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蝶 | |
---|---|
歌手、琵琶演員 | |
原文名 | Zhang Die |
出生 |
1962年10月1日 天津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張國慶 |
職業 | 歌手 |
知名作品 | 成吉思汗 |
張蝶(1962年10月1日-),原名"張國慶",有"迪斯科皇后"之稱,與同時期的張行、張薔並稱京津滬"三張"。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中國80年代女歌手[1] 、琵琶演員[2] 。
1986年,她以一曲《成吉思汗》聲名鵲起,曾榮獲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銀獎、"希望杯"青年歌手大賽金獎和"中國十大歌星"稱號。2010年第四屆中國品牌節上,張蝶被授予"2010華人品牌藝術家獎"。張蝶是中國流行歌壇發展初期的一個重要人物[3] ,她以翻唱港台歌曲而著稱。
其唱法粗獷、奔放,張蝶在幾年時間裡,出版過12張個人專輯,總發行量突破400萬張,專輯有《天與地》、《山與海》、《冰與火》等。
目錄
個人經歷
學琵琶出身當歌手成名
張蝶的名字在"80後"的記憶里是十分陌生的,但如果問問"70後"乃至"60後"們,有不少人都還記得她那首著名的《成吉思汗》。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流行樂壇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三張"--北京的張薔、上海的張行和天津的張蝶。張蝶的首張專輯《冰與火》推出後,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時間,到處都在迴響着《成吉思汗》的旋律。後來張蝶又推出了《天與地》、《山與海》等專輯。20世紀90年代初期,張蝶退出歌壇,移民澳大利亞,之後又輾轉定居荷蘭埃因霍溫。雖然是以歌手的身份被公眾所熟知,但張蝶其實是天津音樂學院科班出身的琵琶演員。因為父母都在越劇團,張蝶從小就耳濡目染父親彈奏樂器的樣子。從她12歲正式學琵琶開始,張蝶就學得比別人要快。她說,這只能歸結於她與琵琶有緣。
24歲的時候,張蝶卻因唱歌一炮走紅。張蝶說,自己做歌手的初衷其實非常簡單,"因為一般的演出都不要器樂節目,不可能每場都有琵琶,而唱歌表現力是最強的,每次演出也都能上台。"張蝶也承認,自己當初發行唱片上百萬銷量的經歷,在如今已是不可複製的"天方夜譚"。但至今,在張蝶參與僑界活動的時候,還會有人提起她當初做歌手時的輝煌。
雖然在最初移民澳大利亞的時候,張蝶為了生計也曾有過在當地中餐館駐唱的經歷,但她始終是覺得那樣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當她來到了荷蘭,當她重新拾起了自己心愛的琵琶,當時的張蝶或許還不曾意識到,自己藝術生涯的又一個春天正悄悄向她走來。
在荷蘭辦起中國藝術院
2004年,在荷蘭的一個偶然機會,張蝶結識了荷蘭埃因霍溫國立藝術學院的院長,之後成立了"張蝶琵琶藝術班",她開始在學院裡教授琵琶。
張蝶所在的團體叫做"歐洲中國藝術院",成立於2007年11月。張蝶說她不喜歡把自己的這個藝術機構叫做"藝術中心"或"藝術團",因為名字和實力是一個統一的東西。"一定要給人正規的感覺。"
由於丈夫經營着水族館相關產品公司,張蝶即使不去負責歐洲中國藝術院的事務,她也完全能夠以一個家庭主婦的身份,在家相夫教子,過着輕鬆又優越的生活。但她還是選擇了進行自己心愛的事業。
對於藝術院的事業,張蝶說自己是"百分之一千的奉獻"。每當去較遠的城市演出時,張蝶為了節省經費,總要提前在家把演員和工作人員的食物和水都準備好。每一場演出從樂器到服裝,從節目單到來去接送的時間地點……整個藝術院一百多人的大事小情都要張蝶一個人來操心。有時候去藝術學院借樂器,張蝶還要發動自己的先生和兒子們一齊上陣。在藝術院剛剛成立的時候,張蝶經常晚上回到家累得一點力氣都沒有,有很多次演出都曾想放棄了,"不是受不了演出的辛苦,是受不了演出之前準備的千頭萬緒"。但張蝶還是咬着牙堅持了下來,她說自己堅持的信念就是演出是為弘揚祖國的文化,而不單單是為了自己。
琵琶陶醉荷蘭觀眾
"在荷蘭中部城市埃因霍溫的藝術中心劇場裡,前晚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世界音樂會,演奏非西方傳統的樂器,其中包括中國的琵琶……晚會的壓軸節目是合唱《茉莉花》,在琵琶班和大樂隊的伴奏下,埃因霍溫一所中文學校的十幾名學習中文的荷蘭學生,用漢語演唱了這首中國傳統樂曲。"
這段文字摘自一份在歐洲發行、面向華人的中文報紙《星島日報》3月20日刊登的一篇大篇幅報道,報道中所說的這支為全場觀眾帶來眾多琵琶樂曲的隊伍,正是張蝶所帶領的歐洲中國藝術院。
在歐洲當地的藝術院裡推行琵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是"非主流"的少數民族樂器,但在推廣的過程中,大使館和僑界給了張蝶很多的支持。
令張蝶難忘的是在阿姆斯特丹一個廣場上舉辦的一場名為"歡迎你到北京來"迎奧運大型演出。中國民樂在當地人心目中一直是三三兩兩圍坐彈奏的形式,但張蝶意識到,在這種場面中民樂代表的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氣度,張蝶派出了自己手下的30多名得力的演員,還親自動手將琵琶曲編寫成多層次多聲部的大合奏,配上十幾種打擊樂器,不僅豐富了表現力,更贏得了荷蘭觀眾的青睞。那天有將近一萬名觀眾匯聚於廣場上,張蝶的這個充滿力量開場節目很轟動,留學生、華僑的心情也都十分激動,幾乎落淚。
在歐洲普及琵琶
為了讓荷蘭當地的學生們易於接受琵琶這種陌生的樂器,張蝶一開始教學生們彈奏貝多芬、巴赫、肖邦的樂曲。慢慢再加入《金蛇狂舞》之類的樂曲,之後,學生們紛紛反映,這樣的曲子"好像專門為琵琶準備的",再也不願彈改編的樂曲。這更增加了張蝶的信心。
每一次採訪中,張蝶總會提到自己的得意門生海德薇,這個金髮碧眼的荷蘭姑娘跟着她學了4年的琵琶,由於天賦和悟性極佳,深得張蝶的喜愛。海德薇已經成了小老師,不僅當地的荷蘭人來學琵琶會首先讓海德薇來教,連中國大使館的活動也會邀請她去演奏。海德薇還自己從網上下載了歌曲,然後從五線譜倒成簡譜,把琵琶技巧全部編寫好,自己來演奏,從來不落一堂課,即使是有事不能來也一定要在之後找時間補上。
張蝶成人班裡的學生之間還會比誰的琵琶好,誰的指甲漂亮又好用。張蝶總結道,她覺得一個普及音樂教育者的成功並不單純是讓自己的學生彈得多麼好,而是讓這些本身有工作有學業的學生們,在每天工作學習之餘能夠想到彈一彈琵琶,"這就是一個普及者的成功"。
個人影響
張蝶的琵琶教學做得很成功,荷蘭埃因霍溫國立藝術學院主動提出將琵琶納入規範化管理,建立了考級制度。中國一個傳統樂器在海外能夠進入當地政府所正規管理的考級範圍之內,這還是第一次。
歐洲中國藝術院還要組織大型的演出活動,德國、比利時也邀請張蝶和她的團體去演出。當記者問及為何琵琶這一樂器能在歐洲引起眾多的關注,張蝶微微一笑,說:"中國的藝術就有這樣的魅力。""我一直認為,我們這代人,是最能接受和吸收的一代人。因為我們經歷了中國的兩種社會形態。我想,正因為經歷了這場轉變,我們這代人才練就了接受和吸收的功能吧。與很多同齡的朋友交流,都有一種近似的感悟,那就是,我們不僅能接受我們的父輩們的思想和觀念,而且也能接受我們的孩子們的思想和觀念。這與我們的經歷有所不同,我們年輕的時候,得不到父輩們的理解,而如今我們的孩子,也不能如我們當年理解父輩們那樣,去理解我們。我們就處在這兩代人的中間,承上啟下,相互溝通,傳承着進化的腳步"。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一個令人興奮而迷茫的目不暇接的時代,也許在外面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發展演變成熟的東西,我們要在幾年的時間裡去接受,去吸收,去消化。
張蝶80年代老歌《成吉思汗》網絡爆紅成神曲
久不露面的演員任泉在在微博活躍了起來,更是打破之前形象與粉絲分享了一首洗腦神曲《成吉思汗》。聲稱:"分享了蘇打綠和陳綺貞,就都意外了.....好吧,其實我平時都聽這樣嬸兒的歌好伐??您瞧這封面就有節奏!"轉發量破兩萬,不少網友聽後大呼:三觀盡毀,腦中吼....哈....吼....哈...揮之不去。
個人評價
張蝶的出現絕對不是偶然,即便不是她也會有別人。因為突然加快了節奏的時代,需要奔放的、激情的、快節奏的音樂。正是這個際遇,使張蝶成為中國流行歌壇最早演繹勁歌和搖滾類歌曲的歌星。和崔健一樣,張蝶開始並不是學習聲樂的,她之所以能一鳴驚人,是因為她那野性、粗獷、激越的演唱風格。
這種演唱風格,令當時的中老年人搖頭嘆息,但卻使年輕人感到驚喜和好奇,這種開山河的風格,一下就迎合了孩子們衝動和叛逆的心,從而使她名聲大噪。張蝶在短短的演唱生涯中,出版個人專輯十二輯,總發行量突破400萬,著名的有《天與地》、《冰與火》、《山與海》等,更一批為歌迷喜愛和熟知的曲目,如《成吉思汗》、《熱情的沙漠》、《迪斯科皇后》、《愛像青橄欖》、《莫妮卡》、《武松打虎》、《不要走》等經典歌曲。曾先後榮獲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銀獎、"希望杯"青年歌手大賽金獎和"中國十大歌星"稱號,並多次在海內外舉辦獨唱獨奏音樂會。
和張薔一樣,張蝶的大部分歌曲多為翻唱,而且其演唱技巧相對粗糙,缺少細膩的控制和靈巧的運用,從而使她的歌曲從整體看缺少藝術層次感。但雖然如此,張蝶以其獨特的演唱風格,給聽眾帶了史無前例的聽覺衝擊力,成就了她雄霸一方的歌星地位。
視頻
八十年代磁帶必備迪斯科歌曲《成吉思汗》張蝶中文版,原汁原味 2019年5月21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