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大安」修訂間的差異

(创建页面,内容为“'''张大安'''({{bd|7世纪||684年|catIdx=Z}}),唐朝官员,唐高宗年间为宰相。 张大安是张公谨的儿子。张公谨是唐…”)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1: 行 1:
''' 大安'''({{bd|7世 ||684年|catIdx=Z}}),[[唐朝]]官 ,[[唐高宗]]年 间为[[宰相]]。
+
[[File:50200014992522154821224453961_s.jpg |thumb|100% | 张大安[唐朝宰相]|來自 互动百科  [http://www.baike.com/wiki/%E5%BC%A0%E5%A4%A7%E5%AE%89 原圖鏈接]]]
 +
''' 大安'''({{bd|7世 ||684年|catIdx=Z}}),[[唐朝]]官 ,[[唐高宗]]年 間為[[宰相]]
 +
== 生平 ==
 +
張大安是[[張公謹]]的兒子。張大安本人生年不詳,至少有兩兄[[張大象]]、[[張大素]]。張大安的仕途記載比其父少
  
  张大安是[[张 谨]]的儿子。张公谨 是唐朝 开国 之君[[唐高祖]]之子和大 秦王[[李世民]]( 后为[[唐太宗]])的 关键 者,在李世民 其兄皇太子[[李建成]]的 抗中支持李世民。[[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害怕李建成 准备 他, 为对 李建成及支持李建成的其弟 王[[李元吉]] 施先 制人攻 的主要策 者之一, 是李世民 发动 了[[玄武 ]],在李世民 李建成、李元吉之 ,二人的追 者反攻, 秦王府邸。[[ 贞观]]六年(632年), 卒,享年三十九,追封郯 公, 画图 形于 太宗 贡献 最大者而 的[[ 凌烟阁]]。
+
  是唐朝 開國 之君[[唐高祖]]之子和大 秦王[[李世民]]( 後為[[唐太宗]])的 關鍵 者,在李世民 其兄皇太子[[李建成]]的 抗中支持李世民。<br>
 +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害怕李建成 準備 他, 為對 李建成及支持李建成的其弟 王[[李元吉]] 施先 制人攻 的主要策 者之一, 是李世民 發動 了[[玄武 ]],在李世民 李建成、李元吉之 ,二人的追 者反攻, 秦王府邸。<br>[[ 貞觀]]六年(632年), 卒,享年三十九,追封[[ ]] 畫圖 形于 太宗 貢獻 最大者而 的[[ 淩煙閣]]。
  
  张大安本人生年不详,至少有两兄[[张大象]]、[[张大素]]。张大安的仕途记载比其父少。[[ 仪凤]]二年(677年)四月,他在太子[[李 ]]左庶子任上被授[[同中 书门 下三品]], [[ 实质 宰相]]。他和太子洗 [[ 刘讷 言]]、[[洛州]]司 [[格希玄]]、 士[[ 叔牙]]、[[成玄一]]、[[史藏 ]]、[[周 宝宁]]等作 为当时学 者都是李 注《[[ 后汉书]]》的主要工作者。<ref>[[:s: /卷86|《 》卷八十六]]</ref><ref>[[:s:新唐 /卷81|《新唐 》卷八十一]]</ref>[[恒州]]司法 参军[[ 瑰]] 为丧 母而哀痛 身, 大安表 其孝悌,使其得擢相王府 参军 。<ref>[[:s:新唐 /卷125|《新唐 》卷一百二十五]]</ref><ref>[[:s:太子少傅 瑰神道碑| 藏用《太子少傅 瑰神道碑》]]</ref>[[永隆]]元年(680年),已失 于唐高宗有 权势 的妻子[[武 天|武皇后]](即 后来 的[[武 天]])的李 被控 反,被 贬谪 。他的大多 幕僚都被赦免,但 刘讷 言被流放[[振州]],八月 大安也以阿附原太子的罪名 [[普州]]刺史。<ref>[[:s: /卷5|《 》卷五]]</ref><ref>[[:s:新唐 /卷3|《新唐 》卷三]]</ref>[[永淳]]二年(682年)五月仍在任,去[[ 州]] 名。<ref>《 图经 》卷一 名</ref>他 [[光宅]]元年(684年)去世 [[ 州]]司 任上。
+
== 經歷 ==
 +
[[ 儀鳳]]二年(677年)四月,他在太子[[李 ]]左庶子任上被授[[同中 書門 下三品]], [[ 實質 宰相]]。他和太子洗 [[ 劉訥 言]]、[[洛州]]司 [[格希玄]]、 士[[ 叔牙]]、[[成玄一]]、[[史藏 ]]、[[周 寶甯]]等作 為當時學 者都是李 注《[[ 後漢書]]》的主要工作者。<ref>[[:s: /卷86|《 》卷八十六]]</ref><ref>[[:s:新唐 /卷81|《新唐 》卷八十一]]</ref>[[恒州]]司法 參軍[[ 瑰]] 為喪 母而哀痛 身, 大安表 其孝悌,使其得擢相王府 參軍 。<ref>[[:s:新唐 /卷125|《新唐 》卷一百二十五]]</ref><ref>[[:s:太子少傅 瑰神道碑| 藏用《太子少傅 瑰神道碑》]]</ref>
 +
 
 +
[[永隆]]元年(680年),已失 于唐高宗有 權勢 的妻子[[武 天|武皇后]](即 後來 的[[武 天]])的李 被控 反,被 貶謫 。他的大多 幕僚都被赦免,但 劉訥 言被流放[[振州]],八月 大安也以阿附原太子的罪名 [[普州]]刺史。<ref>[[:s: /卷5|《 》卷五]]</ref><ref>[[:s:新唐 /卷3|《新唐 》卷三]]</ref>
 +
 
 +
[[永淳]]二年(682年)五月仍在任,去[[ 州]] 名。<ref>《 圖經 》卷一 名</ref>他 [[光宅]]元年(684年)去世 [[ 州]]司 任上。

於 2019年2月25日 (一) 22:30 的最新修訂

來自 互動百科 原圖鏈接

張大安(7世紀-684年),唐朝官員,唐高宗年間為宰相

目錄

生平

張大安是張公謹的兒子。張大安本人生年不詳,至少有兩兄張大象張大素。張大安的仕途記載比其父少。

張公謹是唐朝開國之君唐高祖之子和大將秦王李世民(後為唐太宗)的關鍵追隨者,在李世民與其兄皇太子李建成的對抗中支持李世民。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害怕李建成準備要殺他,張公謹成為對李建成及支持李建成的其弟齊王李元吉實施先發制人攻擊的主要策劃者之一,於是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在李世民殺李建成、李元吉之後,二人的追隨者反攻,張公謹守衛秦王府邸。
貞觀六年(632年),張公謹卒,享年三十九,追封郯國公,畫圖形於為太宗統治貢獻最大者而設的淩煙閣

經歷 

儀鳳二年(677年)四月,他在太子李賢左庶子任上被授同中書門下三品,為實質宰相。他和太子洗馬劉訥言洛州司戶格希玄、學士許叔牙成玄一史藏諸周寶甯等作為當時學者都是李賢注《後漢書》的主要工作者。[1][2]恆州司法參軍蘇瑰為喪母而哀痛傷身,張大安表舉其孝悌,使其得擢相王府錄事參軍。[3][4]

永隆元年(680年),已失寵於唐高宗有權勢的妻子武皇后(即後來的武則天)的李賢被控謀反,被廢黜貶謫。他的大多數幕僚都被赦免,但劉訥言被流放振州,八月張大安也以阿附原太子的罪名貶普州刺史。[5][6]

永淳二年(682年)五月仍在任,去嚴州題名。[7]他於光宅元年(684年)去世於橫州司馬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