的史書典籍,記述了山東的歷史演變,寫下了自秦漢至明末以來的重大事件,各個朝代山東的嬗變事例、各縣的沿革變化。為後來地方主政者續編 《山東通志》提供了豐富而詳實的資料。此後,張昭潛又通過考證文獻史籍,搜集濰縣自西漢、北魏、東晉、南唐、宋、元、明、清歷代先賢、先哲的諸多逸聞,寫成了《北海耆舊傳》。
英年講學省城尚志堂、濼源書院同治九年(1870),張昭潛四十二歲,山東巡撫丁寶楨(1826-1886)巡視至濰縣,見其所著《北海耆舊傳》,認為其文筆高雅、史料翔實、裁量得當、記述嚴謹,即聘請他去濟南,到尚志堂講學。尚志堂由丁寶楨創辦於清同治八年(1869),地點在風景秀麗的趵突泉附近,為培養省內學子,丁寶楨親筆題寫了 "尚志堂"的匾額,學堂除招收儒生,還招收天文、地理、算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學堂的講師,曾先後有張士保、宋書升、法偉堂、尹彭齊等,可謂人才薈萃。張昭潛在這裡講學得心應手,聲名遠播。由於其文學根底深厚,一時,省內及濰陽地方的碑版文字,諸如《重修泰山神廟碑記》、《重修孟子廟碑記》是由他代丁寶楨撰寫的,濰縣的 《重興濰陽書院碑記》、《十笏園記》、《王公之翰碑記》、《重修觀音閣記》等等,也出自其手。
光緒九年(1883),山東學政汪鳴鑾視學山左,慕張昭潛盛名,閱讀其文稿後,大奇,待以國士禮,並奏獎其為國子監學正銜。光緒十五年(1889),張昭潛又在山東頗有影響的 "濼源書院"講學。這裡,齊魯名儒大師雲集,廣收各地學子,誦讀四書五經。張昭潛以講授經史註疏,評議時務著稱。山東巡撫張曜,為此特聘請他參與編纂 《山東通志》,負責編撰 《山東郡縣沿革表》等篇章。光緒十七年(1891)張曜病逝於任所,後當政者無心於此,編志工作擱淺。張昭潛於光緒十八年(1892)撤帳歸里,講學於"濰陽書院"。該書院創辦於道光十年(1830),此時的濰縣,已經以人文蔚起、科甲東萊聞名齊魯。張昭潛在濰陽書院專心致志於授業課徒,為家鄉培養了不少俊彥之士。光緒二十八年(1902)鄉試,濰縣一科就有徐連芳、高瓞生、陳嘉實、王壽彭、李咸升、陳晉康、王鳳儀、陳貽馨、王曾裕、劉樹升、高茂樅、於湄、楊濂、楊渭、陳德昌等十五人中舉。"濰陽書院"也因他主教而聲名鵲起。張昭潛尊師愛徒,受到省內各地年輕一代的愛戴,紛紛投入帳下。光緒丙子年狀元曹鴻勛(1846-1910),對昭潛先生執弟子禮。曾撰書楹聯,稱次陶大人"高言大義經比重、文採風流眾所歸。"。濰縣畫壇著名畫家劉嘉穎,特送《歲寒守歲圖》、《北海垂釣圖》。弟子郭恩孚除了與恩師常有詩文唱和,並出巨資為恩師付梓多種文集。
文友詩會吟聚家鄉十笏園張昭潛酷愛詩文,在濟南省城講學二十多年,對省城濟南府戀戀不捨,與摯友謁鐵公祠,泛舟大明湖,小酌歷下亭,互有酬答。當年他在濟南寫下的《菩薩蠻·詠濟南八景》和 《七十二泉歌》一時膾炙人口。在家鄉濰縣城,被譽為"北方小園第一"的十笏園,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是濰縣首富丁善寶 (1841-1887)先生的私家園林。丁先生善詩愛畫,尤喜古建園林,邀親朋名流精巧設計,在僅有的兩千餘平方米園內建有樓、台、亭、榭、書齋、客房,曲橋、迴廊、魚池、假山等景點34處、房屋67間。因占地非常少,且布局緊湊勻稱,園主人自名為"十笏園"。張昭潛與丁善寶平素詩詞往來,交往密切,曾為"十笏園"撰寫了《十笏園記》,並由狀元曹鴻勛書寫上石,為十笏園增色不少。清末,在濰城的柯劭忞、宋書升、劉雁臣、張昭潛、劉倫升,還有人稱濰縣"七子"的,即陳子久(陳恆慶)、劉子久、陳子良、郭子中、於子和、郭子嘉(郭麟)、郭子房、"三南"中的孫佩南等社會名流,不時在"十笏園"前花園、後花園內遊覽觀景。在"四照亭""蔚秀亭"、"落霞亭"、"漪嵐亭"、"小滄浪"等處賦詩酬答、流連忘返。光緒二十九年(1903),張昭潛重遊"十笏園",觸景生情,感念多多,曾吟詩《重遊十笏園》,他寫有跋文曰:
"十笏園者,吾友六齋丈所葺園也。余為作記。殿撰曹仲銘為書石,碑刻既成,六齋尋歿世,屈指已十有九年矣。余老病家居,累年不出戶庭。今其孫錫彭以父星甫(丁毓庚)命來問字,邀餘一過其園。曲徑通幽,池蓮競艷,載讀聖碑,不勝今昔之感,為題絕句四首。"
"十笏園中續舊遊,撫今感昔歲如流。池蓮曾識故人面,永傍清波盟白鷗。"
"碑文重讀意愴然,流水高山憶往年。無限鳶魚飛躍意,老人今復上詩箋。"
"出水荷擎競放葩,欄杆盡處護籬笆。方塘開到幾千朵,不染纖塵君子花。"
"知交三世世間稀,淡水情懷與古期。滿徑清風故人竹,而今挺特長別枝。"
在張昭潛的詩文中,《濰陽竹枝詞》雖然只有四首,因其文白如話,朗朗上口,長久在濰縣城鄉廣為傳頌,今摘錄其一:
"東城迢遞對西城,中有銀河一道明。三月桃花初作浪,橋頭多半賣魚聲。"
自名無為齋主留下著作等身"無為齋"是張昭潛對自己的編志抱負未能早日實現,時常心中牽掛,因此,給自己的書齋命名的堂號。先生晚年生活清貧,其著作大多是由門人校刊出資付梓。光緒三十三年,昭潛先生在家鄉逝世,終年79歲。著有《山東通紀》二十卷、《山東郡縣沿革表》、《山東地理沿革表》、《通鑑綱目地理續考》、《北海耆舊傳》二十卷、《濰志纖繆》、《濰縣地理沿革表》、《無為齋文集》十二卷、《無為齋續集》六卷、《無為齋遺集》(後人將其遺稿匯集成書)、《無為齋詩集》、《無為齋雜著六種》,《讀詩日記》等,可謂著作等身。
在此僅略述《無為齋文集》,其文體包括志、傳、記、序、論、說、辨、跋、表、考、議、贊、賦、書、疏、墓碑、神道碑記、祭文等,內容極為豐富。如在文集的"論"中,有《武侯出祁山論》、《謝安論》、《寇準論》、《治河論》、《登州海疆形勢論》等二十篇;"考"、"辨"中,有《三江考》、《公孫弘為齊淄川國薛人考》、《春秋地名辨》、等七篇;"說"、"議",中有《鴟鵠詩說》、《治歷城水患議》等八篇。此外文集及續集中尚有各類 "序"、"書後"、"跋"、"書"、"疏","傳"、"墓誌",'行述"、"祭文"、"詩詞""歌賦"等多達一百四十餘篇。
1990年10月,濰坊市圖書館,在二樓展廳舉辦館藏地方歷代文獻典籍展覽,在歷代地方名人遺著中,張昭潛所著諸多文集版本,格外引人注目。據說,他的手稿、墨跡,與友人交契來往信札等,現為其後裔珍存。所有著述文集都重新整理,並外加錦面封套,在濰坊市圖書館專列書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