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征服那片地(邵璐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征服那片地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征服那片地》中国当代作家邵璐璐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征服那片地

今年秋天的雨好像比较多情,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我在心里默默祈祷:雨啊,别再下了。老天似乎没有听到我的心声,还在下着。我着实开始担心家里的玉米了。

前一天下班回到家,天已黑透了,爸妈也才从地里回来没多久。第二天,早晨早早起来,收拾完毕,全副武装赶往“战场”。

因接连下雨的原因,去地里的小路上十分难走,弯弯曲曲的车辙印绵延到路的尽头(我家的地就在尽头不远处)……

在去地里之前,妈就告诉我,路特别难走。前一天,她是走着过的那条路,说我骑车技术比她好,骑两轮的车可能会好点。我骑着电动车去的,还驮着我弟。那条路,怎么说呢,就像阳光下地面上的斑驳树影。车轮被车辙别的东摇西晃,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稍稍稳住方向,一路上基本没骑动,终于到了地头,虎口都开始隐隐作痛。

到“战场”了,从地头往田里望去,一眼望不到边。顿步在第一棵玉米前,开始“打仗”。我先拿出工具——爸爸削的大竹扫帚把上的其中一小节,对准玉米穗中间插过去,然后用两个大拇指分开往外剥,剥到玉米皮裂到玉米梗为止,最后一手握着剥了皮的玉米,一手从玉米梗处向旁边使劲掰下,把它扔到行与行的空隙里。(我们是一人掰两行,四行掰下的玉米往一处扔)

刚开始我激情满满,把玉米一个一个掰下扔掉。渐渐地,渐渐地,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变成了一个没得情感,只懂得做那几个简单动作的“工具人”,一个、两个、三个……

一阵微风吹来,仿佛吹来了我的思绪。“咯吱咯吱”声不绝于耳,原来是我踩在蜗牛身上的声音。我家的地的另一头有一条小河沟,可能因为下雨的原因,我家的地简直就成了蜗牛们的欢乐殿堂。只见那地面就像铺上了一层玛瑙地毯,有的玉米穗上被他们筑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窝。小蜗牛们的欢乐可不少,它们有的在玉米穗上藏来藏去,好像在捉迷藏,有的在爬来爬去,好像在审阅它的领地,还有的悠哉悠哉睡起了大觉。

阳光照射下的,那经过蜗牛啃食过的玉米叶几近透明、薄如蝉翼。阳光透过来,好像给玉米杆披上了一层金黄的铠甲。它们也有它们的骄傲,只见玉米杆上的玉米叶都已残弱不堪,但玉米杆依然挺拔,好像一名名站岗的战士,坚守着最后一班岗,等着我们交接。

我提起精气神,一往无前地向前……

经过一天半的时间,这块田终于被我们“攻破”了三分之二。但“天有不测风云”,天气预报说明天、后天有小雨。唉!那怎么行,玉米还不都被水泡长芽。下午我们就抓紧时间把之前丢到地上的玉米运回家。

地太软,车子不能开进去,爸爸就把三马车停到地头。我们先要把地上的玉米装到小塑料篓里,再用小推车推到地头,最后倒在三马车兜里。我们两三人一组,爷爷、弟弟和爸爸一组,我和妈妈一组。他们组快,爷爷和弟弟两个人装,爸爸一人推。我们组慢,因为我们力气搬不动一篓玉米,所以我们先把小推车按方向放在田里,把篓放在小推车上后,我们两个人再一起往篓里装。装好后,一人推一趟,到地头后再两人抬起倒到车上。装完一行,来回要推百来趟。紧赶慢赶,终于在天将黑透的时间把掰下来的玉米运回家。

第三天早上,天公作美,没有下雨。我们(弟弟没来,说作业很多,要写作业,我觉得他是想偷懒)再次来到“战场”。这次因为可能会下雨的原因,我们把掰下来的玉米扔到塑料桶里,装满后倒入塑料袋,爸爸用小推车一袋袋推到地头,装入车里。一上午的时间总算“攻破”剩余的二分之一,胜利在望,我原以为今天可以完美收官,可不巧的是,在我们将要回家的时候,下起了雨并有渐渐加大的趋势。

雨下了一天一夜,再次去地里时,路上已经不能骑电动车了。我坐着三马车去的,终于感受到妈妈说她上次坐车时“神龙摆尾”是什么情况。只见那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路了,更像是搅拌好的泥浆。车子摇摇晃晃,我猜爸爸应该用了非常大的劲,手上鼓起了一条条青筋。刚开始车身还算在直行,不一会后车兜竟像有了生命,向旁边摆了过去。我的心七上八下,终于忐忑不安地坚持到了地头。

又用了一下午的时间,这块地终于被“征服”了。夕阳的余光洒照在爸妈微微泛驼的背影上,才恍然,他们都老了……

他们又是千千万万农民的缩影,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做着机械、枯燥的工作,不禁想发出这样的感慨:农民肩挑日月,手转乾坤,用勤劳的双手种出了中国十多亿人的粮食,清贫简朴又坚韧乐观,真是太不容易了。[1]

作者简介

邵璐璐,张寨镇实验小学教师,努力向前走一步,离梦想就更进一步。

参考资料