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蘇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蘇展 | |
---|---|
目錄
個人簡介
張蘇展,男,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1991年獲浙江醫科大學博士學位。曾赴德國基爾大學做博士後交流學者;美國賓夕伐尼亞大學醫學院做高級訪問學者,從事局部化療藥代動力學研究;美國麻省醫學中心東佛吉尼亞醫學院高級訪問學者,從事賓夕伐尼醫學院臨床技能評估項目;並曾赴世界上最大的兩所腫瘤中心—紐約的紀念癌症中心和休斯頓的安德孫癌症中心學習腫瘤化療。1998年晉升為教授,2000年批准為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黨委書記、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中心主任。
現任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衛生部癌症早診早治專家組副組長、衛生部大腸癌早診早治專家組組長、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衛生部全國腫瘤規範化診療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副理事長、浙江省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重點學科-腫瘤學學科帶頭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梯隊培養人選。實用腫瘤雜誌主編,中華實驗外科雜誌、中國醫學高等教育雜誌、實用癌症等雜誌編委。
曾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國家大腸癌攻關課題,主持國家科技支撐「十一五」攻關計劃1項, 「863」課題2項,及其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省部級以上課題10餘項。發表論文近百篇。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由於為我國腫瘤防治事業所作的出色工作,曾獲1993年度塞克勒中國醫生年度獎,是獲該項殊榮的第一位中青年腫瘤醫生。2005-2006年度入選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擅長各種腫瘤的診治,尤其是對乳腺、胃腸、甲狀腺、軟組織腫瘤的診治有很深的造詣。對多發性、轉移性腫瘤的診治有獨到之處。對大腸癌、乳腺癌等腫瘤的流行病學診斷、高危人群監視有很深研究。[1]
人物介紹
浙江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中國抗癌協會理事、全國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浙江分會腫瘤委員會主任委員,實用腫瘤雜誌主編、中華實驗外科雜誌、中國醫學高等教育雜誌、實用癌症等雜誌編委。擅長各種腫瘤的診治,尤其對乳腺、胃腸、甲狀腺、軟組織腫瘤的診治,對多發性、轉移性腫瘤的診治有獨到之處。
長期腫瘤防治工作,畢業於原浙江醫科大學,於1982年、1991年分別獲碩士、博士學位。曾赴德國基爾大學做博士後交流學者;美國賓夕伐尼亞大學醫學院做高級訪問學者,從事局部化療藥代動力學研究;美國麻省醫學中心東佛吉尼亞醫學院高級訪問學者,從事賓夕伐尼醫學院臨床技能評估項目;美國休斯敦M.D. Anderson腫瘤中心進修腫瘤化療導師研討班。由於他對我國腫瘤防治事業所作的出色工作,曾獲1993年度賽克勒中國醫生年度獎,是獲該項殊榮的第一位中青年腫瘤醫生。榮獲"2005-2006年度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擅長各種腫瘤的診治,尤其對乳腺、胃腸、甲狀腺、軟組織腫瘤的診治,對多發性、轉移性腫瘤的診治有獨到之處,是我國最早應用改良根治手術治療乳腺的專家之一。對乳癌的流行病學診斷、發現手段、高危人群監視都有很深研究。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張蘇展教授當選第一任主任委員
此次會議上,張蘇展教授,詳細介紹了結直腸癌專家委員會的籌備情況。2015年12月在CSCO成為一級學會後不久,張蘇展教授向CSCO理事會提交了「關於成立CSCO下屬結直腸癌專業委員會的建議書」,經2016年9月21日「CSCO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聯席會議」討論批准成為專家委員會的籌備負責人。44名第一屆委員候選人均來自結直腸癌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第一線,涵蓋了結直腸外科、腫瘤內科、放療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個相關學科;既有腸癌領域資深專家教授,也有相當一批思想活躍、積極向上、願意為協會工作付出的年輕專家,保證了專家委員會能有一個穩固的發展和傳承。
成立會議上,在張蘇展教授、徐瑞華教授和蔡三軍教授的主持下,委員們積極發言,分別從不同角度針對2017年專家委員會的工作計劃(指南巡講、學術年會、MDT推廣等)進行了討論。特別是針對在2016年12月18日新發布的《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的全國巡講活動進行了細緻的規劃。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袁瑛教授,在會議上總結了國際上剛剛更新的結直腸癌領域的指南及專家共識。
CSCO結直腸癌專家委員會是隸屬於CSCO的二級學會,是CSCO成為一級學會後成立的第一個下屬二級學會,其主旨是為從事結直腸癌臨床和基礎研究的臨床醫師提供多學科參與的、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台,在全國範圍內進一步推廣和深化規範化、個體化和多學科合作的理念,最終使我國結直腸癌診治水平得以提高,為提升我國結直腸癌綜合診治水平做出貢獻。[2]
2019 CSCO指南會】張蘇展教授:《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更新要點解析
《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2019》更新要點
2019年4月26—27日,2019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指南發布會在南京成功召開。【腫瘤資訊】有幸邀請到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張蘇展教授介紹《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2019》更新要點。同時,我們也關注到呋喹替尼單藥作為Ⅰ級推薦寫入指南,用於晚期腸癌三線治療,張蘇展教授對這一更新也展開介紹。 張蘇展教授:CSCO指南是國內更新最快的一個指南,每年更新一次,在今天的CSCO指南發布大會上,我們發布了2019年《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內容的更新方面有三個特點。
第一,不僅重視患者治療,在診斷方面也進行了格式化的指南推薦。我們發現,在臨床實踐中,如果醫生的診斷是準確的,相應的,治療準確度也明顯提高。
第二,重視左右半這一分層因素在晚期結直腸癌管理中的地位。從2016年開始,左右半的問題,在腸癌中討論了很長的時間,經過這幾年的觀察,中國專家基本上達成共識,認為不同藥物在左右半晚期結直腸癌中,敏感性不同,以左右半作為分層因素,可以指導我們選擇比較有效的藥物,主要表現在兩個靶向藥物的選擇。最近,國家醫保局已將這兩個靶向藥物納入醫保名單,該藥將得到更廣泛的臨床應用,患者也因此獲得更好的治療。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更新,即在晚期結直腸癌中,引入了免疫治療的概念。相對而言,免疫治療在結直腸癌中的研究進展比較緩慢,有效的患者比較少,目前只是針對錯配修復基因突變的患者,這部分患者在晚期腸癌中僅占5%。臨床上,有少數患者會在一線就使用免疫治療,大部分錯配修復基因突變的患者會在化療和靶向藥物失敗以後,應用免疫治療。目前我國已經有一些進口和國產免疫治療藥物上市,但尚未獲批腸癌適應證。此次CSCO指南的更新,在腸癌的免疫治療方面開創了我國的一個先河,也為臨床醫生選擇合適的患者應用免疫治療指明了方向。
呋喹替尼單藥作為Ⅰ級推薦用於晚期結直腸癌三線治療
張蘇展教授:呋喹替尼用於晚期腸癌三線治療的療效已經在FRESCO研究中得到驗證,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權威雜誌JAMA,顯示呋喹替尼用於晚期腸癌三線治療,顯著延長患者的總生存。我們中心也參加了這項研究,我們的親身體會是,呋喹替尼毒性相對較低,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好。本次呋喹替尼列入指南推薦,也是開創了一個先河,在CSCO指南中推薦了國外指南沒有的藥物。
呋喹替尼作為I級推薦寫入CSCO腸癌指南,對我國臨床實踐的影響
張蘇展教授:目前,呋喹替尼主要推薦用於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三線治療,即既往使用過一、二線治療後疾病進展的患者。既往,對於晚期結直腸癌三線治療,沒有標準藥物可選,目前已有瑞戈非尼和呋喹替尼兩個藥物。瑞戈非尼是進口藥物,呋喹替尼與之不同。首先,它是中國自主研發的藥物,因此我國醫生比國外醫生在治療選擇上多了一個藥物。第二,Ⅲ期臨床試驗證實了呋喹替尼的有效率,其對總生存的延長不亞於進口藥物。目前,呋喹替尼雖然作為Ⅰ級推薦,但尚未納入醫保,我們非常盼望這個藥物能儘早進入醫保,給中國一、二線治療失敗的結直腸癌患者帶來福音。目前臨床上,我的一些患者已經使用過呋喹替尼,採用的是5mg劑量,毒副作用比較輕,且均觀察到療效,患者使用的依從性也比較好。後續,呋喹替尼能否和其他藥物聯合,進一步前移至一線,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
2020最新「腸」識,聽張蘇展教授解讀腸癌,學習癌症預防
腸癌,被稱為「吃出來的癌症」,截止2020年,腸癌發病率在中國排名前三,死亡率排在第五位,腸癌已經成為危害國人健康的「蒙面殺手」。時值「世界腸道健康日」,易加醫特邀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中心主任、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張蘇展教授為我們揭開腸癌的「面紗」, 解讀腸癌篩查與防治。 中美發病率存在差異,我國老年患者居多
近年來,國外的調查顯示,老年人群體腸癌發病率的趨勢有所下降。而與之相反的是,在年輕人中腸癌的發病率顯著提高,讓很多年輕人為之恐慌。那麼在中國,是否也有這樣的趨勢呢? 張蘇展教授表示,中美之間腸癌數據有一定差異: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腸癌發病率明顯下降,其中下降最明顯的人群在50-70歲年齡段,美國學者認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腸癌篩查的推行。目前美國接受篩查的主要是50歲甚至60歲以上的人群,年輕人不太重視篩查,所以年輕人的發病比例增加了。」 張蘇展教授介紹,在中國,腸癌發病率是上升的,腸癌患者發病年齡也是上升的。
「以上海市為例,上海是腸癌發病率較高地區,約為60/10萬,其中超過一半的患者為70歲以上人群,由此也引發了學術界的一些爭議,例如腸癌篩查的年齡是不是還要更高?事實上年齡不是一個絕對因素,一般來講如果患者的預期壽命在10年以下,做腸癌篩查獲益很小。」 在腸癌的基因突變上,中美之間差異不大,所以在治療策略方面是相似的。
經濟發達地區發病率較高
在我國,腸癌發病率排前三的地區分別是台灣、香港和上海。 「腸癌的發病率與經濟水平有一定相關性,東南沿海城市是高發地區。」 為什麼經濟水平發展較快、較好的地區腸癌發病率會升高呢?張蘇展教授表示,經濟發展較快、較好的地區,人們工作、生活節奏更快,上下班坐車,上下樓坐電梯,坐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大半天,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導致腸癌發生風險升高。 此外,發達地區,人們的飲食要麼以快餐為主,營養不均衡;要麼更加精細,營養過剩,這些也是導致腸癌發生的原因之一。
任何息肉都會增加腸癌風險?
近期,一項發表於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的研究稱,任何息肉都會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而廣基鋸齒狀息肉、管狀絨毛狀腺瘤和絨毛狀腺瘤這三種亞型會增加死亡率。
研究截圖 研究發現,在息肉類型方面,結直腸癌10年累計發病率分別為:
一般人群為2.1%(95%CI:2.0%-2.1%);
增生性息肉為1.6%(95%CI:1.5%-1.7%);
廣基鋸齒狀息肉為2.5%(95%CI:1.9%-3.3%);
管狀腺瘤為2.7%(95%CI:2.5%-2.9%);
管狀絨毛狀腺瘤為5.1%(95%CI:4.8%-5.4%);
絨毛狀腺瘤為8.6%(95%CI:7.4%-10.1%)。 數據來看,確實每種息肉都增加了腸癌發生風險。什麼是息肉?它真的很可怕嗎?對此,張蘇展教授表示: 「籠統地講,息肉是腸黏膜表面凸起的部分,分為腫瘤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而腫瘤性息肉其實是癌前病變,經過一段時間發展,長則10年、15年,短則5年、8年,它就會轉變為腸癌。此外,炎症性息肉與腸癌也有一定關係。」 也就是說,有息肉的患者其腸癌發生的危險性較高,因此張蘇展教授建議大家發現息肉,就把它「拿」下來,並進行病理檢查。
想要改變結直腸癌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現狀,篩查是關鍵! 早期「來無影」是很多惡性腫瘤的一大特點,腸癌自然也不例外。 「一般來講惡性腫瘤的早期症狀都不明顯,這是惡性腫瘤早期診斷困難的一個原因。想要在早期診斷腸癌是很難的,大便習慣改變是腸癌的一個常見表現,但未必發生在早期。」 根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數據,2015年中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38.8萬,死亡病例18.7萬。
想要改變結直腸癌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現狀,篩查是關鍵! 張蘇展教授表示: 「結腸鏡檢查是目前最可靠的腸癌篩查手段。它不僅可以發現癌前病變和早期腸癌,還可以直接治療,但是它是一種侵入性的技術,人群接受的依從性較差。」 最近發表在《內科學年鑑》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哪怕結腸鏡檢查結果是陰性的,也能夠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可見篩查的重要性(相關文章:做一次腸鏡最多能管幾年平安?|
研究截圖 據了解,目前較為普遍且簡單的篩查方法是根據人群分層,進行初篩、精篩和診治。初篩陽性的患者應直接接受結腸鏡診斷,有條件的人群可以加做分子檢測(FIT-DNA檢測)以提高初篩的精準度。 在篩查年齡上,如果患者具有高度遺傳背景,張蘇展教授建議篩查年齡放低一些,25-30歲即可進行篩查。沒有遺傳背景的人群建議40歲以後進行腸癌篩查,此後每3-5年篩查一次。老年人群中,如果沒有合併其他疾病,預期壽命較長,篩查的年齡可以放寬到75歲。
預防腸癌:管住嘴,邁開腿!
「從生活習慣上面來講,預防腸癌要管住嘴、邁開腿,這兩點是最重要的,因為遺傳易感基因是改變不了的。」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約30%-50% 的癌症是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而進行預防。腸癌要如何預防呢?張蘇展教授建議在飲食上多吃新鮮蔬菜,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多吃含鈣的食物。 「新鮮的水果蔬菜以及含鈣的食物,對腸道有保護作用。」
而所謂的「邁開腿」就是要加強體育鍛煉。 「人的體力活動程度跟糞便通過腸道的時間是密切相關的,體力活動程度越低,吃下去的東西在腸道裡面儲留的時間就越長,患腸癌的風險就越大。」
有人說益生菌可以預防腸癌,是否有科學依據呢?張蘇展教授表示,腸道菌群確實是目前比較熱點的研究方向,一些研究也證實了,人體腸道菌群的基因特點影響着腸癌的發生,但由於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不同,所以每個人腸道菌群的特點也有一定區別。目前而言,很難制定一個對所有人都合理的腸道菌群方法。就益生菌來說,它是一個非醫學的選擇,從科學的角度講,益生菌是否能夠獲益取決於每個人的腸道菌群。 現在,你是在坐着刷手機,還是躺着刷手機呢?為了腸道健康,趕緊動起來吧! [4]
結直腸癌未來的研究方向
張蘇展教授:結直腸癌屬於治療效果相對比較好的疾病,目前的問題,第一是有效的藥物相對比較少。第二,結直腸癌的分子分型尚未完全成熟。第三,結直腸癌的免疫治療進展相對落後,目前僅適用於錯配修復基因突變的患者,而其餘95%的晚期腸癌患者,免疫治療沒有取得很好的療效,如何將這些患者從免疫治療的「冷」腫瘤變成免疫治療有效的腫瘤,可能的方法是和靶向、化療藥物聯合,或者探索新的腫瘤標誌物。以上是我們未來研究的方向。
為了提高藥物可及性,幫助更多的結直腸癌患者獲益,2019醫保目錄評審已經開始,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視頻
張蘇展教授解讀2019 CSCO結直腸癌指南更新要點2019年05月26日發布
第十三屆全國大腸癌學術大會張蘇展教授現場訪談2016年11月03日發布
- ↑ 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蘇展,中國抗癌協會,2011-12-06
- ↑ 浙醫二院張蘇展教授當選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結直腸癌專家委員會第一任主任委員,搜狐網,2017-01-20
- ↑ 2019 CSCO指南會】張蘇展教授:《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更新要點解析,腫瘤資訊,2019年04月28日
- ↑ 2020最新「腸」識,聽張蘇展教授解讀腸癌,學習癌症預防快資訊,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